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故宫看点:建筑参观还是文物收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25 11:22:16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针对台北“大故宫计划”的扩大展览面积,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采访时建议,北京故宫完全可以与国家博物馆联手,由故宫提供国宝级藏品,国家博物馆则提供展览场地,免费对外展出,“这将会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故宫太和殿

“到故宫参观的95%可以说都是奔着宫廷建筑与设施去的,而不是故宫收藏,而真正想观摩中国古代艺术珍品的观众其实大多被挡在门外,为什么不能把展览参观和古建筑参观适当分开?”一位文化学者说。

反思北京故宫一系列事件的原因,不妨从其名字着手。故宫博物院,其价值一在“故宫”,一在“博物院”。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博物院的重要功能之一正在于保护好这些古建筑,这正是故宫2002年启动百年大修的意义所在;而“博物院”则说明故宫是以文化教育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实物的机构,从成立之初,这座昔日帝王居住的宫苑禁区即变为平民百姓可以自由参观的场所,其开院宣言中有:“从今日起,这个地方属于每一个国民了。”然而,回溯1925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的发展之路,即可发现,故宫博物院对其自身的定位其实一直处于摇摆之中。

以典藏文物而言,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故宫的180多万件文物无疑是一个令人羡慕不已的数字,然而,这一数字对于真正想观赏故宫所藏中国古典艺术的大众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少意义——北京故宫展览与教育功能的严重不足,与博物馆的公共性与教育性形成巨大的矛盾。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在接受《艺术评论》采访时提出了他的大胆构想——打通故宫与国家博物馆之间看不见的“围墙”,“展出场地受限的故宫完全可以把一些国宝拿到一路之隔的国家博物馆,开辟专门场地进行展示。”

缺少敬畏之心

大修背景下的系列事件

回顾北京故宫的一系列事件后会发现,不少负面消息都是从2002年前后开始陆续呈现。那一年,故宫启动百年来规模最大的维修工程。从最初的“修地下文物展厅”导致学术界的巨大反弹与购买《出师颂》的争议,到太和殿屋顶所有的琉璃瓦被全部揭下,到修缮建福宫花园被指“账目不明”,再到今年的“十重门”事件,其背后都有一条若隐若现的主线——偏于实用功利而对中国文化与文物缺少敬畏之心。

故宫维修工程正式开工至今,已进行到第二阶段。饶有意味的是,国家文物局在批复宁寿宫花园的修缮方案时一再提出“最小干预”原则,即尽可能减少对文物本体不必要的扰动。国家文物局提醒:宁寿宫花园的修缮,建筑顶部揭瓦并拆至望板应该慎重,同时要求慎重采取琉璃构件挂釉、复烧处理,并严格控制复烧瓦件的数量……

在一位资深文物界人士看来,国家文物局的“一再的提醒”正是基于前几年故宫在大修中对于文物破坏的担忧,如太和殿在维修中遭到了大面积“揭瓦”的待遇。“这简直是胡闹!”谢辰生至今仍对此十分不满。而主管古建筑维护的国家文物局的几位主要负责人也都曾分别要求故宫停止继续揭瓦,但收效甚微。对于外界的批评,故宫博物院科技部副主任曹静楼抱怨说:“修比建还要难——有时候我们只能将就。”但在一位文物界权威看来,所谓的“将就”之说是完全不成立的,“如果‘将就’导致破坏,那宁可不要‘将就’,宁可不要大修。”

故宫大修还在继续,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对古建筑“将就”导致的破坏发生。但一个可以预见的信息是,到2020年故宫大修完成后,故宫70%的空间都将向社会开放。

国宝“锁深宫”

展览难比上海与台北

武英殿被称为故宫大修的样板之一,故宫方面曾表示,修缮之后的武英殿主体结构在一两百年内不再需要大修。然而,在其后北京的一场暴雨中,武英殿再次出现“尿檐”现象,部分雨水因此侵入琉璃瓦的缝隙,迂回流经多处,侵蚀檐体。

