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上百年的西风东渐 难道就没有尽头了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14 17:54:48 | 文章来源: TOM美术同盟

  我是画油画的,却又深深地眷恋、喜爱着中国的传统艺术,国画、书法、诗词、古筝、戏曲----,甚至还有的国学。真想广博、深透地涉猎一番。可是我要生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上班、谋生、糊口等等并非自己所好的事物上,最终连自己的本职专业都有被荒废、被庸碌俗事吞噬的危险!

  所以我要千方百计的想法子,给自己创造条件多画画。自己终此一身能够做的注定只能是其中的一小块,别的只能先放放。再加上与生俱来惰性,想偷懒。所以看书之类的事常常是走马看花,粗枝大叶,一知半解。

  但是我困惑,思想的死结常常堆积于腹,纾解何求?

  我们的时代,学贯中西的何其多,可贯能而通的又有几个呢?毛主席在延安文艺讲话里说有的知识分子言之必称希腊,现在我们的美学家们早已经把学术涉猎的面广延至欧美各国,文艺美学、艺术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史论、美术比较学等等,只要西方有的我们差不多都有。自从80年代以来,国外稍有新动向就有可能在国内刮起一场新风潮,这风潮不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而是模仿之风。

  在绘画方面,那些精于此道的画家大多已经吃香喝辣、大红大紫。我并非否认他们的成就,尤其在油画方面对于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是功不可没,但对于所取得的成就拿到国际上油画纵向及横向的当代油画艺术的比较而言,我们也只能是“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一点相信不会有多大的异议,但这不能光看拍卖市场上的拍卖天价,更不应以价格的高低来衡量画家艺术成就的高低,肯定其中是有注水的充分。

  相对于市场对画家们的“厚爱”,我们的画家们应该感到羞愧。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如此辉煌的绘画的成就,放之于四海都无愧于色,我们后辈还足以为此感到骄傲!再看看我们当下的油画艺术,跟着西方亦步亦趋,虽然不是毫无建树,而是有新意、有创新的,只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这点收获应是微不足道的。如此局面,其中作为源于西方的绘画艺术,学习——借鉴——吸收——消化——创新的漫长过程,有其必要和必然性,这大概也是画家们自我安慰的理由之一。但是事在人为,我们的努力多一份,迈出的步伐大一点,我们的收获就多一些,成就就多一份,当学生的历史命运就短一些,创造辉煌的历史就早一些。

  事实上,我们的努力是很不够的。直到现在,很多人对于西方画家的新动向神经高度敏感,一有新画风,仿效之风旋即兴起,不然好象就不够“当代”,可是学的质量良莠不齐,品质大多不高,更有东施效颦的可笑之举。

  但仍有这么多画家乐此不疲,为什么?

  首先,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改变自己画风的捷径。纵观当下西方画家绘画艺术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创新可谓是短、平、快典型,风格鲜明,技法难度不高,可谓是投入少,收效快。因此学起来当然也特别快,何乐而不为?

  其次,西方经济实力雄厚,艺术收藏的实力对于众多的画家们自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从画风、观念上曲意求荣,落个适销对路,也是谋财求生的捷径。可如今,遇上了经济危机,状况又当有所不同,不知同仁们有何感想?

  三,很多西方当代画家的探索成果是有内涵、有吸引力的。作为艺术探索的借鉴、吸收,是有益的,可取的。

  四,虽有不满,却没有更好的思路,将就着学。

  五,有目的、主动,作为研究提高的阶段性行为。

  六,不满现状,奋力挣脱,却缺乏明确的方向,从起点出发最后,又回到原点,像是在原始森林里或大海里迷航的人,当然,此时的形貌已经大为不同,但根本上的内涵却有惊人的相似,以至於还是原地踏步。

  如此等等。

  从上述情况看,学习、“跟风”不全是坏事,但长此以往绝对不是好事。那不这样走,又往哪去呢?这方面的讨论、研究、探索一直在进行,但进展却并不理想。为什么?画画是手、眼的事,可是绘画创作就并非是手眼动动这么简单,而是要理论、实践密切配合的复杂的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的有机配合而创作的氛围,有些可能还要些机缘巧合,就可能开启创造的灵感源泉。单看画家,以前有的画家未必是饱读诗书,或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如印象派的雷诺阿就很少读书,但最重要的是一个恰当的氛围。这就不光是需要同行的密切交流,还要有跨行又互补的同仁们交流、切磋,尤其是搞美学理论、艺术批评的同仁们。如此在经验交流、舆论营造、理论探讨等多方面交融配合下形成适于创作的沃土,才更有开出鲜艳之花的可能。

  创作方面前面提过些,不再赘言。就理论、艺术思想、观念方面,我们画油画比任何人都需要充实,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最特殊,不像画国画的,传统积淀丰厚,面对什么都是那么有条理、自然;也不像欧洲的画家们,踏着那里的地,看着那边的天,呼吸着那里的文化空气,想他所想,话当所画,一切也是来得那么自然。可是我们呢,脚下踏的这一块土地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古国,在一百多年前,油画是什么知道的还是鲜有其人。在一批批夹杂着众多目的的热心之士几经波折引进国门,一直就磕磕碰碰的有些水土不服。为了能服水土,本土化、民族化的口号一直有人提,虽应者甚众,也有身体力行的,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至今效果不尽人意。油画对欧洲而言是土生土长,他们的语言、逻辑思维、价值观、审美观一脉相承,理解、思考、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印手一些。

