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上海美专求学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01 13:46:46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60年9月—1965年7月)

陈逸飞很小的时候就把人生的目标和理想锁定在绘画领域,他曾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好画家。

画家梦想

《华夏时报》的记者曾经问他,小时候的人生理想是什么。陈逸飞很明确地回答:“做一个好画家,一个大家都说好又有名的画家,不过那时候也不知道画是可以卖钱的。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富有,但其实富有也是个相对的概念,人人都在成功与失败之间追求平衡,好比在杠杆上走路。对我而言,重要的是希望自己能够顺利一点,我现在还不够顺利。”(《华夏时报》,2005年4月13日)人世间每天都产生这样那样的人生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会落到那些毫无准备的人那里去,而是专门留给那些做了充分准备的人。陈逸飞一直在做画家梦,也一直在为这个梦想而坚持画画。

1960年,陈逸飞迎来了一个圆画家梦的机会,一位熟人告诉他,位于沪西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附中眼下正在招生,问他去不去考。陈逸飞怔了一下,没有说话。

这一年,对14岁的陈逸飞来说,机会来得早了点。

陈逸飞转了好几路车,来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附中。这个地方,他偷偷来过好几次,但还是那么神秘,也还是那么向往。陈逸飞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招生的海报看完,然后去报名的窗前排队、报名。

报完名,陈逸飞兴奋不已,三步并做两步往家里赶。他激动地把报到名的好消息告诉父亲,但父亲并不认为这是个好消息。平日里陈逸飞去参加课余绘画班,父亲是积极支持的。父亲告诉陈逸飞,一个读书人是应该有点艺术爱好,但不要一辈子去干这个活,尤其是绘画,你要去画一辈子,那就只能穷一辈子,穷画家,穷画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父亲作为一个化学工程师,他希望陈逸飞跟自己一样学习自然科学,这不仅是国家的需要,而且对自己来说也能有个稳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父亲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知道人生是靠每一个人自己去选择去奋斗的,对陈逸飞去报考绘画专业,他虽然投的是反对票,但只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提醒,并不阻止。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一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附中只计划招收100名新生,但报名考试的人却有1000多人,每一个名额有十几个人竞争。最后,陈逸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这所学校。

成功的人士,总能亲切地回忆起自己的引路人。人生,尤其是成功的人生,是需要最初的引路人的,引路人的作用往往就是精神和行为的向导。陈逸飞从喜欢上画画,并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附中,到成为国际上的重要美术家,有三个人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三个人,一个是陈逸飞的母亲范雅芳,一个是他的美术启蒙老师孟光,还有一个是大画家颜文梁。

母亲把陈逸飞的绘画兴趣激发出来,并不是特别有意识,而是她的个人素养使然,也与她的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有关。后来陈逸飞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仅有一种贵族气,而且也有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息。

美术营养

在母亲之后,将陈逸飞最初的绘画兴趣转引为正式绘画启蒙的,是他的绘画启蒙老师孟光。他把陈逸飞有序地引进了美术世界的百花园。陈逸飞在课堂里接受孟光老师的美术营养,也是孟光老师家里的常客,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他一点一滴地吸收。“走进老师的房间,一如既往。从前这房间是那么热闹,一些同学带了画,聚集于此,请老师评点,常常是才坐了刻把钟,门就响了,老师笑吟吟地起身,又引进一个甚至一拨同学,高班的或是低班的,认识的或者陌生的。”(陈逸飞:《天堂般的微笑》,《新民晚报》1996年3月10日)进入任何一个艺术领域,在初始阶段,都需要那种切切实实的指导。孟光老师给陈逸飞的就是这样的指导,那是可亲可近的,可操作的,可仿效的,是基础的基础。

颜文梁的美术精神激励着陈逸飞几十年的整个艺术创造,他给了陈逸飞精神力量,也给了陈逸飞及时而有效的具体指导。颜文梁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一样,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最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之一。“从一个封闭圈开始解体到多元的发展,就是我们称之为现代绘画史的开端,其中涌现了不少富有才华的超群出众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等一代*的影响也是由此开始的。他们对现代绘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艺术实践的意义是深远的,这种意义不只是他们本身在绘画艺术上的建树和贡献,更主要的是他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启发了无数后来者的探索精神。”(张少侠、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第6-7页)陈逸飞说,他是听着颜文梁的美术讲座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他是捧着颜文梁的美术讲义走进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大门的。陈逸飞在《一位老人、学者和前辈》一文中对颜文梁有着深情的回忆。


有一首歌词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说的是长大以后自己也当了教师,知道教师的用心,知道教师的不容易。多年以后,陈逸飞也成了颜文梁,成了享誉国际美术界的绘画大师,知道创造的重要,知道中国需要产生能够连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大艺术家。

如果说,陈逸飞的母亲给了他一种恒久的兴趣,孟光老师给了他一个较高的起点,那么,颜文梁则给了他一个国际性的高规格的艺术标杆。

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附中,陈逸飞接受了严格而全面的美术基本功训练,打下了扎实的素描基础。这种严格训练奠定的绘画基础,让陈逸飞终身受益。这还要感谢孟光老师,在启蒙老师孟光的指导下,陈逸飞比较系统地学习了素描、绘画、制模,学习了美术史论,临摹了大量历代的经典画作。兴趣加刻苦,陈逸飞进步很快。他经常凭着自己的记忆将过去见过的东西画出来。

