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璩静
1日,世博会中国国家馆49米高的顶层三折巨幕上,正循环播放着一部名为《历程》的八分钟影片。随着世博会帷幕渐开,这部电影也成为中国国家馆展品的一部分向世人展示。记者1日就这部影片采访了《历程》导演、曾执导《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等多部国际获奖影片的年轻导演陆川。
记者:《历程》主题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城市化进程”,这是一个主题相对宏大的命题作文,您如何用创意将这一主题影像化?
答:这个项目与我以前拍摄的电影差别很大,其中有很多规定动作,有讲述故事的“界限”,并不是完全自由创作。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团队的智慧结晶,体现的是整个中国馆的诉求和表达。
记者:用“八分钟”讲述中国人的精气神,您赞同这种说法?
答:对,是一种主流的精神气质。三十年里,中国人呈现的精神气质是千姿百态的,我们期望呈现的是最主流的精神气质。
记者:影片怎样用一个或者几个故事贯穿主题?
答:我们找到了“家庭”这个切入点,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四代人,父亲、儿子、孙子、重孙子以及他们30年的经历来表现中国人的心路历程。通过四代人的聚散离合、颠沛流离来展现他们和我们所生活过的农村与都市。在三折巨幕上,每一代人的爱与痛、艰辛与磨难、生活都会以蒙太奇方式连在一起,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我们把镜头对准四世同堂,中国人最重视的家庭至高理想就展现出来了。
记者:八分钟中,要讲述能代表中国人、中国发展的故事,要展现太多的历史、过往和成就,是不是很大的挑战?
答:展现中国30年城市化进程,要是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了,可能就是一部十几小时的纪录片,可我们只有八分钟。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集体创作中,贯彻政府的意愿,表达真挚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拍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记者:影片在拍摄手法上有没有突破?
答:唯一想做的就是改变。我们想摆脱以往宣传片的“灿烂的笑脸”情结,拍出一些触动内心、富有感染力的东西,就像一把锥子一样,直指人内心。例如,有一个镜头是上万人的奔跑,父子俩告别,孩子在旷野上奔跑,各民族的人汇集在一起,实际上是一种诗意的展现,我觉得挺感人的。
记者:同时放映影片的是3块超大折幕,是不是增加了讲述故事的难度?
答: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当初没有选择环幕,是因为在美学表达上,折幕会是一种多空间的讲述,像音乐和弦一样。
记者:影片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据说,影片剧本经过了90多稿改动,有时甚至要推翻重来。
答:做片子一年多来,最大的任务也是最大的困难就是在团队表达和国家表达中寻找“共振”。对中国人的爱——这是我们找到的答案,是影片最核心的情感。
记者:有评价说,影片通过汶川大地震内容表现出人的韧性和穿越灾难的力量,您怎么看?
答:中国人最伟大在于面对灾难的那种坚韧。我们用了足足1分钟的“子弹时间”去表现。此外,我们是想拍年轻的一代人,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后成长出来的“80后”,他们有能力去肩负一个民族的兴旺,去穿越灾难,把城市重建的重任担负起来。
记者:身为一部世博主展影片、也是代表中国的重要影片的导演,您在拍摄中是不是感到了不一样的责任感?
答:坦率地说,一开始就感到了非同寻常的压力。我是从2008年8月开始介入世博会国家馆创作的,当时是作为主题演绎部的影像评审,和城市、建筑等各门类专家一起评审各种方案。后来,世博局领导找我谈,问我有没有愿望为国家馆做一部影片。就这样,我们接下了项目。我特别希望去做一个新东西。也许它会受到各种争议,但我觉得总要有人去尝试,去做实践者。希望我们的努力会让大家满意。
后记:记者日前在一次现实题材创作座谈会上采访了陆川导演的父亲著名作家陆天明。他当时的身份是纪念深圳建立特区30周年大型电视连续剧《命运》的编剧。为了这部史诗般的剧作,陆天明耗费了整整四年的心血。他精心打磨作品受到了业界所有专家一致好评。像他父亲一样,陆川也在采访中不停地强调两个观点,一是作品是集体的智慧结晶,二是为了艺术的多元形式和丰富内容,艺术家需要不断地辛勤探索,他们必须愿意啃“硬骨头”,勇做实践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