武英殿现在是书画陈列馆,七八月间展出的晋唐宋元“古代书画展”,包括王羲之摹本《行草书雨后帖页》、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唐代杜牧惟一存世真迹《张好好诗卷》、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等一系列在历史上熠熠生光的名字。而笔者却发现,这些名迹鲜有游览者光顾,这与《平复帖》等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时需排队三四个小时才能一睹形成鲜明的对比。武英殿一位工作人员对《艺术评论》表示:“来故宫的大多是看紫禁城建筑的,看文物书画展览的还是少数。”

而一位书画爱好者其后则表示,其实是故宫的票价把书画爱好者挡住了,“想要看展览,必须要花费60元才能进来,而这样价格的门票其实是包括紫禁城古建筑的参观费用的,我们对紫禁城的建筑看过多次,已不感兴趣。”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是文化机构,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即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这也正是台北故宫“大故宫”计划之所以推行的初衷。北京故宫的馆藏数量在世界范围名列前茅,但每年1000多万的参观者中有多少人能够一睹这些故宫馆藏国宝与华夏文物珍品?又有多少人被高票价挡在门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宫大多的展览其实与民众是十分遥远的,遑论其公共性与普及性?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傅清远在接受《艺术评论》采访时对此解释,“北京故宫博物院既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博物馆,又是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同时是一个世界遗产遗址,还是一个特殊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的博物馆。这些多重身份决定了北京故宫的特殊性。”

书画鉴定专家、北京故宫研究员单国强接受采访时也坦言:“从北京故宫的展览这个角度说,原来思路是把古建改造成相对现代化的陈列室……但根本条件没有改善,和现代化的上海博物馆比,差得仍然很远。故宫本身是古建筑,不能任意改造,按理说墙上都不能钉一根钉子,因此要想引入现代化设备非常困难。在空调环境和照明上始终存在无法克服的矛盾。国外像卢浮宫的改造经验放到这里也不太适用,卢浮宫是石质结构,不怕火烧,所以一些用电设备就能被引入。而故宫都是木质,首先必须要考虑到防火需要。所以现在基本上定下来要建一个现代化的地下展厅,条件好了,就可以展出更多书画珍品,甚至一些珍贵的刺绣精品也可以拿出来展览,因为灯光都是防紫外线的。另一方面是将古建筑恢复原状,加强宫廷原状的展览。”

一个事实是,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展览评选,1997年起至今已举办9届,北京故宫只在第二届、第三届获过奖,最后一次获奖,距今已有12年。

故宫典藏文物大多是“锁在深宫不见人”,另一方面,紫禁城内却又是“黄金周里人挤人”,仅今年10月2日一天,故宫就接待游客近13万人,远远超过其最大容量。而据国家文物局最新数据,从1949年到2010年,故宫共接待购票入院观众3.12亿人次,年入院人数由1949年的100.9万人次逐渐增加到2010年的1283万人次,2010年北京故宫票款总收入5.9亿元。

“到故宫参观的95%可以说都是奔着宫廷建筑与设施去的,而不是故宫的收藏,即使想看收藏,由于故宫太大,对于寥寥无几的展览也大多是走马观花,而真正想观摩中国古代艺术珍品的观众其实大多被挡在门外,为什么不能把展览参观和古建筑参观适当分开?说到底还是一个意识问题,骨子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皇家意识,即认为这些收藏是私藏,从没想到故宫的收藏是属于全体国人的。”一位文化研究者认为,这其实背后涉及一个更大的问题,故宫到底是谁的?故宫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单纯故宫的问题,它暴露的是现有文化管理体制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共同面对的问题。公共文化究其实质,一要“姓公”,二要有文化。所谓公共文化的“公共性”,体现在普遍性、均等性和非营利性上。公共文化设施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来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应为全体民众服务。

而探寻北京故宫今年以来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大多数可以归结为“公共性”和“营利性”之间的冲突。淡忘或忽视了博物馆的公共性,也是导致故宫一系列事件的主要源头,而让公共文化机构回归公益、回归公众,接受社会监督,才是杜绝此类问题的必由之路。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