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艺术总监克里斯蒂安·爱华德
本报记者刘芬 冯明摄影报道
深交艺术总监克里斯蒂安·爱华德手执指挥棒,站在舞台中央,随着音乐的起伏,他时而热烈如火,时而平静如水。在他的指挥下,现场乐手激情四溢;马勒的《第六交响曲》流淌而出,恢弘而悲壮。这是记者昨日在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排练厅看到的一幕。
总监:
捧出一席交响盛宴
3月6日,深圳交响乐团2009年春夏音乐季将在浪漫主义大师马勒的《第六交响曲》中拉开帷幕。全世界能完美驾驭“马六”的乐团同样屈指可数,它被视为乐团品质和指挥实力的“试金石”。
深交艺术总监克里斯蒂安·爱华德,就是这样一个不怕“麻烦”、喜欢挑战的艺术家。他告诉记者,深交完全可以胜任此次演出。“深交是中国一流的乐团,乐手拥有优秀的演绎能力,完美的音乐技术。”爱华德的自信源于对深交的了解和默契。
“马六”是浪漫主义大师马勒中晚期的作品,是他9部交响乐中最深奥的一部,创作技巧完美成熟,富有哲思。这样一部作品,会不会让普通观众“望而却步”?对此,克里斯蒂安·爱华德表示,完全不必担心,“马六”虽然思想境界高,但同时它的旋律非常优美,场面气势磅礴,编排丰富多彩,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真正的交响盛宴。
外援:
体味维也纳的声音
为了能够完美演奏“马六”,爱华德教授特邀外援——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号、管乐指挥家、柏林音乐学院室内乐教授托马斯·克莱默,对深交管乐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排练。作为“柏林爱乐12把铜管”之一,克莱默的训练方法别具一格。他让乐手发挥想像力,感受各种演奏的不同,而不是告诉乐手应该怎么做。他表示:
“乐手们在演奏中还应该更加注重音乐的强弱变化,让音乐的色彩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就像我们在使用一个大画板时,要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
经过指点后的管乐队,表演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深交常务指挥林大叶告诉记者:“中西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克莱默的指导就是融合这种差异,让乐手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来自维也纳的声音。就像外国人唱京剧一样,必须要体会来自中国的原汁原味的东西。”
乐手:
汗珠与音乐齐飞
接到演绎马勒《第六交响曲》的任务,让深交的乐手兴奋不已。在排练的近一周时间里,他们个个情绪高涨。一大早9点开始训练到11:30,下午1点接着训练到3:30,汗珠与音乐齐飞。到排练结束,乐手已经精疲力尽,但心里却特别充实。有乐手对记者感慨,“总监爱华德将乐曲中那些复杂的、富有难度的部分化繁为简,一次次帮助团员们轻松化解。我们已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是在倾情学习和尽情享受音乐!”
排练期间,总监爱华德约法两章,他特别叮嘱乐团不要在开幕音乐会期间举行其他演出,而彩排则要安排在演出前一个晚上,而不是按照惯例在演出当天上午举行。为了成功演绎“马六”,深交还特别订制了两件乐器——大木锤和牛铃。在末乐章,交响曲需要一个大木锤,而牛铃叮当作响,最能体现乡村生活和维也纳的独特音色,让观众领略到纯正的欧洲味道。深交常务指挥林大叶兴奋地表示:“此次演出在深圳,乃至中国音乐界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