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给国际化的上海带来了更多的活力,4月29日至5月23日在上海荷兰文化中心举办的“双倍无限”系列艺术活动即是为配合世博会同期举办,5月15至16号举办的《双倍无限:过去二十年回顾》研讨会为其中的一部分。此次会议由埃因霍温范纳贝(Van Abbe)博物馆、Arthub亚洲主办,由查尔斯•埃什(Charles Esche)、德芙内•阿亚斯(Defne Ayas)、乐大豆(Davide Quadrio)、Remco de Blaaij共同策划。这个研讨会也是此次众多议题之一“全球化/本土化”的充分体现,它是一个完全由国外策展人来组织,并且讨论的都是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议题。 荷兰埃因霍温范纳贝博物馆馆长兼策展人查尔斯做了研讨会总的发言,他陈述了自己的艺术史观,并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艺术史应该如何书写;如何理解世界上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历史;历史是不稳定的,因为包含了其它不同的与边缘化的历史,或由于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原因而被遮蔽的历史,历史需要重写或者再次分析之后才能放眼未来;1989年西欧发生的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历史等问题。在会议安排上,策展人将第一天的研讨会集中于中国文化历史不同年表的划分基础上的艺术事件,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被定为1979年开始,但这个时间是可商榷的;会议第二天内容为将在不同的文化的年表划分上建立一种相互的关联,比如韩国、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西欧和荷兰这些国家,会议还将讨论的个人与全球化的问题。查尔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使用创新与批评话语的对话方式,将此处世界与彼处世界建立一种联系。 随后策展人德芙内也作了简短发言,她将一份从1852年到现在的中国文化艺术史年表发放给每位观众,涉及事件从俄国未来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安迪•沃霍尔的影响、大量国外历史学家来到早期中国一直延伸到现在,德芙内希望在座的观众能对这份年表有所建议,或指出哪些地方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一个开放代码的艺术史,策展人希望看到一份有着多样性与差异性的中国艺术史年表。 再次叩开大门:与世界相关的中国艺术史大事年表(1979-1995) 此节会议由卢迎华主持,她认为今天的讨论显得尤为重要而及时,原因是最近频繁出现了很多艺术史的书写和策展方面的实践。 第一位发言的是宋海东,他是八十年代上海现代艺术运动的亲历者,他的叙述将大家带到了躁动的80年代思想解放期间的上海场景中,宋海东谈了他策划的三个展览:与杨晖共同策划的“M观念艺术表演展”(1986)、“最后的晚餐 — 第二届凹凸展”(1989)、车库艺术展(1991),并且描述了几个具体艺术家的作品和展览现场,作品以行为艺术为主。自1994年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宋海东渐渐淡出了艺术界,开始转向佛教。 第二位发言的是陈侗,他既是一位长期坚持写作的艺术家,也是著名的出版人和独立空间经营者,由他策划的《实验艺术丛书》和《午夜文丛》对中国的知识界影响深远。陈侗首先谈到93年帮吕澎向宋海东索要资料而被拒绝的一段往事,并且陈侗自己对吕澎也提出过怀疑,因为在吕澎的艺术史中忽略了他的出版系统和对中国艺术影响很大的连环画。随后陈侗放了一些幻灯片,内容涉及出版、博尔赫斯书店、书店机构、展览、法国新小说、文章、作品等。陈侗认为自己的机构是当代艺术形态的空缺部分,因为维持空间的资金是来源于他自己每个月赚的钱。陈侗还着重叙述了他与让•••菲利普•图森(Toussaint, Jean-Philippe)的交往,在对于西方的认识上,陈侗坦承是从自己一个独特的线索里开始的,而不是通过考察与经济扩张,虽然不是最成功但是独一无二的。 接下来发言的是诺丁汉大学批评理论和视觉文化领域的副教授保尔•格莱斯顿(Paul Gladston),他近期的出版包括《中国和其它地区》、《解构主义后的艺术史》、《开放与中国艺术家的系列对话》等。保尔在发言中探讨了过去与现在、西方与中国、殖民和后殖民等问题,他强调对于艺术史的书写需要持有一种批评态度。 上午最后放映了亚洲艺术文献库(AAA)的纪录片《从让•保罗•萨特到邓丽君:20世纪80年代的当代广东艺术》,影片主要采访了14位南方重要艺术家和批评家在80年代的阅读状况,涉及的人物有陈侗、侯翰如、林一林、杨诘苍、王璜生、陈劭雄、杨小彦、徐坦等人。
