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走向澄明:关于冯大中的近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29 15:14:45 | 出版社: 《东方艺术·大家》

著名美术史家高居翰(James Cahill)先生在《中国绘画的率意与天然:一种理想的兴衰》一文中(《美术研究》2009年1期),讨论了中国绘画在宋代由苏东坡倡导的“率意与天然”的文人画观念,至明清时由于许多文人画家“粗枝大叶、草率而为”的业余风气,受到了李日华等批评家的批评,从而导致对回归古代模式、完美技巧以及认真对待高雅主题的渴望。有关画院职业画家与业余文人画家对于工笔与写意的不同风格的追求,成为中国画史上一个饶有意味的持续争论的过程。对此,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画家方以智有一句精彩的评论:“世之目匠笔者,以其为法所碍;其目文笔者,则又为无碍所碍。”匠笔易板滞,文笔易空疏,时至今日,仍是许多中国画家未能逾越的职业命门。

而画家冯大中近年来的探索,可以看作一位中国画家对这一历史性难题的当代回答。冯大中,辽宁本溪人,在当代中国画坛早有盛名。还在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时年35岁的他与宋雨桂先生合作的《苏醒》即获得银奖。1985年的国际青年美展,他的工笔画虎佳作《初雪》亦获银奖,显示了深厚的艺术潜力。但是从那时以来,冯大中在公众面前并没有频频亮相,举办个展,而是数十年如一日沉潜于创作,其艺术理想与追求,直指中国画创作的基础美学与笔墨语言,将中国传统工笔绘画的完美典雅和文人绘画的率意天然,视为自己综合性的艺术追求。近年来,他的创作在传统题材研究、大幅山水以及他所擅长的工笔动物等方面,在中国画的笔墨、构图、色彩等领域有了不同凡响的拓展,展现了冯大中出入于工笔、写意,畅行于花鸟、山水之间,融会传统与创新的审美理想。

作为当代中国画的中坚力量,冯大中和一批优秀的国画家,在某种程度上算是“珍稀动物”,他们在画院和美术学院这样的艺术机构中生存,受到这个社会环境和美术制度的保护。社会的关爱和自身的眼界使得他们不会满足仅仅成为一个为日常生活谋生的画家。人们希望他们直接触及中国画历史的本身,从而肩负起中国画创新的重任。实际上这批国画家的处境是一把双刃剑,它有时候会限制画家创新意识的成长。因为这种制度有一种对群体价值的维护,不少画家认为自己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人,会对这个系统及其价值体系有一个潜意识里的维护,而这个维护往往容易漠视其他不同艺术创作的流派与风格的价值追求。

但是,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潮流中,始终存在着像徐渭、八大、石涛那样以创新为己任的艺术家和创新潮流,它并不局限于画家的出身和社会身份,而在画家的思想观念与创作实践中体现出来。无论画家身处何种群体与流派,个性与创新的要求被提升到空前的重要地位。举例来说,宋人山水中的那种整体意识,无论是北宋全景大山水还是南宋局部小山水,都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整体性的审美意识,而个人的审美自由度和创造空间是寓含在整体框架下的。但在明清以来个人解放的洪流之下,强调自由、彰显个性,尤其是像扬州八怪这样一种现代意识的萌芽,就是作为现代艺术家强调个人创造性和对传统整个体系和模式的突破。于是从石涛开始强调差异性,而不再追求相似性,这与传统中国画先求好再求新(即先判断质量再判断风格和类型差异)的主流标准拉开了距离。

近十年来,中国画市场过热,笔会风行,产量喷涌,但在艺术质量与创新拓展方面却进展缓慢。2004年以后,“当代艺术”大量进入市场,艺术媒体的关注热点也转向油画。在冯大中看来,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艺术上的思考,他花费近两年的时间潜心研究八大山人等古代大家的经典作品,从中汲取创作灵感。经历了亲人早逝的重大变故,冯大中对于社会与人生的理解更加深沉,在他的近期创作中,花鸟画显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和谐,而山水画则更多地展现了天地悠然的澄明之境。如果说,2005年以前,冯大中先生的创作是抒情诗一样的关注个人情感的作品,而这之后的作品更增加了历史感以及对生命本源的关注,平淡天然,表达了一种天地悠悠空阔高远的永恒。

对于大多数学习中国绘画的人来说,梅兰竹菊是他们十分熟悉的传统题材,前人多有名家大师,后人难以画出新意。而作为著名画家的冯大中却不这么看,虽然他在几十年前就画过这些题材,但经历了生活的淬练,冯大中对传统题材的理解与众不同。虽然也还是画荷花、松、竹、梅、兰,但他把这视为一种挑战,希望把它画出新意来,表现一种新的意境,探索一种新的语言,寻找一种新方式,把这种传统题材画得有时代感,让现在的人喜欢。冯大中认为,一个画家要想从老而又老的题材里发掘出新东西来,一个是向传统学习,一个是向生活学习,这是最根本的手段,也是硬道理。只有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审美趣味,才能画这种老题材。这种传统题材不能光靠笔墨的宣泄,笔墨也应围绕内心的展示来具体使用。画家内心里要先有这种品格和学识,笔墨才能随之将这种意趣表现出来。

