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吴冠中:纯净与热血

时间:2010-06-30 15:48:14 | 来源:新华网

声音>

纯净与热血――忆吴冠中

吴冠中先生走了。晚年的吴冠中广受关注:画作拍价日高,举世瞩目;间或率性放言,惊世骇俗……在笔者心中,则更多感动于这位大画家的纯净与热血。

初识吴冠中先生,在1993年3月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74岁的吴冠中作为文艺界政协委员出席会议,笔者驻会采访。

文艺界的讨论发言向来积极和热烈,而且从那时起,文艺界政协委员开会便超前地划分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记得吴冠中先生坐在非吸烟区的一角,瘦弱得几乎看不见。

“贾平凹参加了会议吗?能指给我看吗?”会议进行中,老先生突然问坐在他身边的笔者。

笔者从对面吸烟的行列中发现了贾平凹那富有特色的脸,指给老先生看。

吴冠中认真地看了看那位来自陕西的作家,感慨地对笔者说:“这就是贾平凹呀!你看,越是有才能、有本事的人,就越是低调。”

从吴冠中晚年发表的大量朴素、感人的散文可以感到,他为何对贾平凹感兴趣。

在会议期间,我们有了更多的交谈。

当时的文学、影视等正热衷演绎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故事,吴冠中也曾留法,笔者于是请教他的看法。

“我和潘玉良是很不错的朋友,在法国时我们经常接触。客观讲,潘玉良人很好,但只是一个非常一般的画家。那种为了商业效应,不顾事实地编造潘玉良的传奇故事,任意抬高她的绘画成就和艺术地位的做法,很不严肃,也很不负责,对艺术家很不尊重,应该遏制这种歪风。你们做新闻的也要防止这种做法。”

当时,有关方面正张罗在中国展出罗丹著名雕塑《思想者》,谈及此,吴冠中的眼睛里放射出特别的神采:“当年我在法国时,多次去美术馆看这幅雕塑,很震撼,如果能再次在中国看到这个雕塑,我会十分激动。我一直思考,思想者也好,大卫也好,他们来到中国后,放到哪里展览才合适呢?我建议,应该和敦煌的壁画放在一起,和云冈石窟造像放在一起,让人感到东西方艺术达到最高境界时,其艺术品位、格调的高度一致与相通,是完全可以对话的!”

那次“两会”,遭逢一个很大事件,就是末任港督彭定康不与中方商量,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公布其所谓“加速民主进程”、实为“三违反”的“政改方案”,挑战中国主权,破坏香港平稳过渡。这引起全国人民、与会代表和委员的巨大愤慨,中国政府作出强烈反应。一直低调的吴冠中按捺不住了,要求在小组会上发言。

“我在法国留学期间,一直为毕业后何去何从而挣扎。我爱我的祖国,但是,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看不到前途,我决意留在法国搞自己的艺术。1949年4月,一位中国留学生拿着一份法文报纸,向我狂奔而来:‘快看,中国共产党向闯入解放军防区的英国舰艇开火了!’我的眼泪顿时喷涌出来。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谁敢动他们一根毫毛?只有中国共产党敢对帝国主义的欺侮、挑衅、强悍宣战!新中国一成立,我当即决定,赶快买船票,赶紧回祖国!”

老人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当初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那是靠什么得来的?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我的祖国已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只要有太阳和海水的地方,都有炎黄子孙,中国已经不是150年前的中国了!港英当局必须明白,四十多年前就不惧帝国主义炮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国家主权问题上是绝不会让步的。在‘直通车’被港英当局拆掉了的情形下,我们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另起炉灶’!”

这是笔者听到的最激动人心的一次发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里闪着泪光,脸上淌着泪水。

多年后,笔者派驻香港,在那块回到祖国怀抱、一片安宁繁荣的土地上,不时想起老人当年的那段澎湃之声,心潮难平。

以纯净与淡然执著于艺术,创造艺术至高境界;以挚爱与热血辉映创造,铸就生命价值意义。谨以此文,向远行的一代艺术大师吴冠中致意! (记者 廖翊)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