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砥柱铭》 唐代艺术史中有一个美妙的传说,所谓吴道子作画,张旭作书,裴旻舞剑的“三绝”说。 此三绝描述的乃书、画、舞之纵肆飞动、狂舞超逸中生命激荡的精神,也是中国艺术美学的重要命题。 中国艺术中飞动畅然的生命节奏最生动、最抽象的表达无疑就是书法。于是,东晋以来,从王羲之《兰亭序》,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到宋苏轼《寒食帖》,或喜,或悲,无不以舞之状态表达生命的狂放张力。 2010年 6月5日深夜,北宋四大书家之一的黄庭坚之《砥柱铭》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之世界最高纪录。水泄不通的拍卖厅里,近20多分钟,从起拍价8000万元攀升、跌宕、顿挫、狂舞到4.368亿元落槌成交,让笔者与在场的人们一同如坠梦里,不知是醉是醒,是真是假。 一时间,“泡沫炒作、假拍质疑、真假之辨”不绝于耳,如同一场没有指挥的交响乐,让人不知如何去听。 《砥柱铭》本不是第一个过亿的中国书画作品,在此之前已有8件亿元之上拍品(见附表),均产生在2009年和2010年。然而,仅仅7个月,就超越了去年保利秋拍明代画家吴彬《十八应真图》时创下的1.69 亿元的最高纪录2倍之多,着实令人心情复杂。拍完的第二天,许多朋友纷纷来电凑个热闹,外行的问:“这个黄庭坚是谁呀?为什么值这么多钱?”行内的问:“真拍还是假拍? 到底谁是买家?”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市场如此狂放,正如飞白流转,苍劲跋扈的黄山谷之书法,似一场灵动狂舞,中国艺术市场动静难辨,不妨静下心来,细细梳理,仍可见狂放动荡的市场中有沉静不变的标准;看似疯狂的背后有理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背景。 中国书画作品的价值判断有哪些标准?笔者拙见梳理如下几点: 艺术作品之年代 这里所说的年代,并非一定越久远就越有价值,而是需要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来判定。 各朝历代对于艺术史都有不同领域的成就与地位。汉唐是绚丽的宗教、宫廷人物、鞍马绘画的历史高峰期,后朝恐难以超越;书法艺术经汉唐五代的发展传承,在宋朝达到美学的顶峰,以北宋四家为杰出代表;同样五代及两宋是中国文人大山水艺术的成熟时期,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对后世山水画具有宗师典范的深远影响;同时以“格物”精神为宗的高度严谨的写实花鸟画在宋代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后朝无出其右。明中后期沈周、文征明,徐渭、前清四僧之石涛、八大山人是袭承传统而突破创新的巨匠大家;清中期国力强盛,宫廷纪实性绘画出类拔萃。近现代中西璧合,突破传统而独辟蹊径,百花齐放。 可见,每个时代成就特点各不相同。 判别年代就是要在艺术史上给作品进行定位。 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及艺术史地位 所谓大家既是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唐有人物画大家:阎立本、周昉、吴道子;青绿山水画家代表李思训父子;文人山水画鼻祖王维;五代文人山水宗师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南宋山水有马远、夏圭、李唐、刘松年四家;北宋书法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和宋徽宗瘦金体;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擅山水, 赵孟頫集诗书画大成;明有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吴门四家,洒脱如徐渭、陈淳;人物画当属陈老莲、陈洪绶;晚明董其昌、蓝瑛;清宫廷派四王、民间有四僧、扬州八怪。 近现代大写意突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海派黄宾虹、张大千,吴湖帆,岭南派高奇峰、高剑父;中西贯通徐悲鸿、赵无极…… 杰出的艺术家是艺术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他们才是具有收藏价值与市场价值的保证。 作品自身品质 作品的题材、创作时间、创作内容、尺幅大小、保存品相、史料价值均是判断作品价值的依据。同一位艺术家,不同作品的价格也可以有天壤之别。 由于艺术家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发展阶段的作品水准都不尽相同,价值自然也不同。 其次,艺术大家也不免有应酬流滑之作。尤其近现代大家如齐白石、张大千等多产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可以有几万元至几千万元的差别。古代书画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还有作品的文物史料价值。例如清代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历史时刻的片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乾隆时期清朝宫廷纪实绘画的佳作,该作在去年以1.34亿元高价成交。 总之,所谓名家名作,就是知名艺术家在成熟创作阶段创作的典型风格且品相良好的代表作和精品。 稀有性、作品存世量 物以稀为贵。稀有性是决定中国古代书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与瓷器、古玩等艺术工艺品不同的是每一件书画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性的,不可复制,即使艺术家本人也不可能在创作出一幅同样的作品:苏轼本人也无法重温凄苦而再写出字字哀凉困顿极致的《寒食贴》,因此,杰出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孤品而显得异常珍贵。艺术家的产量和存世量也是决定作品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如宋元书画年代久远且不宜保存流传,作品的存世量极少;品相保存完好如宋《砥柱铭》且留传有序确实难得;又如晚明董其昌的作品相对传世较多,而石涛真迹本就较少而赝品又极多,所以公认且流传有序的真品价值必然不菲。 