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超现实主义:一场诗意的社会革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30 10:46:30 | 文章来源: 艺术时代

引言:超现实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开始的一场艺术运动,它在美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超现实主义有组织的活动时间大约为20年,但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它那种兼用写实与抽象的艺术语言探寻梦境的真实世界的创作方式却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超现实主义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精神意识层面的对理性与秩序的反抗,更重要的这是一场隶属于先锋派的改革运动。

玛格丽特 《在自由的门槛上》 布面油画 192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极大地颠覆了法国的传统思想,战后盛行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个人自由、责任的困境的关注。它助长了这样一种普遍的感觉—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现在又超然于一切信仰体系之外。尤其使那些沉浸在美好之中的青年一代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感。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在西方精神的废墟上要求否定传统价值、破坏既有秩序。超现实主义运动便是这种文化反叛运动的重要部分。

超现实主义(Surréalisme)的直接母体产生于20世纪初的达达主义(Dadaism)。达达主义的原则是破坏。要打破一切过时的东西,不管它是政策、规划,还是墨守成规的生活态度(在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的操控下,人成为资本运作的骡马,只知道艰难地驮负着资本主义庞大的机器帝国的运转,逐渐丧失了人性)。艺术成为一种净化的隐喻,艺术行为本身代表了被痛苦麻痹的意志的复苏。“超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现代派诗人吉约姆·阿波利奈尔发明的,并用来称呼他在1917年写的“荒诞”诗剧《蒂蕾丝娅的乳房》。《蒂蕾丝娅的乳房》一剧中,特雷兹的一声叫喊“你的乳房不能脱落吗?”,那乳房变成孩子们玩耍的气球。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人模仿行走创造的车轮并不像一条腿。因此,轮子就是脚的一种“超现实”。他以对“超自然主义”替代而创造的这一流派主张,主旨是探求超于现实之上的种种人生、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真实活动。该词似乎表达了布勒东及其追随者在超现实主义文艺运动中非理性的,无意识的,超自然的精神自由追求。1919年超现实主义领袖安德烈·布勒东同菲利普·苏波合著了第一部“无意识书写”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磁场》,从此以后,这部作品就成为了超现实主义正式诞生的标志。诗歌从最广的意义来讲是自由的不受任何束缚的创作表达形式,超现实主义者认为诗歌就是精神活动的具体形式,这也是超现实主义最根本的目标。狭义上看,超现实主义是一种写作手法;广义上说,它是一种神秘、诗意的哲学态度,尽力寻求一种语言来表达无法言传之感。超现实主义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精神意识层面的对理性与秩序的反抗,更重要的这是一场隶属于先锋派的改革运动。

法国超现实主义研究中心成员 摄于1924年



布勒东的思想有三个来源:弗洛伊德、达达主义、共产主义。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给曾经当过心理医生的布勒东提供了一种科学基础;达达主义为布勒东提供了一种反思的动力,一种在欧洲虚无主义的废墟上重估一切价值的精神需求;而共产主义则是布勒东认为的理想的政治形式,因为“共产主义是唯一允许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其存在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社会制度”。基于其思想来源及社会理想,超现实主义的革命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的,即改变生活、参与政治、精神革命。这三种理想相互穿插,贯穿超现实主义发展的始终。

改变生活

超现实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它继承了达达主义肢解现实的破坏力,以改变生活为战斗的号角,庞大的战争乌云下的个体是卑微而渺小的。当人们看到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成果,被用来毁灭、打击自己时,这一切成为西方精神世界开始反思理性的契机。由进步的信仰所建立的一切生活准则也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那么人类的世界是被谁破坏的?恰恰是人自己。这正是对韦伯“去魅”(神灵的鬼魅)世界的逻辑反叛。科学杀死了树丛中的小精灵,布勒东曾经痛苦地呐喊:“在文明的掩护下,以进步为口实,人们已经将所有(不管是否有理)可以称之为迷信或幻想的东西,一律摒除于思想之外,并且禁绝了一切不合常规的探求真理之方式。”之所以禁止一切不符合现实体制的东西,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成为没有灵魂的工程师们制造出来的“铁笼”(韦伯语)中的奴隶,而布勒东等人要做的就是走出这个法理性的物化现实。

达利 《窗边的少女》 105×74cm 纸本油画 1925年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