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特纳奖1+1:一半是争议,一半是赞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5-03 17:49:02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1986年获奖者 吉尔伯特&乔治获奖作品



特纳奖1+1:一半是争议,一半是赞美
         
                   ——关于特纳奖你可能不知道的10件事

关于特纳奖,这里我们讲两件事,一件关乎争议,一件关乎赞美。

关于争议的事:

从无人领奖,到无人不知;从被迫停办到被指责“披着皇帝的新衣”;从“乳臭未干”到“中年危机”;当他们为特纳奖争得面红耳赤时,他们争什么。

1.评奖标准之争:终身成就奖or杰出贡献奖

取名“特纳奖”,非这位19世纪的著名艺术家设立,也非他出资赞助。

而在评奖标准备不定性的年代(1984-1991),特纳奖出现的怪相有:今年的被提名者明年有可能是评委,比如说后来曾担任评委会主席时间最长的泰特馆长尼古拉斯-塞罗塔;无所谓必须50岁,故而被提名的艺术家多已功成名就,甚至数次上榜,比如被提名四次的理查德-隆,连卢西安-弗洛伊德也获两次提名;既然提名程序被指责是对艺术的贬低,令艺术家们无端地成为他们并未参与的奖项的失败者,那索性直接宣布获奖者,诸如1989年的托尼-克拉格。

而在评奖标准不明确的年代,最为尴尬的瞬间有:1984年的第一届评委们谨慎地颁给了马尔科姆-莫利,但是这位常驻美国的艺术家并未现身领奖;1990年时,因为没有新的赞助商的出现,特纳奖被迫停办,那时人们担心它恐怕要就此终结。

1998年克里斯-奥菲利获奖作品

2.媒材之争:绘画就一定是保守的么,胡扯。

获奖者中:19%因绘画获得提名,48%因为雕塑/装置获得提名,11%因为纪录片/录像装置获得提名,3%因为摄影获得提名,19%因为多媒体和其他获得提名。

出现在特纳奖中令人出乎意料的媒材包括:一头被分尸的公牛、大象粪、一张未经整理的床、一盏忽明忽暗的灯、一间运作着的办公室。

五位画家得奖:马尔科姆-莫里(1984年)、霍华德-霍奇金(1985年)、克里斯-奥菲利(1998)、汤玛-阿布斯(2006)、理查德-怀特(2009年)。

2000年沃尔夫冈-提尔斯曼是首位纯粹凭借摄影获奖的艺术家,2000年。1994年首次录像艺术家获得提名,而此后每年都有影像和录像作品展出,除了2000年。2004年则是唯一的一年所有的提名艺术家都展出了纪录片和录像作品。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