千年古刹龙兴寺
一生悟道的黄櫱禅师
浙西天池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佛门圣地。在天池北面,有一座古刹名为“龙兴寺”,龙兴寺的前身是“慈云寺”,始建于南梁初年,唐代的崇惠禅师和黄櫱(ni)禅师都曾在此建寺修行。
唐朝中叶,唐代宗推崇道教。那时长安太清宫的道士史华在东明观前架刀成梯与佛教僧人论法,一时间佛教众徒无人敢上前应对。在慈云寺研修佛经的崇惠禅师听说此事后,千里迢迢赶到长安与史华辩经,并赢得论战。一旁观战的代宗对年轻的崇惠禅师心生喜爱,赐予紫袈裟,将其封为“护国三藏”,慈云寺也由此改名为“龙兴寺”。
这里有不少故事和传说
80年后,黄櫱禅师来到这里。黄櫱禅师又名黄櫱希运,相传他年轻时求学若渴,四处拜访名师。关于黄櫱禅师学习的传说有很多,有一则渡河的故事非常有趣。相传有一次他到天台山拜谒贤师,途中遇到一名小乘佛教的僧人,两人结伴而行,黄櫱禅师一路上向僧人谈论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思想。当两人来到一条河边,河水湍急,僧人便提出让黄櫱禅师背自己过河,黄櫱禅师心生气愤地说:“各人渡各人的”,说完跳进河里泅水而过,僧人也跟着跳进了河里。到了对岸,僧人意味深长地对黄櫱禅师说:“人生就像渡河,你口口声声说大乘佛教普度众生,批评小乘佛教只顾自己修行,可真到危难时刻,你不也是只求自保吗?”说完哈哈大笑,扬长而去。这件事对黄櫱禅师的触动极大,也对他后来研习佛法有着积极的影响。
公元841年,唐武宗继位,随后掀起了一场废佛运动,黄櫱禅师从此隐居在龙兴寺著书立说,写下了《宛陵录》和《传心法要》。后来武宗驾崩,宣宗继位,黄櫱禅师便立即带领信徒扩建龙兴寺。因龙兴寺紧靠天池,传说重修庙宇时,凿刻房梁的木屑纷纷飘落进天池,化作了一条条鲜活的鱼儿。
天池
僧人以庙为家,对黄櫱禅师来说,龙兴寺便是他的家。但尽管清修多年,他仍然十分惦记自己的母亲。50岁那年,他云游之际忍不住回乡探望。母亲因思念儿子早已哭瞎了双眼,为了能打听儿子的消息,母亲在家门外摆了一个茶铺招待过往的僧人。黄櫱禅师来到茶铺,他没有告诉母亲自己就是她朝思夜想的儿子。为了让母亲宽心,喝茶之际他向母亲讲述了佛陀出家的故事。见过母亲后,黄櫱禅师准备继续云游,谁知出门时邻居认出了他并告诉了他的母亲,母亲知道后几近疯狂,便紧追了出去,一直追到河边。
此时黄櫱禅师已乘船到了河对岸,母亲情急之下跳进河里想游到对岸,可不幸溺水身亡。悲痛的黄櫱禅师因此写下“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的偈语。此后他继续在龙兴寺研习佛法,并开创了禅风临济宗,临济宗的思想对后来的禅宗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今,龙兴寺早已颓塌,只留有一片遗迹,与天池中那些木屑化成的小鱼一同诉说着佛家的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