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处世精益从艺——孙志钧中国画浅议

时间:2009-10-01 14:35:56 | 来源:

博宝艺术网

ID为15685的组件出现问题!

    孙志钧以工笔画著称于中国画坛,近年又在写意中国画上进行探索,创建新画风。1987年,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获硕士学位。近十余年来,其作品频频见诸全国性美展。现在,人到中年的孙志钧担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以及其他社会公职,工作繁忙,但他始终没有放松创作。

    一个成熟画家的创作大多是从两个方面深入开掘的,一是继续提高和探索绘画技艺,一是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境界。孙志钧近一时期的作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有益的进展。

    在绘画技艺上,孙志钧更注重营造色调,减弱一些明暗和色彩大的对比关系,运用冷暖不同色系表现出清静平和的氛围,铺设出凝重典雅的灰色调,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柔和松快圆融清净的色彩韵律。施染时,他把画面整体笼罩在一种“柔光”之下。在一些物体的边缘留出未染的间隙,既使物体产生“晕光”感,也使匀细的铁线能够清晰显露,清润有神。有的地方则用“高染法”,如画中人或物加重中间部位,边缘区域逐渐轻淡下来,显得庄严厚重。艺术处理上虚化一些次要的景观,突出主体,但总体依旧淡雅轻灵。他在水墨写意画上的探索,只用水墨不着色彩,纯净的墨色风采凝结,别有一番雅静涵浑幽淡简远的情境。

    提高技艺是为了创造作品的精神境界。孙志钧运用一切技术手段就是要让自己作品已经具有的“静穆”精神更趋完善。由于对内蒙古大草原上那段生活经历的眷恋,时间越久远反而越会产生奇妙的憧憬,这就为其创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沉静而富有活力的大漠,生生不息又蕴蓄着某种孤寂,在他心中产生了一种特定的美。对于这个创作母题,他倾注了饱满而专一的感情。他精于独处,从各个方面营造画面的宁静平正。无论是晨曦、黄昏,还是月夜;无论是栅栏、毡房,还是奔马,他都努力促使画面达到清雅完美。这种静穆格调,使他笔下的一件件作品犹如一首首浓醇的“散文诗”。

    作品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沉静稳健的孙志钧做事、从艺既积极投入,又不事张扬,以平和的心态处世,以真诚与精到从艺,从而诗意盎然。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