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现代设计在美国如日中天。尽管现代主义以其简洁、冷色调和几何形状对印刷、创作和室内设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其原则的最佳代言人是建筑师。 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 这一设计戒律的首先提出是在19世纪,而后被密斯·凡·德·罗发挥到了合乎常理的最大限度。他的玻璃摩天大楼既没有作者的签名,也没有美化的润饰。他们只负责履行自己的义务——像装饰办公室和公寓一样。“洁净”和“诚实”这样的溢美之词被密斯添加到了建筑批评主义的词汇表里。 这个纽约的摩天大楼——西格拉姆大厦(1958),完全是由一个钢梁架子支撑起来的,而不是它的墙。透明的第一层把这个事实表现得淋漓尽致。密斯的设计是从内部出发的。他对工程技术的进步欢呼雀跃,因为那意味着新的构造机会。 在“形式追随功能”之前,设计师一直从过去来寻找可以借鉴的形式。自从这个概念风行后,产品和建筑物都试图不再雷同了。原材料和表面处理的利用率降到了最低。机械构成可以一览无遗,形式等同于内容。 一个推论性的原则:忠实于原材料(Truth to Materials) 让每一种原材料保持本色——不要把塑料伪装成木头、铬、织物或者毛皮。木屑板不能假扮成橡木。没有金色金属,没有压花油毡,也没有植绒壁纸。就像一朵云或一个桃子,最简单的真实有着最简洁的美。 真实,绝不虚假。让原材料的自身魅力大放光彩。 现代主义者反对将象征主义——比如给县法院加上希腊神殿的外壳——作为一项设计理念。毕竟,希腊神殿只在它们的年代具有实用功能。石柱支撑着矩形石板,柱子每隔一定的距离放置,正好搭上一定大小的石板。一个瓦片覆盖的木质屋顶置于其上。 罗马的引水渠使用石块和砂浆来提升石头的结构可能性。 谷仓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木质结构,圆形棚屋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泥质结构。同理,现代主义者认为使用钢材和玻璃建造西格拉姆大厦是极为明智的选择。 密斯·凡·德·罗的另一条戒律: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这个理念与前一个不无关联。密斯将“经济”——这一工程原则加入到了审美原则里。在工程学里,“经济”意味着有成本效益。而对密斯来说,“经济”意味着视觉效益。他认为,好的设计可以让人一眼看出建筑的用途。将装饰、象征主义和姿态抹掉,留下的便是纯粹的骨架:质地、颜色、重量、比例和轮廓。 密斯在1929年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将这一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屋顶、一个基部和一些侧面。 密斯的精简策略解决了许多设计问题。他为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设计了一把椅子。除了必需的舒适,这把椅子没有任何赘饰材料。闪亮的金属条板构成了椅子的框架,一条布带兼作座椅和靠背,轻薄的毛皮垫子完全可以承受你的重量。 平面设计师同样把“经济”这一理念应用到了古罗马文字里,他们认为最微小的解决办法也是最漂亮的——简洁、整齐、直观、毫无隐瞒。 现代主义者的平面设计追求简洁和秩序。除了使用毫无修饰的字体,设计师还会在矩形网格上布置页面。 产品设计师也对“少即是多”这一理念备加推崇。 四十五磅重的帆布被尼龙圆屋顶取而代之。 现代设计师不再把古董作为灵感来源,他们在非西方文化里,在生产成品的地方——工作坊、实验室和厨房——寻求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