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涨停 暴跌 停牌 艺术品份额交易路在何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30 14:17:43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3月16日,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10个艺术品份额再次全线涨停。自3月14日以来,持续的涨停行情,几乎没有给后来的投资者提供机会。尤其3月11日以来上市的第二批艺术品份额,每日成交金额不足万元,换手率平均不足0.1%,每日的买盘上聚集着巨量资金。3月17日中午,据《收藏投资导刊》记者初步测算,8个艺术品份额买盘资金量已经超过6亿元。而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火爆行情似乎还在继续,没有衰退的痕迹。

自3月初以来,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艺术品份额每天的涨幅都超过10%。“黄河咆哮”和“燕塞秋”的平均换手率超过40%,投机气氛过于火热。而其他新发售的艺术品份额,开盘便封在涨停板,成交量稀少,投资者惜售现象明显。行情的持续火爆已经引发了各界人士的担忧。这样的行情可以持续多久?艺术品份额还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这样的交易模式路在何方?

“零和”游戏 莫做“最大的笨蛋” 参与艺术品份额交易,投资收益源于哪里?这是投资者必须明白的问题。金融学中对投资的定义是投资者当期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而期望在未来获得回报,所得回报应该能补偿:(1)投资资金被占用的时间;(2)预期的通货膨胀率;(3)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属于流通环节,不存在任何价值增值,投资收益只源于艺术品在时间上的价格评估差异。这样的结果是,在作品没有变现之前,整个市场都是零和博弈,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最大笨蛋理论”最适合于解释无理性市场的涨停行为。在这个市场上,“投资”行为的要点是判定“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是赢家。假如没有下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下家”,那么你自己就成了最大的笨蛋。一位资本市场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你左右不了市场行情,那你必然处于市场的弱势地位,即使你现在获得了收益,但你的合法权益在没有规范的制度下也得不到保障。

风险甄别 三条“高压线”不得不察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警示标语,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网络交易界面上循环滚动着,当投资者关注界面上方不断的涨停行情时,是否对这句警示语有过深层次的思考?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认为,艺术品份额交易的风险跟股票交易的风险类似,投资者买的已不是艺术品,而是“股票”,属于低进高抛的交易模式,是在虚拟的平台中共同参与的一个游戏,对投资者来讲不能盲目地追涨杀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马健认为,投资者最需要关注的是艺术品份额的品质风险和估值风险。由于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增加了艺术品的流动性,因此,同一件艺术品在“上市”以后,可以给出更高的估值。但如果估值过高,就像“黄河咆啸”和“燕塞秋”一样,远远偏离其价值中枢,其投资风险非常之大。除了市场风险外,投资者对政策风险也不得不察。“面向公众的公开发行,连续竞价的交易制度,对权益大量的拆分”,这三条都已经触及到了证监会的高压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没有通过国家批准的情况下,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有可能会被随时叫停。同时,目前中国产权交易所的专业人才奇缺,文化产权交易所的管理者专业素质有待观察,在保障机制尚未完善的前提下,投资者的交易风险被放大。3月17日,9时30分至10时30分,天津文交所的10份艺术品份额在正常交易日全部停盘,之前数日,文交所还再次修改了交易规则。由此可见,天津文交所不成熟的操作和缺乏稳定性的交易制度,都对投资者的权益保障存在威胁。加强监管 应该紧随市场发展天津文交所的监管一直被媒体所诟病,甚至被怀疑借艺术资产圈钱。从金融市场的发展史中,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成功的金融创新都需要有相应的监管机制作为保障,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要实现长远发展,监管机制的完善则必不可少。马健认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监管的重点是防范“庄家”的恶意炒作。监管的内容应包括3方面:一是监管文交所及其工作人员;二是监管发行代理商;三是监管出具“评估证书”的专家。监管的关键是要防范因为信息不对称、内幕交易,所导致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监管的主体,应该是获得中央政府授权,具有独立监管资格的监管机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归根结底属于产权交易的范畴。在我国,具备完善产权监管体系的是上海,业内将其称为上海模式。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形成了由经纪人、交易所和第三方监管机构等三位一体的市场体系,实施会员制。上海市政府专门设立了上海市政府产权管理办公室,对产权交易所进行监管。这套产权交易的监管体系已经发展完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认为,艺术的资本化产品完全可以在产权这个层面进行交易。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区别是,产权市场的范畴更大一些,包括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产权市场的高级阶段,是标准化的产权市场。标准化的产品放到证券市场上交易,非标准化产品和半标准化产品在产权市场交易,符合国家规定。上海的艺术品份额化产品参照半标准化产品模式,根据产权的方式交易,纳入到产权监管体系中。


