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梵高、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如今有着动辄千万美元的身价,但他们中的很多人生前却处于极度贫困之中。全球首家专门为艺术家创办的投资信托公司“艺术家共同信托”(APT)将有望改变这一状况,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获悉,“艺术家共同信托”大中华区明天起将在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区长征空间正式启动。
20年内以20件作品投资
“艺术家共同信托”(APT)参考的是社会公共保险的传统结构,在世界最中心的10个艺术之都建立本地区的“艺术家共同信托”,由本国家、地区最优秀的艺术家参与组成。目前已经建立的分部有纽约、洛杉矶、伦敦、柏林等,即将开业的大中华区以北京为中心,负责包括中国内地、台湾和香港地区及全球华人艺术家。
“艺术家共同信托”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投资项目,参与人是艺术家,投资的不是现金而是作品。在加入的20年中,艺术家交给APT20件艺术品,艺术家仍保留作品的所有权,只是把它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APT,以换取投资和回报权益。
作品的销售则将由国际专家队伍负责,在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出现了明显增值时,APT会决定合适的出售时机和价格。一般在10年后才开始出售,以保证价格最大化。当APT售出某一件作品时,利润的20%将作为其投资和管理费用的回报,40%的销售收入归作者个人,另外的40%给集体公积金账户,信托中的每位艺术家都会从中获得均等的一份。
金融、艺术界专家“结盟”
APT由总部设在纽约的“共同艺术”公司创办,企业家莫迪·斯尼伯格是其开创者并担任首席执行官,金融管理专家丹·格莱任金融业务执行总裁,曾任美国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美国惠特尼美术馆馆长的大卫·A·罗斯为负责艺术业务的执行总裁。
“共同艺术”有着包括诸多金融、艺术领域重量级人士的顾问委员会,著名艺术家约翰·巴迪萨利、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布鲁斯·弗格森、花旗银行集团全球投资银行联席总裁雷蒙德·麦格威尔、艺术史学家厄尔文·桑德勒等都是其成员,知名艺术家蔡国强是顾问委员会中唯一的华人。
每个区都将邀请200多位艺术家,艺术家的挑选由评选委员会负责,国际知名的美术馆长、艺术基金会负责人、策展人、批评家、画廊经营者将组成专业评委会阵营,如国际著名的策展人丹·卡麦伦是纽约APT的评选委员,第二届广州三年展的国际策展人“小汉斯”加入了伦敦APT的评选委员会。北京APT的执行长为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简称“长征”)主任卢杰,其他委员包括策展人冯博一、侯翰如、皮力和香格纳画廊负责人何浦林,以及大卫·A·罗斯。
记者日前了解到,经过两三个月的提名、评选和邀请工作,北京APT首批名单已经出炉。包括隋建国、展望、邱志杰、王功新、汪建伟、叶永青、马六明等约20位国内知名当代艺术家,上海艺术家徐震也在其中,“这就是艺术家的‘养老保险’,是个很聪明的办法。”徐震说。
北京APT执行长卢杰专访
作品升值与艺术家相关
东方早报:APT主要面对的是年轻艺术家吗?像徐冰这样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如果参与这项投资是不是会“亏”?
卢杰:不是说现在市场价位很高的艺术家就不适合参与这活动,每个艺术家不同的市场价值会直接表现在个人账户收益的差异上,因为他作品售出的40%将直接分配到个人账户。“大牌”艺术家是否加入,关键看他们对这个计划的认同和理解。
东方早报:艺术家通过APT可以获得哪些好处?
卢杰:我们会为艺术家作品提供管理、保管和展览等服务,并进行学术梳理。现在很多艺术家的作品经营比较松散,且没有计划,可以说是短线的操作方式。APT的学术资源和专业的投资服务可以说是全球独有的。
东方早报:这会不会成为艺术品销售的主要方式?
卢杰:信托的方式和画廊以及艺术品拍卖是没有矛盾的,艺术家依然是自由的,仍保留常规的市场状态。艺术家的成就被认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很多人早年将作品低价出售,终日过着困顿的生活,可能到最后手边一件作品也没留下,升值成了跟他无关的事情。APT是为艺术家自己保留20件作品的机会,对现有艺术经济市场和运作方式是提升和补充。
东方早报:现在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已经很抢手了,如何保证他们在20年内一定交出20件作品?所提供的也不一定是精品吧?
卢杰:平均一年拿出一件应该不困难,是不是拿出来和拿什么样的出来还是看艺术家对APT的认识程度,作品投资不是给别人的,而是投给自己的。我们既会长期保存作品,又能给出科学的营销计划,还有专业的学术资源,越是优秀作品就越能达到最合理的价位,艺术家获利也就越多。
东方早报:从交出第一件作品,到最后一件作品被销售有着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有可能到时候艺术家已经不在世了,谁会受益呢?
卢杰:受益者是艺术家指定的人,这一点会在签订协议时设置。艺术家可以将这笔投资回报留给自己的后代,捐给艺术机构或者基金会等。艺术市场的反应永远是滞后的,所有的前期投资都由“共同艺术”公司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