冯大中选择的道路是一条回溯传统而创新的道路。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够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革新,但每一次的文学革命大都是以复古为革新,例如韩愈的古文运动。赵孟頫对于古画的推崇,是因为他觉得当世的东西越来越俗,越来越不着边际,所以去古人那里寻找一种稳定的、可以依靠的东西。黄宾虹也是这样,他不断回溯南北画派的历史,试图建立起自己的艺术文脉和评估系统,从中获得一种创造的信心。

但是这种对传统的回溯的目的并非复制和重现古人的艺术。冯大中这代人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厚的情感,但他们时时也面对现代性的思考,因为他们的生活目光所触及的都是当代现实。冯大中的绘画所要表现的核心状态是不单单强调绘画的时尚与新颖,更关注文化品格本身,希望走向中国画的高度和深度。

冯大中先生在画室中不仅反复品读古人画册,而且常常数十遍地临摹一幅古人作品,然后带着这些理解与笔墨的体会到生活中去。在反复临习了八大作品之后,冯大中对八大笔墨形式上的简约凝练以及墨彩的淡雅,了然于心。这直接影响了他作画时的心境,使他更加注意分白布黑的运用和精神意境的追求。

正如冯大中所说:“我学习这些大师的作品并不是要使自己的作品像他们,主要还是为了从传统中蜕变出来。我从生活中入手,不是简单地临摹他们的作品,而是更多地读他们的作品。与很多国画家的仿古不同,我最主要的创作手段是从生活中挖掘题材。” 有关传统与笔墨的关系,冯大中认为,对传统的理解就是——画家对现实有了感性认识之后,继而创造出那些优秀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画面不会因为使用了传统技法或者笔墨语言就不现代。同样,作品也不会因为没使用传统元素就现代,传统就是让我们能够把前人和历史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继承运用。传统是个客观存在,应该让传统为我们的创作服务,我们应该研究怎样用自己的作品将传统与生活协调起来。

以冯大中2008年重画的山水《苏醒》为例,画中的笔墨还是传统的,但他的笔墨同时也服从于客观景致,服从于他的表现题材。所以,冯大中的山水画不管是“写”也好,“工”也好,都特别注重对真实景物所散发的那种气息的表达。他所描绘的“古松”与“梅林”,都注重空间的处理和结构的表达,着重以树干的穿插俯仰,呈现出结构性的空间组织与形体布局。在整体上表现出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势,在局部上表达了丰富的质感,让人感觉到“身临其境”,十分亲切。在《新雨晴岚》一画中,冯大中生动地表现了山涧旁静寂而充满活力的竹林,尤其是那些节节伸展的新竹,是在前人画中所未曾出现的新鲜形态,顾盼生姿,让我们想到东山魁夷充满感情的创作自白:“在山荫有一个无名的小溪,寂静的世界。我默默地注视那不引人注意的自然界的一角,从中感受到深沉的声音”。

在冯大中看来,如果画一幅画,不是表达画者真实感受到的生活,就是纯粹的笔墨游戏,他想表现的并非只是笔精墨妙,而是藉笔墨表现真切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中国艺术所要表达的终极目标,画家在心灵和自然造化之间搭建起对话的通道,冯大中的山水画不追求过于突出的形式,而是将其隐藏在造境之中。而山水画造境的目的和生成过程要合乎自然,并且在表现意象的时候同时折射出人的内心,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追求以中国画的创新表达现代人的心境和对自然的体悟,冯大中数十年的努力,穿越了中国画中山水、花鸟的界限,并且在许多画面中将其结合起来。同时,他在写生基础上的提炼与创新,也使他在空间构图与色彩表现方面不拘一格,自由运用,使他的作品在不失传统中国画高雅韵味的同时,也获得了现代人的真实感受。对于中国画中有关光感、体量感的表现,有人认为背离了中国书画的传统,而冯大中认为是一种拓宽。他认为自己所采取的一切表现方式是和想表达的景物及主题相符合的。他在创作中选择方式方法时并不考虑它是平面的还是空间的,也不受限于它源于中西之中的哪种文化。他追求的,是绘画语言形式与表现物象的最恰当的契合点。他认为只要能够丰富画面,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意境就百事可为。由此,冯大中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形式上的综合和拓宽并将其融合起来。冯大中的艺术历程,再一次肯定了中国画在20世纪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融合中西文化的博大胸怀,在传统研究与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坚实之路。

下一页冯大中:笔墨的寓言上一页当历史穿过摄影重归绘画——绘画的再现与摄影的再现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东方艺术大家2010年6月
· “艺术”现场
· 该如何面对艺术大生产时代的创作
· 洪浩:“我们”使“我”快乐着
· 皮力:观念和制作过程可以分离
· 隋建国:艺术不光是巧妙的问题
· 徐震:创作模式需要被刷新
· 张洹:艺术创作不是生产
· 郑国谷:艺术在“扩张”
· 奥利瓦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起点
· 穿越意识形态的迷雾——孟禄丁谈30年来的中国艺术
· 本土资源的视觉再造——徐冰“凤凰”项目美术界学术座谈
· 当历史穿过摄影重归绘画——绘画的再现与摄影的再现
· 走向澄明:关于冯大中的近作
· 冯大中:笔墨的寓言
· 摄影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