作品的题跋、标签和边款与流传有绪 书画的题跋、标签和观款都是书画鉴定与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书画的题跋可以分为作者题跋、同时代人题跋、后人题跋,标签、观款以及拼凑挪移的题跋、观款和标签等类型。题跋、标签和边款往往是提供重要的信息如书画创作年代、作者、创作过程、被欣赏、被收藏的历史和传承的经历。收藏讲究作品流传有绪,而题跋、标签和边款就为流传提供了重要信息和线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利用题跋作伪自宋代以来就已经很盛行。米芾的《书史》中便记载了他所临写的王献之的《鹅群帖》以及虞世南的书法,被王晋卿染成古色,加上从别处挪移的题跋,装在一起还请当时的公卿来题诗,假若这些字卷传到现在,虽然宋人的题跋是真迹,而帖本身却是米芾临的。因此,题跋的信息真伪也需仔细甄别。另外题跋人、题签人的鉴赏水平,艺术水准、身份地位都会对作品的价值产生影响。如苏轼《寒食帖》本已弥足珍贵,幸又有同时代大家其弟子黄庭坚之精彩题跋,苏轼本未署名押款,而有黄山谷用自己的绝美书法与苏对话,宋代两大书家,如此高手过招,堪称“双璧”令人叫绝。难以想象,假设珍贵如《寒食贴》不身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在市场上出现,将会如何天价,想来哪怕是世界艺术品单件价格被打破也丝毫不足为奇! 综合上述重新来看《砥柱铭》:1.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2.宋朝是中国艺术史和美学的巅峰时期;3. 黄庭坚书法对于宋代乃至后朝的中国书法之深远影响;4.《砥柱铭》流传有绪,品相极佳稀有。是否物有所值需要更多的外部背景分析和国际横向标尺。首先是历史的因素,常有人拿黄庭坚等中国古代艺术家与毕加索、梵高、波洛克等近现代西方大师的价格相比,殊不知从艺术史的范畴,本不在一个层面;中国宋代艺术之成就地位于东方文化和文艺复兴时期之于西方文化的重量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与宋四家的地位遥遥相望的是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而不是近现代的毕加索。然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20世纪美国收藏巨头洛克菲勒、摩根等家族将所收藏的文艺复兴古典精品悉数捐赠博物馆,就意味着从此绝少有古典大师的作品在市场流通,所以价格不是不高,而是无价至无可买卖。只有尚有充足作品可买卖的近现代西方大师的作品才在100年来西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创下目前的国际艺术品的标尺。问及从事艺术品基金专注于中国古典书画艺术的中华艺术基金合伙人Craig Yee有关《砥柱铭》的价格合理性时,Craig就指出:“中国在近200年的时间里,风雨飘摇,战乱不断,经济普遍落后。因此中国艺术品长久以来就处于严重被低估的状态,根本原因是国家的经济地位造成的。从艺术价值来讲,以拉斐尔仅存市场的一张简单的黑白素描习作高达3.23亿人民币的成交价格,宋代书法精品长达15米的《砥柱铭》4个多亿的价格是笔很划算的买卖。” 宏观来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财富的迅速积累使中国大踏步地进入收藏时代。根据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艺术市场发展数据来看,当一个区域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收藏趋向。当人均GDP达到5000至8000美元的时候,艺术品收藏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期。而当这个数值达到1万美元及以上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出现系统的收藏行为。中国在2009年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600美元,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 理论上,目前出现的艺术品收藏投资火热状况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 其次,短期来看,4月份以来遭受强烈打压的楼市和连续低迷的股市使国内部分资本涌入艺术品市场寻求新的投资可能性。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艺术品投资“梅?摩西”指数创建人梅建平还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加上欧洲经济持续不景气,资金需要“出口”,不能否认目前有部分热钱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梅教授还认为古代书画精品如同楼市中的高级公寓、股市中的蓝筹股,高价的同时未来也会有高的投资回报。要买就买顶级的作品,看似激进,却被认为是艺术品投资里相对风险最小的操作办法。从今年刚以1.299亿元成交的钱维城《雁荡图》来说,此作品2002年以429万成交,当时已算不菲,2007年以2408万成交,不到3年,便进入亿元大关,可见顶级藏品的投资收益不可谓不丰。 再之,机构资本介入艺术市场带来了启动效应。 从2004年逐步出现小规模私募进入艺术市场,2007年金融机构如民生银行高调推出2亿元人民币规模的艺术基金一号产品,目前以外资背景低调而专注投资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品的基金规模高达1亿多美金。更不用说以山西、浙江等地大规模的类似于私募基金操作的快速增长的艺术品投资群体的力量。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也在近期宣布引进了来自风险投资人的资本加入,目标建成中国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虽然并非为风险投资直接注资,但是却给出了一个信号:资本对于艺术市场兴致渐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