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2004年4月8日 记者:路艳霞)
去年,老顽童画家黄永玉的书《比我老的老头》为许多读者争相一阅,这本书竟然5个月之内再版五次,并成为2003年十大文艺畅销书。刚刚过去不到一年,大师又在公众中掀起了足够热情,这一次他是以自己的老本行--艺术取胜。
4月1日至4月8日,《黄永玉八十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出的二百来幅作品均为大师创作于1999年以后的得意之作。让观众震惊的是,画家到了80岁,一般推出的是回顾展,而黄大师偏要背道而驰,不仅要推出新作,而且有好几张新近创作的大画。黄永玉自己也说,如果是办回顾展,就等于自己失去了艺术创造力。让美术圈震惊的是,过去发生在影视明星身上的热烈场面此番竟然在一个80岁的老头儿身上上演,不光是观展观众的众多,在别的画家不敢涉足的签名售书活动中,700元一本的画册竟引来了发烧友和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售书场面一直人流不断。
图书《比我老的老头》和《黄永玉八十艺展》的先后走红说明了什么?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陈履生认为,如同流行文化一样,高雅、高层次的文化,如果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同样能得到大众的热烈呼应。而"黄永玉热"现象的出现更说明艺术要有文化内涵,才能让人尊敬。
陈履生说,黄永玉绘画的独特性需要当代绘画的思考。黄永玉的画,笔墨语言、色彩语言、文字语言相互串联才构成了作品的整体,他因为有多方面的才能相互交融,才体现出强大的审美力量,比如他有一幅鹦鹉的画,题跋中写到"鸟是好鸟,就是话多",颇具讽喻现实的意义。陈履生认为,一个画家应该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黄永玉先生是当代画坛内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代表人物。早在抗战时期,他才16、17岁就以自己的剪影作品为抗战捐飞机,虽然剪一个影才5毛钱。在这次展览中,还展出了他的雕塑新作。以一个主业为版画的画家,涉足水墨而有另外的成就,并在设计、雕塑、陶瓷等领域各有重要的表现,从一个基本点上反映了一位画家不同寻常的地方,这就是多方面丰厚的素养和积极动手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当今艺术教育最忽视的问题。
比许多人都老的老头儿黄永玉下一步会忙些什么呢?就在比他小的老头儿们都在享受昔日成功的余热时,80岁的老头儿黄永玉却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今年其作品展8月到长沙、10月到广州、12月到香港,这个80岁的老头儿一定还会创造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奇迹。
展览的那几天,北京的大小报刊都刊发了黄永玉画展的新闻,一时成为一个文化热点。这些记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挖掘黄永玉画展的新闻价值,因此,其中有一些边边角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