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陈鸿铭 引文: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机缘使贾方舟接连参与了两个重要的女性艺术展“中华女画家邀请展”与“世纪.女性”。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当代艺术由于女性艺术家的加入显得五彩纷呈但同时又经受着来自社会、家庭以及意识形态的种种考验。 CO NT E M PO R A RY A R T :您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女性艺术,出于什么原因?和个人的经历有关吗?可以分享一下您的感悟吗? 贾方舟:早在1995年,很偶然的机会我受邀策划了一个女性艺术展—中华女画家邀请展,在展览结束之后我写了一篇文章—《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90年代女性艺术扫描》(发表在《美术研究》1996年第2期),算是对这一次女性艺术展览活动的一个了结,但事实上,在这一领域的工作远未结束,相反成了我介入这一领域的开始。1998年我又策划了一个规模更大的《世纪•女性》艺术展,此后,我决定淡出这一领域,事实上,十多年来(到去年为止)我再没有做过什么有关女性艺术的展览。但由于名声在外,好像我一直在关注这一块,新世纪以来,我的工作重心实际在批评本身的一些事情:编辑批评家文集、组建批评家网、策划批评家年会等等。只是今年以来,才连续接受了两个有关女性艺术展的策划。 崔岫闻-《One-day-in-2004-NO6》-173×205cm-显色印刷-2004年 CO NTEM PO R A RY A RT :在市场条件下,女性艺术家的边缘地位是否有所改变? 贾方舟:在西方,艺术中的女性主义思潮源自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传播。而女性主义艺术则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话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女性艺术(也包括女性主义艺术)的兴起,及女性艺术家群体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但在女性艺术家从一个边缘角色转向艺术主流的过程中,艺术的市场化再一次使女性艺术家回到边缘状态。代理女性艺术家的画廊和收藏女性艺术家作品的藏家很少。资本市场的介入,并没有改变女性艺术家的边缘地位。 CONTEMPORARY ART :您觉得在您主持的女性艺术展览中你最想向外界传达的是什么? 贾方舟:更多的是尝试以一种直观的和开放的态度面对现实,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客观地呈现当代女性艺术的现状。展览并不想强调女性艺术的共性,只是希望向公众呈现每个个体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以轻松方式面对传统和阐释生活,在艺术表达上显得更从容和自由,凸显女性艺术家的个体意识。希望能够发掘和推广新一代女性艺术家,关注女性艺术家的成长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思考,呈现当代女性艺术的多元面貌,展现新一代女性艺术家在语言探索、新媒介实验及艺术观念领域的各种积极的尝试。只有女性艺术家的个体力量得到有效的凸显,整个群体才会更加的强大,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特殊时期,她们必将得到社会给予的更多机会与肯定。 向京-《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240×240×140cm-玻璃钢着色-2007年 CONTEMPORARY ART :你如何看待女权运动和女性艺术家的群体意识? 贾方舟:回望十多年来的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状况,以我个人的理解,女性艺术如果再以群体的方式去推进意义不是很大,因为群体的方式在当下是一种无效的方式,因为它面对的是非常强大的男权社会。西方女性艺术家和女性学者以她们那样强势的女权运动,最后也还是不了了之。一个女性学者说:“虽然我们没有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我们改变了自己”。是无奈也是委婉的妥协。而整个社会依旧还是以男权为主导。因此,这个转变并不是女性主义一厢情愿就可以完成的,更多时候只能够寄希望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展。而在当下女性艺术家可以做的便是树立自我的个体意识。因为个体意识越强大就越有力量,而且女性艺术家的群体意识需要淡化,转而需要强化个体的力量,只有个体强大了,群体便会自然显现出来。 黄莺 《仙境07》 700×300cm 收藏级输出 2012年 CONTEMPORARY ART :您觉得在观念的多元与手法的多样中,这些女性艺术家共有的品质是什么? 贾方舟:就展览而言,我不会去强调女性艺术家不同于男性的是什么,包括很多的女性艺术家她们自己也不想过多的去强化自己的不同于男性的地方。但是所有的女性艺术家都不能否认的一点的便是:只要她们的创作关联到自己的生存经历,关联到作为社会个体的种种感受,即她如果运用自身的经验来作为艺术资源进行艺术创作,就不可能摆脱自己的性别特征。性别的差异也导致兴趣的差异,如对材料的使用,女性艺术家会选择和女性相关的细密纤柔的材质(棉、线、纤维),这是男性艺术家不太会使用的材料。当然我们现在也还是可以举例出很多女性艺术家她们的作品并不具有我们通常所说的纤细柔弱的特质。就像陈曦的作品前期表现的就很泼辣很粗狂,后来她画不同时代的电视机和电视新闻,从一个独特视角展开她对社会的关注,她从自身经验走向关注社会、关注历史乃至整个人类的问题。所以,女性艺术家使用的个人经验越少,在她的作品中女性的特质也就越少。 CONTEMPORARY ART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艺术中女性艺术的精神指向有哪些转变? 贾方舟:虽然艺术创作难以与其性别身份相剥离,但在艺术中凸显其性别身份和性别意识的观念正在减弱,希望公众可以更多的去关注作为艺术家的个体艺术特征的重要性。在艺术观念与价值取向上,和上代艺术家相比,当今的女性艺术家开始渐渐的摆脱了艺术家的所必须背负的巨大社会责任,在进入艺术创作的初期她们并非刻意地去回避历史政治、拒绝宏大的社会叙事,而是在潜意识中用自身的经验作为艺术资源来进行艺术创作。她们既可以冷眼观看城市角落里现代人的迷茫、矛盾与挣扎,也可以反复言说自己内心的微小情绪与生命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