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北京中心城湿地规划方案完成 目前面积仅2.08%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2-28 09:33:18 |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日前从市规划委获悉,《北京中心城地区湿地系统规划研究》已通过专家评审,这是本市首次完成对北京中心城地区湿地规划的系统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北京中心城湿地系统规划方案》初步编制完成。

    现状

    中心城湿地面积仅占2.08%

    湿地、海洋、森林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其对于一个地区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韦明杰告诉记者,简单地理解,中心城湿地就是城中的水域,包括天然和人工的河湖。据他介绍,《北京中心城地区湿地系统规划研究》范围东到永定河,西至温榆河、北运河,南到凉水河,北至南沙河、温榆河。研究显示,在总面积184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湿地面积仅占2.08%。韦明杰介绍说,中心城湿地面积占到3%至4%属于比较理想的,因此,这次研究表明,本市湿地面积比较少。

    据了解,北京曾是河流、水系众多的“风水宝地”,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但随着城市发展和多年干旱等原因,北京的湿地生态系统正在面临着巨大压力。历史上北京的湿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15%,而据目前的统计,北京的湿地仅剩5万公顷左右,不到总面积3%。

    韦明杰分析说,北京湿地减少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近年来降水明显减少;其次是人口增加,用水量提高;此外就是城市建设中,人为地将湿地改作它用了。

    影响

    两栖爬行动物骤减

    北京处于北方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而两栖爬行动物都缺少保温结构和体温调节能力。此外,由于北京连续多年降水量较少,许多河流干涸断流。特别是在众多河流上游修建拦水坝和水库,近些年又建了许多橡胶坝截流,使河流的下游大多干涸。同时,北京又有许多坑塘、水渠、河道被污染,导致依赖水环境繁殖、栖息的两栖爬行动物急剧减少,甚至在一些地区消失。北京湿地及附近的珍稀鸟类无论是种类还是种群数量都少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历史总记录曾多达300多种,而两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湿地及其附近珍稀鸟类只有154种,北京湿地鸟类的减少,也说明了北京湿地环境的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是环境好坏的指示灯,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环境越稳定,受破坏的机会越少。湿地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净化水源,由生物和泥土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分解。而现在植物都承受不了严重污染死掉了,湿地净化水源的作用明显消弱,污染物质全都积存在底泥里了。

    对策

    亚北将建湿地示范区

    目前北京城市湿地的系统研究与建设相对滞后,而很多人并不了解湿地的作用。因此,一些湿地的综合价值并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研究发现,每5公顷复合型湿地系统每天可以净化1万立方米流量的污水处理厂出水;而在增设湿地的区域其下风方降温幅度为0.2至1.0℃,风速每秒增加了0.1至0.2米。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末,官厅水库受到严重污染的五类水,在流经83公里的河道到达三家店水闸之后,已经成为三类水了。韦明杰对记者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二级,属于五类水,这部分水如果直接流入河湖,水环境并不理想,但如果这些水经过湿地的净化后再流入河湖,水环境则可以明显改善。”

    据介绍,2008年奥运会前,本市将在亚北地区建一块20公顷左右的人工湿地。作为示范项目,湿地将“吸收”北小河污水处理厂、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经过净化后流到湖中。

    韦明杰表示,北京土地资源有限,因此,中心城湿地更应该注重其综合价值的开发。他举例说,石景山区的西郊砂石坑是蓄洪区,现在只是一个大深坑,目前正在考虑对其进行综合利用,维持一定面积的水面,使它既有蓄洪作用,又有景观效果。

    链接

    北京三大特色湿地

    顺义杨镇的天然芦苇沼泽湿地:又称汉石桥水库湿地,位于杨镇和李遂镇交界处,占地约1.5万亩,茂密的芦苇荡和丰富的生物,形成了京郊平原独有的荒野景观,素有“小白洋淀”之称,上百种鸟类和几十种两栖爬行类动物在此栖息生存,春天还有天鹅光顾。

    门头沟的三家店蒲草湿地:这里有大片长满蒲草的湿地,蒲草是这片湿地的一大特色。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小鸟筑巢成就北京奥运之梦——今日探秘 “鸟巢”
· 2020年北京将建成9000万平方米地下城
· 北京掘管道挖出明城基
· 北京西山展现《重阳》大型山体艺术景观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