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杨卫:为了自我文化身份的精神认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15 21:29:15 | 文章来源: 杨卫的博客

郭珍明:对于高惠君的作品,你是怎样的一个整体认知?

杨卫:高惠君是一个深谙传统文化的人,他的趣味构成了他的处世态度,与传统文人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山水画里面的那种精神,包括隐逸文化,都是传统中国所独有的,它是一种关乎人与自然之间怎样和睦相处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当代社会、当代艺术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高惠君这类艺术家在探索的。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种现代病。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精神没有了家园,有种流离失舍的感觉。而高惠君他们却在寻觅一个自己的解决方案,山水构成了他个体的一种归宿感。因此,在整个现代化潮流中,他显得有些特立独行,有点独钓寒江雪的意味。

郭珍明:国内做山水图式的也很多,高惠君与他们的文化态度很不一样,他对于传统美学精神有一种迷恋或者复古的情绪在里面,但是在面对当代与传统这种复杂关系的时候,好像个人的解决方案也很难!

杨卫:艺术家永远是个人的态度,他只能在美学层面提出问题。高惠君的个人方案,至少会使一部分意气相投的人感觉到他所追求的文化气息,使他们同样获得某种心灵的慰藉。中国的水墨画,整体上还停留在打开门之前的状态,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只不过图式上稍微有了一些新的符号。而高惠君他们不一样,他们是从那里面走出来的,他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然后再从今天的角度回头去寻找。这一进一出之间,构成了一种视觉文化的张力。显然,高惠君的作品不是纯粹的传统绘画,比如他作品中云彩的处理,就用了西方的透视关系,还有画面上那些反讽的语言符号等等,都对当下现实有一种隐喻。所以,他的作品应该还是属于当代的观念艺术,只不过这种观念跟中国的文人历史发生了关系,是从这种关系中来看今天的社会现实。

还有一些艺术家有着类似的探索倾向,比如尚扬。尚扬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寻找与传统的关系。从大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属于一个类型,只不过语言方式有些个体差异。在当前的艺术格局中,这样的艺术家都不是主流,而只是一股潜流,潜藏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有很深的传统素养,但又都能走出来直面现实。所谓“看山似山,看水似水”,但是都经过了“看山不似山,看水不似水”,最后还是回到“看山似山,看水似水”的境界中去了。

郭珍明:从高惠君作品脉络来看,早期的作品,比如2000年前后的一些作品,技法上以及对于文化关系的思考上,早期还比较犹豫,没有现在那么明朗、清晰和自如。

杨卫:一个艺术家的成熟必然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这是无法回避的。高惠君属于大器晚成的艺术家,因为他用的不是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强调生命力,就是张爱玲说的“成名要趁早”。虽然高惠君早期作品也受过当时一些潮流,如波普、艳俗的影响,但随着语境的抽离,他会逐渐归位,加上早年的知识素养,慢慢地他就寻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艺术家对当下总是要作出反应的,只不过反应以后每个人提供的解决方案不一样。方力钧他们提供的方案是入世的,但很解构,很玩世泼皮;高惠君他们是出世的,但却是一种守候,比较有建构的意味。这两种方案都有价值,而且这两种方案是可以相互修正的。在方力钧这样一个朋友圈子里,高惠君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姿态,并坚守自己的艺术主张。这一点,尤为可贵。

郭珍明:当代艺术潮流的演变中,在波普、艳俗等等潮流之外,怎么评价高惠君这些持续个人化探索的艺术家。

杨卫:在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中,很多艺术家的探索都被忽略,被屏蔽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这三十年有几条线索在并行发展,但当代史的书写很残酷,当代史的写作只会以当下的成功者为主线。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也许写作者也会把失败一方顺便提一下,但一般也是作为成功者的点缀。这是历史的局限,很无奈。正因为历史充满了无奈,所以,我们在打捞历史的时候,更应该去发现那些被埋没的历史。这样才客观,才对后世真正产生价值上的影响,而不仅仅只是名利的彰显。一个艺术家,能够在眼花缭乱的潮流更迭中,多年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一定是有一个理由的。现在我越来越不太关注潮流性的艺术家了,因为潮流性的艺术家无非就是聪明一点,反应快一点而已。但要做到坚守型的艺术家,仅仅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执着,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沉淀,甚至需要牺牲。我接触的这类坚守型艺术家,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气质——文人气质,为人低调,不张扬,而且心中是真的有块垒。所以,需要通过艺术化解掉,艺术也因此成了他们的生命。说白了,他们是在寻找一剂良药,是为了自我文化身份的精神认同。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