回归艺术 莫让资本玷污艺术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初衷,是让更多人参与艺术品投资,分享艺术品增值收益,使金融和文化有机结合,让更广泛的人群参与文化,提升文化品位,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的共同发展。但当天津文交所疯狂上演“涨停”神话时,沈其斌认为,艺术品被份额化之后,严格意义上讲,与艺术已经没有关系。它只是一件投资品,成为投资者追逐利益的工具。艺术品被过度份额化之后,会把艺术价值掩盖,而资本金融价值会被人为地炒作和放大。 艺术品投资者要立足长远,做长期投资,做艺术家的粉丝,而不是投机客。要把对艺术品的投资当成一个艺术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美感,有自我欣赏,自我的艺术加工,而不是幻想一夜暴富的过程。可以把资本比作“强盗”,艺术比作“美女”。强盗见到美女,一种是在追求艺术的同时,变成温文尔雅的绅士;另一种则是去强暴艺术,玷污艺术。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不应偏离艺术价值。

制度透明 应建立科学的评估程序北京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甘学军在谈到天津文交所的份额化产品时,认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具有公信力的、透明的评估程序。艺术品在进入交易所时,需要有一个透明的价格评估。既然是金融投资,就应该像股票市场一样,设计一套价值评估程序,对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可能不完全准确,但需要给人以说服力,艺术品上市后的市场反应是另外一回事。这个程序需要透明,需要有从低到高的权威机构,对作品进行层层认定。完善结构 市场层次需要多样化马健认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品产权交易模式,需要满足两点:一是能够不断推出质地优良,具有吸引力的艺术品;二是能够尽力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保证市场的公平和公正。具体来说,文交所推出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投资者各不相同的偏好和需求,这样才能增加文交所的吸引力和可交易性。文交所应该同时关注三类艺术家的作品,尤其要加大实力派和先锋派艺术家的发掘力度。因为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人们最感兴趣的是“故事性”和“成长性”。功成名就的大师级艺术家如同证券市场上的“蓝筹股”,而功力深厚的实力派艺术家作品如同“成长股”,锋芒毕露的先锋派艺术家作品则如同“创业板”。在艺术品股市上,只有这三类艺术品股票同时存在,才能真正满足人们各不相同的需求,才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和谐市场。

稳步前行 一级市场培育需首当其冲将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直接推向公众,天津的步伐走得确实快了点。和业内人士交流,大部分人都认为,份额化交易应该通过会员来交易,不应该直接面向公众,这样太冒进。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无从保障。艺术品份额化产品是一种创新,没有现成的模式作为参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专家们一致建议这种产品最好先从“产权产品”开始做起,稳步推进,等到市场成熟后时,再向证券化产品方向发展,建立一个像天津这样受关注的二级市场。这种交易模式需要先从制度成熟的地区开始试验,比如以国家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试点,成熟以后再进行推广,再与金融资本相结合。

大众参与 基金比份额更靠谱有业内人士认为,就大众参与艺术品投资来讲,目前最好的方式,不是“拆分权益”而是“合”。以私募基金的形式,在专家团队的管理下投资艺术品。艺术品市场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市场,没有足够的眼力和经验,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这个行业中“交学费”的现象司空见惯。所以,通过基金的形式,购买专业人士的眼力,是大众参与艺术品投资最靠谱的方式。沈其斌认为,艺术基金是实物交割的一种模式,而份额化交易模式交易的只是虚拟数字。一个是实物的交易,一个是虚拟的股权金融交易,相对而言,艺术品基金对艺术品的增长、培育、保护更有利,而份额化容易导致艺术品价格泡沫的出现。

下一页简介上一页涨停 暴跌 停牌
艺术品份额交易路在何方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十九期
· 涨停 暴跌 停牌 艺术品份额交易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