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广州艺术家的从容出场及其天然气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8-01 16:34:0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南方艺术的丰富性表现在他们对不同时间性层次的表现,或者坦率地拥抱现代生活,或者回归传统,或者具象或者抽象,并不局限于某种风格与流派。

  南方一直有着与传统的内在联系,但是不是表面上的,而是一种带着对艺术有着宽广意义上的理解,不再受媒材与技法上的限制,而是进入精神层面上的抽象继承。

  我们就看到刘可的作品有着非同一般的贡献:作为出生在中国古老巫魅传统的楚国湖南,刘可的绘画以现代的品格恢复了“道家”精神中最有生机的生命元素,为我们唤醒了那些不断变异与翻卷着的“云纹”,刘可交错书写了字,形,图,符,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有着如同道教神秘的图符,日常生活的神秘性与古老的诗意得到了恢复与保留,从而把我们带回了绘画的本源。在对自己日常生活事件的即兴书写中,从具象与现实的场景出发,在对事物边缘轮廓的反复涂画涂写中,刘可的绘画激发了绘写,涂画与涂写的无尽欢愉,一次次涂改具象,直到它们变异为纯然的线条和笔触,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古老的巫师在狂舞,因而在画面上红色与蓝色的抽象笔触有着为转动与旋转的激情,刘可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生命感官的灿烂肉体!

  在名为《声色蓝》与《声色红》的这些作品上,笔触更加放松,自由,画面整体上呈现给我们的只有笔触本身在婉转中不断变化的有着色彩变化的弧线或纹线!这些弧线如同云纹柔婉动人!其浓密的诗意让我们迷醉!长短的弧线犹如无词歌中的衬词,如同嗓音中肉感的颗粒,而与之对比的是书写中带来的枯笔也别有一番韵味!一层层的涂写,然后,在边缘的轮廓线上一层层的覆盖,再涂画,直到这个事物的轮廓可能面目全非。刘可的近期作品,在笔触与笔触之间有着内在的空白与呼吸的可能性,笔触之间的透气,因为不同颜色弧线之间的呼应,带来了无声的韵律,并没有陷入迷乱与狂乱,线条获得了灿烂的灵性,这些灵性的笔触形成着欢愉的事件!只有艺术可以带来绝对的欢愉——这是笔触本身的自由和奔放带来的书写事件。

  刘可作品上洋溢的生机有着南方文化最为内在的生命力,值得我们今后更多的关注。他以一种昂扬与活泼的书写姿态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内在精神,刘可这些带有鲜明书写性的作品打开了中国绘画艺术新的可能性。

  如何与传统对话,当然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很多的艺术家都在尝试,另一位受过严格训练的画家罗奇则自觉回到了晚明的人物画,比如陈洪绶,八大山人等人对“出奇”风格的追求上。我们就在罗奇的画面上看到了一股浓浓古意的弥漫,凝聚的高光迫使人物进行内心的沉思,笔触的暗实厚重带来的苍老感让人肃穆,人物姿态透出高古的韵味,画家试图在当代虚无的生活中重现一种诗意内敛的古典情调,当他以古代长轴的形式以及画面上的大幅留白来做形式上的直接参照时,就更加明确了这种追求。这些带有古意的人物或戏鱼或独钓,有着闲适从容的表情,他们不是现实中的人物,而是一种与古代相关的艺术中的人物,因而他们周围也有着陈洪绶画人物场景画中的花盆与植物等等,这是对传统生活气质与艺术趣味的致敬。罗奇的作品试图以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贯注油画的努力无疑代表了中国当代架上艺术的一种新的可能性,一旦他更加自觉地深入思考水墨的写意性与书写性,以及传统人物画的内在精神心像,罗奇的作品将有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因为他一直还在寻找他自己的生命形象,他的执着会牵引他。

  最近,罗奇也开始画现实中他所熟悉的人物,这些有着美玉一样面庞的单纯女孩,光洁明丽,光鲜可人,中国传统文化“玉质”一般的光感——既是色彩也是品德意义上的——被罗奇神奇地表现出来,似乎她们是从古代的仕女画中走出,带着传统的无尽余韵,召唤我们的凝视,我们的触感,罗奇凭借他自己日渐娴熟的技巧开始自如地转换传统了。

  而王卓的作品在面对自然时,则表现出一种冷静与观察的思考,他对过去《往事》的记忆采取了一种极端忠实的带有超写实的描绘,似乎他有一种强烈还原历史的渴望,这使他的这些作品逼近了真实。而他的风景画也异常沉着,那些树枝带有抽象的写意性,这表明王卓一方面可能是艺术家在借鉴传统山水画的笔法,那些大块的背景无疑有着传统图式的回归,另一方面又融入了西方风景画的理性观察。

  南方艺术家也不缺乏表现与抽象的激情,比如赵峥嵘的这些名为《简单生活》的作品,在打好方块格子的背景上,我们却看到的是一堆簇拥在一起的人物与风景,似乎他们在接受一种无名力量的挤压,或者是一种内在欲望的逼压。赵峥嵘是在平面上作画的,这样更加服从直觉与手上的感觉,不能看到画面,他不断抖动着颜料,在滴洒的随意性与感觉的逻辑之间寻找着意义的关系,这意义无法通过外在的图像来表现,因为这是生命内在的隐秘激情。因而赵峥嵘的作品表现出生命欲望的混沌力量,一种内在的激情在方格子的理性背景下显得更加充满暗示意味,那些激烈笔触之间的暧昧关系充满了性暗示,保留生命的内在躁动,这是绘画艺术所必须的激情。赵峥嵘的这些作品也需要我们有持久的耐心去阅读,因为在感觉越是混沌纷纶的时候,越是需要清醒的理性以及耐心去平衡,艺术家在处理这些作品时,有着自己反复的调整,越是仔细看,慢慢品味,赵峥嵘的这些作品越是有着内在的浓郁情趣:一种饱满的生机蕴含在丰富的色彩与笔触之间,我们读者似乎也渴望融入其间。赵峥嵘的作品让我们充满了期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北京夏日数字娱乐节成果展
· [专稿] 纽约艺术空间·北京展览
· [专稿] 皇城艺术馆——黑田明个展
· [专稿] 绿校五周年现场涂鸦及海报设计展
· [专稿] 印度艺术家Jitish Kallat个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