交汇点:国外对中国艺术受容的塑造 — 观念和异化(1995-2010) 此节会议由乐大豆主持,会议规则是设定一些中英文的关键词,然后由他与邱志杰、胡介鸣、李振华三个人做相关的讨论。 实际上被讨论得最多的关键词有:西方、中国、非西方、欧洲、美国、亚洲、地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国际、边界、语境、概念化、中国当代艺术、当代中国艺术、标准版本、共产国际、体系、翻译、误读、价值、批判、体制、模式、政策、官方、地下、地上、主流、边缘、商业、资本主义、创意产业、身份、艺术家、策展人、教师、策略、实践、传播、空间、画廊、教授、机构、管理、资源、学院、公共空间、美术馆、基金会、运作等。 以上关键词引申出讨论问题涉及:抽象的“西方”概念到底如何理解和使用、应当使用“中国当代艺术”还是“当代中国艺术”名词、中国当代艺术的从与官方对立的“地下”状态到由商业导致的“边缘化”状态的变化、关于个人“身份”的意义与转化、关于艺术机构“身份”的界定与对它的改造、邱志杰与高士明即将以学院名义在上海举办的新艺术空间计划等。 下午最后的节目是Julika Rudelius的现场表演《成人礼》,作品表达了由于翻译造成的系列误读,表演内容是将一句话通过四个人从英语翻译成汉语,再翻译成荷兰语,最后再被重新翻译成英语,此时,最终呈现的意思与翻译前的意思已经差之千里。 全球化 / 国际化 / 本土化 此节会议主要为演讲部分,首先是城市设计师及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系教授Pieter van Wesemael关于世博会的主题演讲,他试图将上海世博会放在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对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是如何反映国际和全球政治局面的这一议题进行了探究。Pieter van Wesemael的演讲基础来自于他写的一本书《Architecture of Instruction and Delight》,他希望在概念的定义与历史的发展上建立对世博会另类的解读,演讲集中于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世博会的内容,其次是世博会意识形态的传播,第三是详述这个意识形态是如何反映在世博会的建筑、城市规划、道路和展品上设计。演讲结束后,观众就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Pieter van Wesemael讨论了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世博园区设计等问题。 下面的几位演讲者分别为来自韩国的策展人金炫进(Kim Hyun Jin),她的演讲内容是为2008年光州双年展而写的策展文章,并且加入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来自奥地利的策展人、作家和编辑格奥尔格•修哈莫(Georg Schöllhammer),由他创始与主编的杂志有《Springerin》、《文献展12》,他的演讲内容为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和哈萨克斯坦的艺术状况;最后的一位演讲者为来自土耳其的新媒体和表演领域策展人和教育家德芙内•阿亚斯(Defne Ayas),她的演讲呈现了土耳其与中国在艺术史上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城市本土化和社会参与 此节会议由德芙内主持,第一位演讲的是常驻北京的意大利策展人和艺术写作者毕月(Beatrice Leanza),她的演讲内容为通过北京、广州的一些艺术活动与社会参与,来谈特定场域即艺术空间的问题;接下来的演讲者是飞苹果(Alexander Brandt),他谈了上海近十年当代艺术的发展史。随后是关于艺术团体的讨论,靳山介绍了的“舒服”小组(高铭研、靳山、李牧、Maya Kramer等)在立陶宛三年展做的一个项目;日本艺术家小泽刚(Ozawa Tsuyoshi)介绍了来自中日韩的“西京人”组合(陈劭雄、小泽刚、金泓锡(Jim Hongsok)),他用投影方式演示了“西京人”做的四件作品,但小泽刚说再做一件作品这个小组将被解散。 发言人高士明总结了此节会议的二条线索:第一条是关于艺术家的群体性的实践,在他看来,八十年代的集体性在个体艺术家的隐喻当中,九十年代的集体性是为了反对个人的趣味和美学,他认为徐震的没顶公司(MadeIn)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放弃一个个体主义的神话;第二条是关于当代艺术的社会参与,高士明分析了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艺术家们如何用一种圈子文化来对抗政治宣传,用替代空间去对抗体制空间,但是这容易把中国当代艺术寻求合法化的过程等同于了一场社会参与的运动,因为今天的当代艺术不仅合法化了,而且时尚化、市场化、标准化了,所以今天艺术家应该批判的是被福柯称为“装置”的社会体制,它跟整个资本全球的运作,连带着符号和意识形态的运作结合在了一起。他希望艺术家从对以往的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批判、从日常生活的批判中脱离出来,进入到对全球景观国家“装置”的一种抵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