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艺术投资基金:鱼和熊掌能否兼得?(上)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7 15:44:07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保罗·鲁本斯和布鲁盖尔(子)联合绘制得《潘和西琳克丝》

1904年,法国金融商André Level,劝服周围12个投资商,每人投入220法郎,开创了“熊皮俱乐部”。这群人便是最早尝试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吃螃蟹的人”,他们吃的螃蟹叫“投资现代艺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熊皮俱乐部”共购买了一百件油画和素描,其中不乏毕加索、马蒂斯等名家作品。1914年,“熊皮俱乐部”通过一场大型的拍卖售出了所有藏品。拍卖结果甚至出乎他们的预期:一些油画作品的价格涨了十倍,而最后的收益是成本的四倍,除去交易费用,年收益率达到20%。“熊皮俱乐部”是艺术投资基金的始作俑者,百年后的艺术市场中终于轰轰烈烈地谈论起这个话题。

艺术和投资的关系向来是微妙而暧昧的。一般来讲,艺术和收藏的关系是最紧密和健康的。收藏家掷重金购买艺术品为的是收获乐趣、品位、尊严和威望。但梅摩艺术指数发现,长期来看艺术品投资与股票的收益相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收藏的同时也享受着艺术投资的乐趣。而“艺术投资基金”更“极端”地将艺术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途径,相当于房地产、股票或黄金。但仅仅就这么简单吗?

艺术投资基金目前在中国呈现出星星之火的态势,于是我们便萌生出许多疑问:艺术真的是一项好的投资渠道吗?艺术投资基金具体到操作层面究竟是什么面目?艺术投资基金对艺术本身和艺术市场的发展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到底怎样的艺术投资基金运作才是健康和良性的?艺术投资基金在中国将会有怎样的未来?未来被看好的艺术投资版块有哪些?种种疑虑便是我们着手此次专题的出发点。

本专题分上下篇,上篇以艺术投资基金研究者的文章为主,阐释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发展艺术投资基金的必要性;以及以艺术投资基金迄今为止材料最丰富的成功案例——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为剖析对象,揭开艺术投资基金所涉及的细节操作的面纱,包括基金架构、投资策略、专家背景、投资风险和年限等等。下篇则是本刊记者对现今国内的艺术投资基金经理们的采访调研,共同来探讨以上提及的种种疑惑,了解身处艺术投资基金第一线的操盘手们的独到见解。通过理论分析加调研的方式试图建立艺术投资基金在中国发展的完美框架。

艺术投资基金:艺术与金融的真正对接

文_马健

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需求层次也逐渐由比较低层次的需求向比较高层次的需求提升。在满足了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后,人们对文化的兴趣,对艺术的兴趣,对收藏的兴趣都在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出现了继北宋末年、明代晚期、康乾盛世和清末民初之后的又一次“收藏热”。在这次收藏热中,收藏的巨大魅力不仅来自于收藏者的精神享受,而且来自于艺术品的经济回报。随着收藏经济由初见端倪到迅猛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行情也日渐火爆。举例来说,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拍卖公司从2000年的13家增加到了2007年的119家,8年内增长了10倍。这些拍卖公司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专场数量也从2000年的69场增加到了2007年的835场,8年内增长了12倍。这些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更是从2000年的106888万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2369500万元,8年内增长了22倍。虽然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回落到了2014713万元,但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却一扫颓势,总成交额达到了2253124万元,较之2008年增长了近12%。

2009年底,国际知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撰文指出,得益于中国的收藏热和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的“大跃进”,以及中国政府艺术品交易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品开始直接在香港上拍,而不是在纽约、伦敦或者巴黎上拍,中国已取代法国,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2010年初,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国际艺术市场2007-2009全球衰退时期的艺术贸易趋势》年度报告称,2009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总交易额为313亿欧元,较之2008年同比下降了26%,但这一数字仍高于2006年的水平。其中,2009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交易额达42亿欧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同比增长12%,位列全球第三。另外,以2.91亿欧元(27.12亿元人民币)总成交额领跑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跻身于全球第五大拍卖公司,这也是全球前五大拍卖公司中惟一的中国拍卖公司。

二、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

根据国际文化市场的经验,当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居民消费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并重的时期;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结构转向文化消费为主的时期。因此,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进入起步期;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一观点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得到了很好地印证。200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全面启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的中国人均GDP为1090美元,这是中国人均 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8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3100美元,文化消费能力已达到7000亿元,整体上已经进入了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并重的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的潜力非常巨大。

