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威尼斯双年展与香港馆:制度建构的历程与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2-09 15:28:4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二、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与艺术制度的公信力

香港从2001年开始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到今年已是第六次参展。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香港馆是公开邀约提交策展方案,由艺术专家组成评审团对申请策展方案进行评选。评审团队成员是由视觉艺术委员会推荐,艺术发展局大会审定。本届评审团成员有本地大学教授、艺术馆馆长、艺术家和韩国、英国的国际策展人。这十年的展览思路从以策展人为重心,到以策展概念为重心,再到以艺术家为重心。

 

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香港馆推出的是艺术家郭孟浩——以“蛙托邦”的艺术理念为主题。“蛙王”郭孟浩集合了传统艺术的叛逆者、艺术播道者、教师、顽童等多种身份为一体,艺术遊牧在香港、纽约、韩国、中国。早在1979年,他在北京长城、天安门广场用塑料袋等材料实施了环境装置和行为表演,这是国内最早发生的环境装置和行为艺术事件。郭孟浩信手拈来的任何材料都能融入水墨,进行水墨综合艺术的创作。他拆掉艺术语言边界上的藩篱,将水墨话语在当代艺术的多种媒介上进行借景与嫁接,他的创作结合了拼贴、涂鸦、摄影、环境、身体装置、行为表演和现场互动等,扩张了水墨艺术的表达方式。他又进一步将水墨艺术推向与大众的互动,利用街头、公共空间以身体、行为、符号、涂写和即兴活演,与群众一起“玩”艺术。近年来,他创作的涂鸦似的“三文字”书法作品,将中国水墨传统的文人雅致一扫而光,以大众品味取而代之,转化为生活化、通俗化的当代艺术话语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四十多年他恪守“艺术即生活”、“蛙即艺术”的信念。坚持自由意志,充满“蛙托邦”的想象,走自己无所不为的艺术道路。他随心而发、自由生活方式,广泛吸收多元的文化素养,激发了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蛙王”代表香港一个时代的活力,反映香港中西混杂的、开放的文化身份。

 

 

郭孟浩在香港艺坛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艺术家,因此策划团队做出了大量工作,充分准备。我作为策划团队成员之一参与第二阶段评审过程中面试答辩的环节。但是最后评选结果迟迟不公布,直到去年10月底艺术发展局竟然通知重新公开邀约,提交策展计划申请书。原来的整个申请和评审程序推倒重来,必须从新开始申请。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原来,艺术发展局要求申请人的策展文件全部用英文,面试答辩也要用英文进行,艺术发展局不提供英文翻译。这样,有的策展人因不能提供英文的策展文案,就不能获得面试机会而首先出局。因此,有些策展人就向艺术发展局投诉,这样的申请与评审不公平,因为用中文不能得到平等获选机会。在香港,中文和英文都是平等的法定语言。艺术发展局接受了投诉,重新开始组织申请。果然在1月份在第二次申办的面试答辩中,艺术发展局在会议室做了同声传译设施。

这是我第二次碰到的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策展人评选环节出现的问题。早在2003年,香港艺术发展局被落选策展人告到法院,原因是公开邀约提交策展计划的申请条款文件上说明展览空间是前一届的香港馆场地空间面积,而最后确定的场地是较小的空间。落选策展人认为场地的大小严重影响了策展的思路,艺术发展局没有及时通知申请提交计划的策展人已经改变了场地条件,没有提供正确的资料,所以这个评审不公正。他申请政府法律援助,在法院进行长时间诉讼。最后结果对艺术发展局不利。但那一届威尼斯双年已结束,原策展方案评审的结果已经不能改变了,艺术发展局赔偿了一笔费用给这位没有获选的策展人。

从香港艺术发展局的成立,我们看到了艺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力;从香港艺术发展局到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我们看到了艺术、制度与法律在公民社会体系下的运作机制的不断建构和完善。艺术是属于每个人的,而艺术制度或者是社会制度的建设则是靠法律来约束的。而一个良好的艺术体系或是社会机制的运作和完善则是靠公民的不断主动争取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的参与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公开、公平和公正,机会平等的参与,也是现代人文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作者为第49,50,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筹备组召集人、副馆长,现为喜玛拉雅美术馆执行馆长)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