  我们呢,用西方理念思考会有语言、文化背景等的障碍,通过各种其他途径学习、了解(翻译的资料、传媒等)终有一层隔阂,无法充分理解、吸收其中的意涵、养分。其实就翻译的资料来说,我们能看到的资料肯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中不少的翻译文本质量还不太高),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书籍资料未曾得以翻译,这是我们研究他们的艺术时常有陷入知叶不知根,知表不知里的尴尬境地。所以,画油画的国人,大多身陷精神粮食营养不良,精神的亚健康状态之中。

  所以,我,作为一个普通油画学人,殷切希望搞美学的或者还有搞语言翻译的能够给我们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一手好资料,以及对西方艺术的批评、解读的文献,这是第一个愿望。

  其次,我们成长于中国的大地,成长于中国的教育,成长于中国的文化环境之中,偏偏学的却是西画——油画,这是我们在运用油画艺术语言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之时,不可避免会遇到重重困难。一方面油画的艺术语言传统深厚、成熟,有很强的排他性,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会身陷其中,而丧失或迷失自我;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于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是不充分的,缺失甚多,要表现怎样的文化精神大家是各显神通,却收效无多。虽然也曾经听说过这样的论调: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脑子里装的自然有中国文化,学好油画,画出来的自然是中国油画。这样的论调显然经不起太多的推敲,其靠不住的程度不亚于以前有人说“学好素描,拿起毛笔,画起来的就是国画”。为此我们不妨跳到圈外看问题,古往今来,这片土地上成长的人别说是学习文化不多的,就是有些饱学诗文、圣贤书的也不乏贪污腐败,求荣败国、卖国的,相信大家对汉奸的名称不陌生。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要画成有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油画来,光听几个领导的发言提倡民族性之类的高论,甚或还写出长长的心得体会是画不出好画的;顺其自然,得过且过的碰运气,能成的概率肯定是超级低;读过些诗书、四书五经,甚至还能说善道,也未必就行;画画,是画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它即可能促人成才,也可能虚耗人一生而庸碌无为,要学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精髓,敢于坚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勤于实践,才可能有所收获。

  要学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精髓,从何而来?肯定不是我辈能回答的。画家自身的努力自然是首要的,而其他门类学科的发展,成熟程度对于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美学、哲学、文学、戏曲、音乐等等,它很可能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因素,不是那个,而是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好比熬中药,各种各样的药在一定的火后下,药效自然形成了。但其中对我们画家影响最直接的还是搞美学的学者们。他们的学科研究既有专业性,也有综合性,是帮我们画家推开文化艺术精神之门的重要推手。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的作用当然是最直接的。

  所以,我等更期待搞美学的前辈,朋友、兄弟们多出关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绘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艺术批评家直接影响、引导、干预艺术家的创作是平常事,其后果利弊肯定都会有,过犹不及嘛;而在国内,状况则有所不同,以我的管窥之见,是各自为政,互相的合作是很不够,在常见的场合,批评家们更像是画家的发言人,形象的说,是化妆师。我想,会有如此的现象,肯定有个中的原由,暂不评说。其实除此之外,艺术家和批评家、学者们还有很多合作的可能与需要,共同探讨为艺之道。这就是我的最后一个愿望。

  这样的合作,势必会有碰撞的闪光,有融合的结晶,有交流的而来的新文化意涵;势必会涉及到创作的观念、艺术的思想精神、审美价值观等广泛领域的内容。长此以往,岂不就打开了我们的,真正是属于我们民族的,我们的时代的文化精神创造之门!触及我们所有从艺之士最心底深处的愿望——开辟我们的文化艺术创造的新篇章——之意愿的核心!

  在国内这种合作是不多。按常理,有总比没有好。似乎只要有,就应该支持,要呵护,从而使其得意存在,进而发展、壮大,积木成林,汇溪成江。而我以为不然,因为我们进行的是文化艺术的创作、研究,这是要花费大量的社会资源的,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社会活动,从节约社会资源和提高运作的效率,从而把我们迷茫、困顿的求索时期缩短些,把我们所期盼的文化艺术真正的繁荣时期早一点实现,不能向社会经济建设那样粗放的发展,而是要高度重视我们的所进行的活动的品质,高品位,高质量的起点才无愧于同仁们的努力和付出。不能满足于填补空白式的仓促上阵。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和智慧,站在制高点上,起点要高,立意要好、要深,这就像婴儿的出生,有个好胚胎才是一个最良好的开端。

  上百年的学习,引进,模仿,跟从,难道就没有尽头了吗?!

  我们厌了,烦了,要新意。

  祖先创造的辉煌文明已经是过去,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能也不该成为过去!一起努力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