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顶层》:我们需要3D虚拟美术馆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5-06 18:08:21 | 文章来源: 顶层杂志

今年2月9日,本刊发布了6则关于谷歌艺术计划的微博(http://weibo.com),其中一则被转发238次。多数参与转发和评论的博友认为这一计划很让人惊叹,并对谷歌的分享精神赞赏不已。

由于这一计划的主页需要翻墙才能浏览,一周之后,本刊微博发起了一个关于“谷歌艺术计划翻墙率调查”的投票,在参与投票的28人中,有17人翻墙体验过谷歌的虚拟博物馆,7人想体验但不会翻墙,4人会翻墙但并未点击参与体验。

谷歌美术馆和它的未来

谷歌艺术计划的访问网址为www.googleartproject.com,首页非常简洁,只有一个导航栏和17家参与计划的美术馆的链接目录。这些美术馆均分布在欧美,馆藏以西方经典油画为主,较少有现当代艺术品。

任选一家美术馆,均有图片浏览(View Artwork)或虚拟浏览(Explore the Museum)两种方式。点击“虚拟浏览”,即以Flash形式进入,可直接用浏览器打开,不需加载插件。

美术馆的虚拟场景非常逼真,除作品展示空间之外,办公空间甚至美术馆外的街景均可游览。鼠标旁有箭头提示方向,也可通过方向键控制,若要观看特定的作品,可双击获取最佳观看视角。美中不足的是,方向的控制不够自如,无法获得自由行走的感觉,这让整个体验过程大打折扣。

这一计划的技术基于谷歌的街景服务,提供这一服务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和普及艺术,并非关乎谷歌公司战略发展的关键项目。由于并不会给公司带来实际收益,今后是否会持续增加美术馆还尚未可知,即使增加,由于人工的工作量巨大,速度也将非常缓慢,不太可能很快形成一个全球性的虚拟美术馆网络。

国内的3D美术馆项目

虽然谷歌美术馆横空出世,迅速引起大量的关注,但实际上,国内早就有机构开始了3D美术馆的设计制作,但由于几乎都没有做过推广,因此实际影响力很小。

今日数字美术馆:由北京今日美术馆出品,2009年创建,目前官方网站上有艺术家陈平和邓箭今两位艺术家的虚拟展览可以有效观看,从呈现效果来看可能是不同设计阶段的产品,均需要先下载安装网页插件,再经1-5分钟左右的缓冲方可进入。展厅的内景外景都按今日美术馆实景设计,展品包括作品图片、视频和立体的雕塑,可选择自由“漫步”或“自动”导览两种观看方式。

从目前官网发布的内容来看,虚拟技术主要是为今日美术馆的展览服务,如邓箭今的虚拟展览就是将其在今日美术馆的实体个展3D化,而陈平的虚拟个展则是今日美术馆完全脱离实体个展的一个尝试。

DSL Art Museum:由上海瑞泽艺术传媒(Artwe.com)出品,法国收藏家西尔万·勒维(Sylvain Lévy, DSL Collection)委托制作,2009年底完工上线。

DSL与今日数字美术馆的基本功能大都一样,但有几个关键性的区别:首先,DSL实现了不加载任何插件,直接打开网页即可浏览,且缓冲时间很快,只要短短几秒,是目前最方便的浏览形式;其次,DSL的展厅为独立设计,而非依据实际建筑物;第三,增加了现场观众的模型;第四,在方向控制上更加流畅自如;第五,作品与各展厅都有文字或语音介绍,并添加了导航球等各种细致的功能。

但除此之外,DSL虚拟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设计上的成功,极具现代感和人性化的设计,能给予参观者置身艺术空间的真切感受,在这种虚拟情境下,空间中的作品才不仅仅只是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而真正成为与虚拟环境融合的艺术品。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虚拟美术馆?

国内除了DSL Art Museum可以让访问者获得较佳体验之外,其他几乎不太可能吸引来访者。3D美术馆是一项投资大、耗时久、技术更替快的项目,即使设计出接受度很高的产品,其商业前景也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在网页作品图片足够满足观看的前提下,有必要将作品图3D化吗?即便3D艺术社区功能完善,在我们还有没有发展出成规模的2D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前,我们又需要一个3D的交易平台吗?

微博网友@鲁大荒认为,目前的3D虚拟美术馆都只具备展示功能,还不是“系统”,而真正的“新媒体平台是一个数据库系统,新媒体艺术的最终形态是数据”,正如对现在越来越热的电商而言,网站的商品展示只是最表面的一环,决定成败的是订货与支付系统、物流、仓储、推广、行业资源的整合等等各个幕后的环节。

对于重视实物的艺术品行业而言,虚拟美术馆还言之过早。就像三年前的平板电脑的创始者显得不合时宜,而如今平板电脑的改良者iPad却大行其道一样,属于3D美术馆的时代还没有来临。当这一天来临之时,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它一定是一个设计高端,而操作简便的形态。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