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艺术品金融化的多视角解读——“2011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高峰论坛”精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19 10:57:38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当艺术品金融化由业界讨论的话题转为真实存在的现象时,一系列和金融相关的问题开始蔓延艺术界。近期,有关文交所的监管政策又受到多方关注,怎样在新闻事件层出不穷的艺术品领域厘清和金融相关的问题,成为焦点。

8月7日,《收藏投资导刊》和华夏遗珍组委会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高峰论坛”,就是为政府、拍卖行、文交所、金融与艺术机构以及收藏投资者搭建对话平台,梳理金融与艺术之间的各种关系。论坛期间,由《收藏投资导刊》发起成立的“中国收藏投资俱乐部”举行了揭牌仪式,反响热烈。

本次论坛共设两个主题,“艺术品金融化的现状和趋势”以及“艺术品金融化中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出路与对策”。本文就论坛中演讲与讨论的重要内容进行综合整理,以飨读者。

议题一:艺术品金融化的现状和趋势

中国证券报副总编辑兼《收藏投资导刊》杂志社社长姜占国在致辞时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两年成立的文交所已近30家,艺术品信托基金、艺术品私募基金呈与日俱增之势,其他艺术品金融化的产品,如艺术品抵押、典当、担保和艺术银行、艺术品保险及艺术品期货交易等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艺术品金融化对我国乃至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最近招商银行和贝恩顾问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高达62万亿元,同比增长大约19%。原民建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朱相远认为,艺术品的金融化可将人民群众手里掌握的62万亿元可投资资本,引导至一个可以增值的渠道中。根据国际通常规律,在个人投资资金中,大约5%的比例投资在艺术品领域。按此计算,中国艺术品市场有3万亿元的投资潜力。

艺术品金融化不仅仅涉及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领域,从深层次讲,它还牵涉到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国家的文化主权。朱相远认为,发展我们自己收藏品的金融化市场就掌握了定价权。要把中国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品价格定好。定价权有了,才能保障中国的文化主权。

艺术品金融化机遇大于挑战

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必然对传统艺术机构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典型的卖方市场,艺术机构对优质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产权交易模式的发展,是否会加剧资源的竞争呢?

北京华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认为,拍卖行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拍品征集,艺术品基金和文交所的介入,虽然产生了资源竞争,但在艺术品整体资源开发上会产生很大的正面作用。比如在紫砂壶等过去被认为比较边缘的市场资源开发方面,基金的功劳非常显著。文交所也会主动地去开发一些传统收藏市场不太关注的,或者不被理解的艺术资源。

北京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副总裁汪频认为,即使没有艺术品金融化带来的繁荣,或者多只艺术品基金的加入,竞争也同样存在。但是资本的介入可以使艺术资源,包括艺术家资源,从某种程度上得到更好、更全面或者更长线的服务。艺术品行业和金融行业的结合目前以“买进”为主。从积极的作用来看,先进的金融手段缩短了某些艺术品的价值体现时间或者周期。但从反方向来说,会不会也伤害了艺术品行业本身的规律,以及自然的价值体现和实现过程。

但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表示,今后基金的退出问题一定是在金融体系里消化。其实不需要害怕,尤伦斯最近出让了很多艺术品,但是没有把盘子砸碎,尤伦斯的每次出货都会引发市场的繁荣。所以,真有好的艺术品出货,那却是一次很大的商业机会。

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陈波介绍说,艺术基金和艺术品基金管理人没有能力,也没有动机去炒作艺术品。今年预计基金的总规模大概在20亿至30亿元之间,只能占到拍卖额2%至3%的份额,影响力其实还是有限的。艺术品管理基金以收取管理费为主要业务模式,公司每年都要轮流滚动地发行基金,基金要管理3年,或者5年,以后慢慢期限还会越来越长。如果炒作某一类或者某一个板块的艺术品的话,两年之后,这个板块炒作做不动了,艺术品失去了获利空间,基金的生存就很艰难。

宜兴紫砂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击波认为,2010年的艺术品市场交易额500多亿元,艺术品基金这样的机构大概不会超过5%。从个量来讲,基金管理公司相对个人投资来说,投资的额度相对比较大。但是机构投资人相对比较理性,更不愿意看到泡沫出现。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晓冬持有同样的观点,就实际情况来分析,这些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非常迅猛,肯定有资本的大量涌入。但是来自于基金的资本实际上不是特别大。很多拍卖公司开户登记的基金管理公司,实际上是产业资本,是企业的一部分资金,并没有向社会特定人群融资。


 

艺术品金融化尚存困惑

随着艺术品基金和艺术品产权交易的先试先行,业内人士对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趋势已经达成共识,但困惑并没有淡去。

