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3年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38所高校之一。
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已建立了研究生院。现有23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历史学6个国家级和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部省级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09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4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有化学、物理学、力学、生物学、数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应用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生态学、植物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磁学与磁性材料、干旱与草地生态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有敦煌学研究所和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个,国家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1个。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
兰州大学现有各类学生36400多人,其中研究生4875人(硕士生3767人),本科生11570多人。在职教职工3298人,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12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626人,博士生导师199人,硕士生导师500多人,两院院士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8个岗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
兰州大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充实和提高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和“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近年来,还努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2、弹性学制),注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中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因材施教,对优秀学生制定了选拔和重点培养措施。兰州大学培养出的学生素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后劲足而深受社会的欢迎。自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成就卓著,成为各自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及优秀的管理人才。中国徒步横跨南极第一人、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葛墨林,第十四届(2003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 1991年全国十佳青年乌力吉,“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等,就是由兰州大学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中的优秀代表。中科院院士李吉均先生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青藏高原、南极、北极 )进行科学考察成为学术界的佳话。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重点大学参加的物理、化学专业出国研究生选拔考试中,兰州大学先后5次获得团体及个人总分第一名。九十年代以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等比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基金的100名青年学者中,有6名是我校培养的研究生。1991年受到国家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695人中,我校培养的有10人。全国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我校校友有4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有2篇论文入选。2004年8月,我校一名在读博士生获得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995年,美国《科学》周刊评出了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兰州大学位居第六。
兰州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对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及技术、磁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基础数学、力学、自然地理学、天气动力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有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水平。近十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500多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700多部,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根据《SCI》、《ISR》统计,兰州大学一直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引用率最高的大学之一。特别是1992、1993年连续2年发表论文数名列第三,论文引用情况名列第六,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学校还广泛开展了包括西北民俗、经济、社会、科学文化、敦煌、西北史地、中亚、人口、地质矿产、冰川、高原大气、植物生理、草业科学和干旱农业生态等在内的立足西北地区的多方面的应用研究。例如,针对干旱生态环境,开展集水农业研究;加强校企联合,开发西部矿产资源(纳米镍粉材料,中子在线测水仪等);利用甘肃的药材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新药品(大蒜素片、美多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项目的研究及开发;开发具有兰大特色的核仪器仪表(中子治疗机等);围绕甘肃省的农、林、牧业,开展了系列研究(多功能超强吸水保水剂等);发展草业经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沙尘暴机理研究等。这些应用研究立足西北,独具特色,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与美、日、英、法、加、德、澳等国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协作与交流关系,互派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开展科研合作等。近年来,先后有中青年教师500多人出国进修和攻读学位,有13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先后接受各国留学生400多名。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世界著名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穆斯堡尔等多次来我校考察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李政道先生被我校聘为名誉教授并在我校设立了“君政基金”基金。
兰州大学校园面积3000余亩,有盘旋路校区、榆中校区、一分部、二分部、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五个校区。盘旋路校区占地684亩,地处市区繁华地带,功能以科研、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榆中校区于2001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2067亩,距市区42公里,处于规划中的甘肃大学城和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陇海铁路和巉兰高速公路都从旁边经过,交通便利,环境清新,其功能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以部分专业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为补充,目前已有三个年级的本科生和部分教职工近万人在那里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通信网络中心(同时也是甘肃省网络中心)、计算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图书馆面积21000多平方米,藏书200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期刊4000多种,有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2000余种。建筑面积35080平方米的榆中校区图书馆正在建设中。学校大学科技园于2002年启动建设,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初见成效。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兰州大学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针,确立了“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以来,学校确定了“十五”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不可或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和探索解决人类发展中面临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基地。为此,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研究生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一系列探索和改革。科学定位本科教育──“上中材质,精英教育;全面发展,质量一流”,构建理念先进、组织合理、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的本科教育新体系,实施精英教育,建立优秀研究生生源基地,培养研究生后备军。加强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以学科群为主组建学院、以教授为核心建立研究所,使研究所同时具有科研、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和行政管理三重功能,实现大学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有效结合,建立起建设研究型大学、实现教授治学、实施精英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已经建立起先进的现代大学教学科研管理组织体系。 学校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实施兰州大学“萃英人才建设计划”,旨在形成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培养造就大师级学者的氛围,构筑一流的人才高地,建设与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为精英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和师资队伍支撑。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注重培养、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切实实行研究生坐班学习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提高现有学术骨干、管理骨干以及引进人才的外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进一步发展留学生教育,以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和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新的世纪,兰州大学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逐步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