三、作为金融产品的艺术品

过去,收藏者通常只将收藏作为一种个人爱好。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开始将艺术品视为回报丰厚的金融产品。正如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所说:“收藏本身就是财富积累的过程。”因为艺术品价格是经济增长的函数,艺术品会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断增值。此外,艺术品还是一种资产配置的工具。美国的梅摩艺术指数(Mei/Moses Fine Art Index)通过追踪每一件艺术品历年来在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的多次成交记录,采取重复拍卖计算法,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一件艺术品的流传脉络和价格走势。追踪时间最少50年,最长的从1875年到今天,因此梅摩艺术指数对于投资来说相对比较客观。梅摩指数的联合出版人摩西(Moses)的研究发现,许多并不喜欢艺术品的人之所以在股票投资和艺术品投资的比重相当,甚至在艺术品投资的风险高于股票投资的情况下仍然进行艺术品投资,就是因为艺术品与其他金融产品的相关性非常低,因此,艺术品可以发挥资产配置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艺术品使你的投资组合多元化,是一个能够减少风险的资产,这是艺术的第三种美。”国外的理财经理一般建议投资者将资产的5%用于艺术品。(图表1)

事实上,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投资品种,许多投资者早就发现了艺术品的资产配置功能。2007年,中国民生银行发布的《艺术品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报告》指出:“高收入阶层中有超过20%的人群有收藏的习惯。其中,艺术品价值大约平均相当于其全部资产的5%。这意味着,整个高收入阶层大约可以支付超过其财产1%的部分投入到艺术品收藏。假设全国个人储蓄总额其中16万亿元中有50%属于高收入阶层,则意味着,至少每年800亿元资金在理论上是可以用于投资艺术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寻找到艺术与金融紧密对接的有效模式就成为了直接制约艺术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而艺术投资基金恰恰能够在艺术与金融的对接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运作模式的合理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锁定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或者通过运作模式的大胆创新,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得高额收益。

四、艺术与金融的亲密接触

虽然许多机构和个人在其他市场上都能呼风唤雨,但往往在艺术品市场上输得一败涂地。因为艺术品投资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投资事业,仅有雄厚的资本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艺术与金融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创新型金融产品——艺术投资基金就应运而生了。所谓艺术投资基金,是指根据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的基本原则,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运作,以艺术品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投资和独立核算,以获得投资收益的艺术金融服务。根据发行方式的不同,艺术投资基金可以分为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和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所谓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社会特定公众发行受益凭证,以便募集资金的投资基金。具体来说,既可以通过签订委托投资合同的方式组建契约型投资基金,也可以通过共同出资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方式组建公司型投资基金,例如近年来在江浙地区流行的艺术品“投资团”。所谓公募基金,则是指以公开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受益凭证,以便募集资金的投资基金。与私募基金不同,公募基金需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下,定期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运作比较规范,信息相对透明。

总的来看,艺术投资基金的主要特点是独立托管、专业管理、组合投资、独立核算、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近年来,艺术投资基金开始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人都认为,艺术投资基金的前景非常值得期待。这是因为,一方面,艺术投资基金可以把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并且通过艺术品投资组合,尽可能地控制风险,增加收益;另一方面,艺术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员要么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要么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由这些专业人士管理艺术投资基金,应该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运作成本和投资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上包括美国艺术基金(American Art Fund)、中国投资基金(China Investment Fund)、艺术经纪人基金(Art Dealers Fund)、格雷厄姆基金(Graham Arader)和菲门乌德艺术投资基金(Fernwood Art Investments)在内的艺术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艺术家共同信托(Artist Pension Trust)和艺术经纪人基金(Art Dealer Fund)为代表的新型艺术投资基金则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并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备受关注。与国外的艺术投资基金相比,国内的艺术投资基金才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投资基金发展之路必将慢慢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传统的资本格局。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系,他的代表作《收藏品投资》最近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1  2  


下一页我们需要当代艺术博览会吗?上一页金融危机万岁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与投资第五期
· 匀速向前:蔡志松
· 寻有灵“犀”—专访犀角雕收藏大家霍满棠
· 朱德群的艺术及市场现状简析
· 素描行情悄然升温
· 睿芙奥艺术集团在香港举行常规拍卖
· 中国当代绘画走过的三十年
· 金融危机万岁
· 艺术投资基金:鱼和熊掌能否兼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