甘学军说:“艺术品的金融化趋势是有的,从金融市场的角度,在目前中国整个宏观经济和投资市场的背景下,产生一个新兴的投资门类和艺术品的金融新产品,这个概念是成立的。但是艺术品金融化,艺术品的泛金融化可能会有一些困惑。我最近两年来接触了大量试图进行,或者已经进行艺术品基金投资的人,其实也存在这方面的困惑。”

刘尚勇认为,艺术品的商品化不等于艺术品的金融化。像固体的绘画、雕塑,它的商品化最终达到金融化是有可能的,但艺术品完全金融化,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因为它是一个特殊商品,当它变成了金融产品的时候,需要有很多的条件相配合,比如抵押、典当、被正确评估和合理公正的鉴定,以及具备完善的保管和保险机制等一系列的信用体系。

如何发展艺术品金融化市场

客观地说,艺术品金融化时代还没有到来,承接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积极营造健康的基础环境,是市场未来发展之重。

中经社控股有限公司对外合作部总监秦昌桂认为,“对于艺术品金融化,最核心的就是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是艺术品金融化以后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价值的正确评估,偏重于学术性。二是对艺术品市场的准确判断,偏重于市场性,两项要有机结合才是艺术品金融化的根本所在”。

对市场的准确判断需要对基础环境的构建和高效、稳定、普惠的交易体制的探索。北京大学文化金融研究所主任喻文益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艺术品金融化要求文化批评和艺术批评,必须是高水平、客观、独立和唯美的艺术批评。有一个活跃的艺术批评体系,可以保障这个国家艺术品的投向,包括投资者的取向尽可能接近正确,投资才不会浪费,市场泡沫才可能受到控制;其次,要有完整的价值评估体系,包括艺术品时间价值的评估;第三,要有政府的支持,教育国民正确认识艺术品,普及艺术教育;最后,要有制度的保障,包括交易制度,以及完整的艺术品金融化支撑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的建立。

当然,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也取决于各个机构自身的能力。国家画院前副院长赵瑜认为,当前艺术品市场出现的多种交易模式都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对古代艺术品、当代艺术品的鉴定和评估,以及艺术评论。这几条哪个机构做得好,风险就会小一些,做得不好,风险就会大一些。所以风险的大小在于机构自己的控制能力,如果评估得科学准确,短期投资也好,长期投资也好,都会取得比较好的盈利效果。

汪频认为,作为艺术品的经营机构,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尝试与金融机构做一些合作。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应该按照艺术品既有的规律或者是一个艺术机构既有的运营规律,做好艺术品本身的事情。做好对艺术家的服务和推广,从而实现艺术家的价值。作为从业人员,应该谨慎乐观看待艺术品金融化,艺术界和金融界双方应该负责任地对市场制定出规范性的标准和保护措施。因为如果最后产生伤害,那受伤的还是艺术圈的利益。

金融化时代的收藏与投资

陈波认为,从艺术品基金的角度来谈,艺术品投资不能单纯地看作为投资方式,它应该是一种理财和资产配置的方法。从理财和资产配置角度来讲,个人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方面也要谨慎。5%至10%的配置比例是一个在国际上比较普遍的模式。

对于艺术品金融时代的收藏,喻文益主张收藏在世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一些开创流派的,一些具有宗师萌芽的作品,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一些非学院派的代表性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还有杰出的手工艺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这恰恰是我们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所在,它们需要支持。让资金流到这个领域,繁荣现世的艺术创作,让中华民族现在的艺术脚步所留下的烙印,能够为后人所欣赏,这才是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真正的贡献。

喻文益建议,不要做泛泛的收藏,而是选择性地收藏,要做系统化、流派化和典型化的收藏。艺术品投资没有新技术,跟其他的商业投资模式一模一样,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全。


 

议题二:艺术品金融化中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出路与对策

目前,国内文交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如天津、郑州等,艺术品份额化更多是以公开、连续的“类证券化”的交易模式;另一类是文化产权交易所,如深圳、上海等,艺术品份额化更多是在产权层面面向特定投资者或会员内部的交易模式。虽然各文交所的交易模式和业务范围不尽相同,但其核心都是将艺术品产权份额化。

文交所的成立对艺术品投资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有怎样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风险,存在怎样的问题?

