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之所以诱人,藏品增值无疑是最直接原因。加之中国文物 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以个人智力财力精力与之挑战,败多胜少,刺激 无穷,这就使生活富足的现代人备感亲切,乐此不疲。 中国历史上的收藏热大都形成于物阜民丰之际。我们熟知的赵宋 皇帝宋徽宗,就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收藏爱好者。时隔千年,我们仍能读 到成书于北宋宣和年间的有关收藏的各类书籍。徽宗酷爱艺术,不谙政 事,做了国家画院院长,却丢了国家。这让后人对这一段幽怨的历史唏 嘘不已,百思不得其解。 这就是收藏的魅力。让一个有着超人智力、敌国财力的皇帝,丧 失了治国的精力,留下千古憾事。我们今天仍对赵宋江山所遗留的书 画、陶瓷等艺术珍品怀着崇高的敬意。对宋徽宗——赵佶本人的艺术造 诣也怀着同样的敬意,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崭新的书体——瘦金体。 2002年春季,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在北京成功地拍卖出宋徽宗的《写 生珍禽图》,成交价为2,530万元人民币(包括佣金)。每一个在拍卖现 场的人此时都激动不已。十数人勇敢地举起了手中的号牌,像攀登珠穆 朗玛峰一样轮番冲 刺。 我在现场,享受着那振奋人心的一刻,所有人对每一次的价格攀升发出惊呼。一位老者,倾自身全部财力,倾终生对艺术的向往,在 1,300万高价位勇敢地伸出了自己那只苍劲的手。我知道,那是老先生 全部的财产。他用行动阐释着收藏的魅力。事后,他对我说,那东西 (《写生珍禽图》)属于我了一秒 钟。 1,300万与一秒钟,是老先生酷爱艺术的写照,我甚至觉得他的1,300万与成交的2,300万相比,前者更让人感动,虽败犹荣。 这件《写生珍禽图》虽为徽宗本人所绘,却没有落下徽宗手迹,因 为何种原因,众说纷纭。但上面却留有另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手迹,这 就是乾隆——满清王朝最富魅力的皇帝。乾隆帝为十二帧画面均题有手 迹并钤盖收藏章,表明他对这件神品的珍爱。 我们对乾隆的了解,除去学者,大都来自赏心悦目的电视剧。这 位*倜傥的皇帝一生都是传奇。他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前无古 人,后无来者。乾隆一生作诗四万八千余首,仅比全唐诗少千余首,看 官可想,唐朝近300年,有名有姓、无名无姓的诗作,今存累加仅微胜乾 隆一人,可惊可叹!乾隆帝不忘祖训,一生射杀猛兽无数,七十多岁高 龄时仍每年赴承德木兰秋.,令今人钦 佩。 这样一位皇帝,也同样酷爱收藏。乾隆在位长达60年,后又做了 四年太上皇,当之无愧地是中国历史在位最长的皇帝。政事繁重,日理 万机。但一获闲暇,他就会取天下宝物自我欣赏,吟诗作赋,倍加赞 赏。清档记载着乾隆帝每一次赏古,在三希堂那半间小屋,古物向一国 之君诉说着往事。那一刻,乾隆帝身心得以放松,精神获得慰藉。这有 《弘历赏古图》为证。 我们今天获得一件乾隆时期的文物已是欣喜,二三百年的时间对 历史不过一瞬,但对我们已是遥不可及。在文物面前,不仅我们是过 客,连鼎鼎大名的弘历依旧也是匆匆过客。我们在文物面前走过,带着它传授给我们的文化信息。我们接受,我们享受。中华文化就这样通过 一件件具体的文物一代代地传 承。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太平天下,百姓衣食富足,便感到精神世 界开始空虚。他们需要精神物质来填补内心的空白。文物兼精神与物质 两个方面。一件文物所包含的精神是一种文化,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世界 的理解;而物质自身,除去材质的特性,更多的是前人对精神的具体 追 求。 当我们捧着一个白瓷碗时,我们应该知道古人用了上千年的努 力,才摆脱了烧瓷中的“黑暗”,同时摆脱了黑瓷碗在吃饭时给心中留 下的阴影。不知你想过没有,每天捧着黑碗吃饭心情是否沉重?当然, 收藏一只白瓷碗与收藏一只黑瓷碗的乐趣不仅如此。 当我们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表达某一种决心时,我们应 该了解中国人的使用玉的历史。美石为玉,中华民族对玉石的顶礼膜 拜,归纳为玉有五德,仁义智洁勇。还有什么理念比这五德更具魅力 么?所以古人谆谆告诫:君子无敌,玉不去身。藏家佩玉的沾沾自喜就 来自于此。 我写这篇文章时,北京惊雷滚滚,夏季夜晚的雨下个不停,一只 捡来的大狸猫耐烦地卧在我的桌上,看我写作。我惊异我们两个互相生 疏的面孔,在这一刻为何如此和谐?有生命的物质与无生命的物质, 在这一刻获得平衡。历史不会停歇,一刻不停地向前,留下的是物质, 带有文化特性的物质就是文物。它是一个证物,证明中华民族曾有过怎 样的辉煌,证明人类进步每一步是怎样的不易,这些信息构成了文明的 魅 力。 这个魅力,对于收藏就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真正动力。 贯耳大瓶 乾隆青花荷花纹 乾隆青花瓷器中制作了一部分大器,尺寸较大,一般都在500圾 (音件)以上,这些作品大都是陈设瓷,一方面是市场有需求,另一方 面也在显示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大件瓷器的烧造比小件要难,原 因很简单,胎体厚重容易夹生,胎体薄了成型困难,入窑以后也易开裂 变形,成为废品。 乾隆青花荷花纹贯耳大瓶,高,按景德镇传统计量术语, 称之为500圾。造型取直颈,附有贯耳,斜直肩,肩下渐收制足,最大 圆周超过1米。器型周正,观之雄伟。纹饰分三层,满绘荷花纹,荷花 的描绘力求形似与神似。荷叶的阴阳向背,以及卷边都描绘细微;荷花 层层渲染,颜色逐渐过渡,准确地表现出荷花肥嫩鲜艳的效果。以荷花 的表现论,这件贯耳大瓶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富表现力的青花作品,应 出于景德镇绘瓷高手。乾隆青花的颜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依 然呈现雍正时期那种追求永、宣晕散的效果;中期则是非常纯正亮丽的 蓝色,这件大瓶即是这一时期的杰作;晚期在蓝中略闪紫色,此种现象 在民窑中尤甚。乾隆青花颜色的阶段性是一般规律,但不是绝对规律。 这种高档陈设瓷为乾隆盛世时宫廷定烧,产量有限,尤其是这样精细的大件作品。底部署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目前仅见两件,一 藏故宫博物院,一藏观复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