在同时考进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附中的同学里,陈逸飞并不是基础最好的,他一进校就给自己定下了最好的目标。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快速进步,来自他的刻苦钻研。陈逸飞常常是第一个进入画室,又最后一个离开画室,充分利用画室的开放时间。

以孟光老师为代表的附中老师们,在教学中施行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色彩教学法,利用色彩来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观,这种方法让陈逸飞大受其益。最美的色彩在大自然里,最丰富的色彩也在大自然里。陈逸飞利用课余时间结伴到郊外,置身于自然景色里,他对早间的景色和夕阳下的景色尤其着迷。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陈逸飞的绘画水平进步很快,走到了尖子的排位,还当上了班长。

陈逸飞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读附中的三年,正值我国经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供给方面十分困难,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学校食堂里吃的常常是菜帮弄成的“绿放菜”和豆腐渣做成的“肉丸子”。陈逸飞是在这种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他在附中的学业。

敬仰大师

1963年,陈逸飞结束了三年的预科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从附中毕业。预科毕业,可以直升大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直升大学部。这一年与陈逸飞一同从附中毕业的学生有100人,经过几轮的筛选淘汰,学校只接纳其中的6名优秀者直升本校大学部,陈逸飞是6人中的一人。

直升大学部,陈逸飞进的是油画系。如果说当初选择绘画还是比较泛的选择,那么现在选择油画则是比较专的选择了。陈逸飞对油画情有独钟,他认为油画是文明与科学的产物,又特别富于表现力,他几乎没有考虑其他专业。在油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陈逸飞师从俞云阶老师,俞老师结业于前苏联“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受过俄罗斯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上都具有很深的功底。在附中,孟光老师给了陈逸飞绘画基础,在大学部俞云阶老师给了陈逸飞油画功底。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过去了,整个国家的供给状况有所改观,但陈逸飞家的经济情况仍然十分困难。母亲没有工作,全家只能等着父亲那点工资,而陈逸飞和弟弟学的都是特别花钱的绘画,继外祖母也生活在这个家里,买米买菜都得节俭。陈逸飞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下坚持自己的学业的。

陈逸飞的大学时代,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素素曾经问陈逸飞,“你觉得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受影响最大的是什么?”陈逸飞回答很明确,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俄罗斯文化。“不只是我一个人,也许可以说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都曾深受俄罗斯文化的熏陶。60年代的我,偏爱托尔斯泰的小说,常把帕乌托夫斯基的散文集《金蔷薇》带在身边,从未错过参观俄罗斯画家作品的机会,至今,科内流巴巴仍是我极度尊崇的画家。”(素素:《文化贵族——陈逸飞》,《新现代画报》1997年6月号)陈逸飞认为与他年龄相仿的人都深受俄罗斯文化的深刻影响。陈逸飞偏爱俄罗斯的小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俄罗斯画家的画展,他一定会想办法去参观。陈逸飞喜爱俄罗斯文化,除了那个时期的社会大背景,还因为他大学时代的油画老师俞云阶先生曾留学前苏联,深得俄罗斯文化的营养,陈逸飞也受到他老师的影响。陈逸飞偏爱托尔斯泰、肖洛霍夫的作品,经常把帕乌托夫斯基的散文集《金蔷薇》带在身边,不知读了多少遍,他常常被这些作家的作品感动。60年代陈逸飞有机会参观俄罗斯画家的作品展和罗马尼亚画家的作品展,他特别喜欢19世纪末俄国画家列维坦、列宾、赛洛夫、苏里柯夫、伏鲁比尔和20世纪罗马尼亚画家科内流巴巴,花了许多时间学习和临摹这些画家的大量绘画作品。列宾的油画《伊凡雷帝和被他杀死的儿子》,曾让陈逸飞深深感动,他认为列宾油画功底深厚,值得自己认真学习。看完前苏联电影《画家苏里柯夫》,陈逸飞认为,苏里柯夫就是自己的榜样,他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样杰出的画家。


在学习俄罗斯文化的同时,陈逸飞对诗画同宗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的体会,他开始钻研唐诗宋词,他认为唐诗宋词意境深远,言简意赅。陈逸飞特别喜欢李清照,尤其钟爱她的那些长短句,后来他的好几幅画的意境都出自李清照的词。我们从陈逸飞的散文随感中也能看到他的古典文学的功底,一看就知道他在这方面下过功夫。

1964年,陈逸飞在这前后有机会看到一些前苏联的电影和波兰的电影,他随即把电影里的内容和画面当作自己练习绘画的内容。陈逸飞跟伙伴们玩摔跤的游戏,把右小腿弄骨折了,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在家卧床养伤。陈逸飞想,一边养伤还可以画点画。画什么呢,他想起自己看过的那些前苏联电影和波兰电影的画面,于是凭着自己的记忆把电影内容画成一本又一本彩色的画页。这段时间的记忆绘画,还真给他后来的色彩使用和图案构思添加了功力。

下一页旅美十年创辉煌上一页童年少年的滋味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 地灵人杰得逸飞
· 童年少年的滋味
· 上海美专求学路
· 旅美十年创辉煌
· 重返申城弄画笔
· 大视觉文化产业
· 圆了一个电影梦
· 模特架构的世界
· 服饰妆扮成产业
· 视觉书刊的实验
· 女人美在画中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理发师》的西去之路
· 余秋雨笔下的陈逸飞
· 陈丹青笔下的陈逸飞
· 杨明义眼中的陈逸飞
· 凡一平眼中的陈逸飞
· 胡红一眼中的陈逸飞
· 林杰谋记忆中的陈逸飞
· 各界人士记忆中的陈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