艺术品证券化的难题

作为艺术市场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文化部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原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指出了艺术品证券化的五大难题:第一,艺术品鉴定与评估缺少权威公正的机构(这也是金融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主要障碍);第二,艺术品的资产包总量偏小,容易被承销商或者是庄家以及其他的投机商操纵,作为人为炒作的工具;第三,艺术品的价值与市场的价格以及证券化的市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第四,退市机制不完善,尤其是将证券化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变现后,拍卖价格的收益低于证券化的交易市值时的处理办法;第五,艺术品上市以后,不具备价值成长性,交易价格依据难确定。张新建认为,上述五大难题尚未破解之前,艺术品的证券化风险很大。

针对这几大难题,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雷原阐述了“破解招数”。 第一,关于鉴定评估机构的权威性问题,他认为应由国家组织一个鉴定委员会和评估委员会,同时引入保险机制或担保机制。第二,关于扩股问题,他建议把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分开,把发行市场量化,通过扩容来解决市场的操控问题。第三,关于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的问题,他认为其本身并没有标准,影响价值的很大因素之一是文化的先见,而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和货币发行量的影响,从长期的市场来看,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会基本趋于平衡。第四,关于退市的问题,他认为要建设完善的退市机制,退市机制不应按照时间来设,应按照退市条件来设置。雷原认为,只要能够加以妥善的引导,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将是诸多文化产业当中,传播文化速度最快的、影响最广泛的、使文化资源的文化财富效用变现放大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他建议组建中国文化金融管理监督办公室,作为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最高领导管理监督机构,进行统一的协调,依靠国家的力量来解决艺术品证券化存在的难题。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西沐认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新的艺术价值发现平台,其核心是挖掘价值、发现价值、提升价值、实现价值;二是新的交易模式,创新的公共交易平台;三是以标的物的特性认知为基础,建立规范化的支撑体系;四是不断完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退出机制;五是建立艺术品市场三级体系,推进大众参与艺术品交易的进程;六是推动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七是整合资本的力量,以推动国家战略与规划制定为抓手,进一步掌控艺术品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交所交易模式、发展经验、法律法规及政策

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喆,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执行董事郑惠文,深圳杏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永斌,九鼎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建勇,湖南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汤厚松等人,还就文交所的交易模式、法律法规及政策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周用金表示,根据经济学规律显示,中国艺术品行业将迈入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在目前经济社会流动性严重过剩,游资过多,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增大的形势下,文交所的成立是非常必要的。面对艺术品市场体系中的两个“死结”(即艺术品的真伪和价值判断),只有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模式的实现,才能从根本上解开这两个“死结”。因为份额化交易必须保证艺术品是真品,必须经过权威机构对艺术品的价格做出科学评估后才能开始交易。因此湖南省文化厅年内将要建立省级艺术品防伪鉴定中心和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争取在全国率先解开这两大“死结”。

面对外界对文交所普遍存在的监管缺失以及操作的规范性等问题的质疑,郑惠文介绍了汉唐艺术品交易所在这些方面的经验。郑惠文表示,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所有资金由第三方监管,做到在银行开户、受银行监管。

徐永斌表示,艺术品交易所是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一部分,艺术品份额化拆分交易,不能作为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唯一业务,应该是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与文化去对接,文交所成立的功能就是实现文化与资本的对接。另外,徐永斌认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应该在基于产权交易基础上走一个类证券化的路,而非完全的证券化。尚处在试验阶段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国家政策导向迫在眉睫。

何建勇认为,通过文交所的交易平台,在信息的收集、发布和投资人的操作等环节都比艺术品的其他交易方式具有更多优势,便于管理,也便于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但作为投资人,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产权交易存在的三大风险,即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汤厚松则分析了湖南文交所的运营模式,他表示,在如何选择艺术品资产包这一问题上,湖南文交所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必须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第二,必须处于价值洼地,或者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第三,必须可流通,能够安全退市。

陈喆表示,文交所的发展,当务之急要解决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一定要建立一个有公信力的官方和民间都充分认可的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第二,建议国务院要成立由多部委的专家和领导组成的“文化产业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第三,在文化产业方面需要健全的、规范的法律法规;第四,建议成立一个文化产权交易培训机构,专门培养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以开放的心态建立一个文化产权交易所协会。

文交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产物,在起步之时即遇到了诸多问题和困境,未来发展道路漫长而曲折。与会者表示,它需要各方人士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也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下一页悟在艺术品藏间——访周氏王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百得利融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松波上一页给传承一个理由——记名表百达翡丽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二十九期
· 心相观照——浅析戴荣华的陶瓷艺术
· 跨界艺术来袭
· 谁在跨界
· 艺术价值应主导市场价格——访摩帝富艺术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文叡
· 方兴未艾的新媒体艺术收藏
· 中国现当代陶艺 拍卖背后的文化缺失
· 给传承一个理由——记名表百达翡丽
· 艺术品金融化的多视角解读——“2011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高峰论坛”精粹
· 悟在艺术品藏间——访周氏王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百得利融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松波
· 艺术品基金如何寻找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