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林油画展《状态2008-2010》于2011年1月15日起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展出,展期两周。
包林原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清华美院绘画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作为学院当代艺术的代表之一,其作品以直觉体验的方式,描绘当下生存场域中的事物与普通人的存在,表现不同层面的人的生命状态,画风清新而具精神活力。
包林1986年被公派到法国留学,从事西方艺术哲学的研究和绘画创作,获得巴黎第一大学博士学位。作为画家,他一直在古典写实与现代写意这二两种相悖的语言形式中往返。他的油画静物造型坚实,刻划细致,吸收夏尔丹静物的古典技法,而油画风景则多用鲜明色彩和几何性语言,多少受后印象主义艺术的影响。这种往返探索使他能够深入了解西方绘画语言发展的内在逻辑,为他回国后从事当代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回国后,包林一方面探索不同媒材的绘画特性,另一方面他的关注点开始集中在自身所处的场域和事件。他认为艺术的当代性在本质上具有自省和反思的特点,是一种当下“在场”的现实主义介入。他对现实的理解是“我们能用感觉触摸到的一切”,包括周围的客观事物、媒体、图像、物品等,艺术家有责任对此做出反应和判断,主张“写生”的概念应该由此扩展。例如他以“事件”为系列的一组油画,以灰色为基调描绘侧翻的列车、装卸货物的吊车、巨大裂口的水泥路面、硬着地的飞机、挤压变形的小汽车等,这些作品具有他的水墨画中单纯的色彩和模糊虚幻的表达特征。这些物品事件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也让人记忆它们,并自发去理解它们存在的意义。
近几年包林创作了一批风景油画。他观察自己栽植的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发现其并非人们所说的总是“向着太阳”,葵的宏大叙事乃人为杜撰,与事实不符。他画葵,借用中国花鸟画中折枝花的构图,截取几枝或独枝向日葵的叶片或葵花加以表现,葵下垂呈残态,背景用蓝色或红色与黄色,花叶或显飘洒,或呈凋零。作者回避葵花欣欣向阳的老套,重在表现葵的生存与阳光的普照无内在关联。他的另一些风景油画则是他在京郊工作室周边的日常景观,包林将其理解为自身存在的场域,记录它们的变化,大都为水墨式的即兴书写。包林的油画和丙烯人物则表达“场域”中的人的存在状态。例如《自恋》,表现一年轻女郎跪地弯腰脸部贴在复印机上进行自我复制,着力表现当代人的自恋情结。他所表现的人物大都自在自为,与观者或艺术家自身没有任何因果联系,只是一个个在特定时空中的生命体,不为观看安排意蕴。他认为生命状态的呈现充满着偶然性,也即不确定性,绘画描绘的只是他们生命中某一个偶然的顷刻,这是他一直想表达的东西。就绘画语言和观念之间的关系而言,包林认为:“在经历了前卫的现代主义艺术和跨界的后现代艺术之后,我的一只眼得投向马奈之前的西方绘画原典,另一只眼则会投向中国文人画的写意和气韵生动,但我的立足点在当下,正因为当下的存在多显渺小和脆弱,所以我才选择了速写性的和表现性的语言方式,让个体的生命彰显当下在场的那些基本价值”。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如庞薰琹、张仃,吴冠中等老师那里受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启蒙,留法数载又获得福柯、巴特和鲍德里亚等思想家的养分,包林在绘画实践与理论思考两方面始终保持着坚韧与自信,他不断地进行着实验与开拓,并相信林风眠、吴冠中等老一代艺术家开辟的中西艺术融合之路会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越来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