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宋小松评论——中国情结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10-10 14:51:5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中国情结

  要想理解菲尼克斯.瓦尔班诺夫的作品,就必须了解他所走过的历程,或者,至少得了解有关他事业的一些背景。如果抛开这些去谈他的作品,那将十分困难。

  菲尼克斯.瓦尔班诺夫1962年生于保加利亚的索菲亚,父亲是保加利亚人,母亲是中国人。他在保加利亚和法国长大,曾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国立美术学校,之后又来到中国。

  经常从一个身份换到另一个身份的海外旅居生活,使他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他的作品渐渐地成为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今天,这一渐进的成熟已形成了一种表现形式,人们无法简单地将其归属到哪一种文化,因为它似乎介于几种文化的边缘,是丰富多彩的想象、知识、实践和记忆的融汇……为了更好地理解他的一系列作品的含义,我们需要说明几个代表性的事实。

  首先涉及到媒介(墨)和本体(纸)。这种选择的产生,无疑就象是一种祖传的由来已久的意识:中国画用的就是笔墨、宣纸。

  不论这种“祖传意识”的说法多么顺理成章,这只不过是一家之言。更确切地倒不如说是运用这种绘画技巧的乐趣。用墨的流畅和对墨色深浅的掌握,宣纸滑润柔韧的质感,水墨在宣纸上游动、浸润,就好像皮肤对干湿的感受一样。这种黑白相衬单一的色调,将你引入多层次的丰富的感受,这正是水墨画的乐趣所在。

  在这种黑白相映之中,你可以找到所有可能的意境:书法、或者是某种源于50年代的抒情抽象画,象近乎于苦行主义的严格的抽象派艺术画。然而当人们问起菲尼克斯.瓦尔班诺夫的这种选择时,他首先谈到的是由这种最基本的黑白关系所产生的艺术上的表现力:即黑白反差力,运笔的力量,以及在正负色彩对比中既对立又互补的两种全色的震撼力。

  谈到绘画空间本身,无论作品的尺寸如何,每一个线条都令你感受到作者的眼神正随着画笔,按照某种顺序而落下、回旋、收起,就好比在画一幅结构精巧的曼陀罗图形。

  这种精确的空间结构与十七世纪欧洲古典绘画风格相吻合,这点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无论是一系列的圆圈,或是由大块“补丁”状的黑色色块组成的整幅画面,都不禁使人联想起战后美国抽象画,和屏风组合画。

  菲尼克斯.瓦尔班诺夫将东亚的某种宗教含义,尤其是宇宙起源论融入到西方绘画艺术之中。

  在探索这种宇宙和谐的过程中(就象是把绘画与生命的节奏连接起来的试验),他重建了他所熟识其内容又深谙其原理的古老的中国绘画传统。

  尽管这看来似乎总是想在几种文化之间维持一种中间立场(也许是平衡?),但这绝不是一种折中方式。以这种确切的方式,他特别地注意运用一种可以触及共同而普遍的感受的综合方式。这样,圆圈,多次重复的圆圈,就成了一种东西方普遍存在的强烈的象征体系:天空、永恒、行星、宇宙……

  既不受欧洲人经常期望中国艺术家的象征性画派的影响,也不受国际较大的艺术流派的模式化美学的左右,菲尼克斯.瓦尔班诺夫坚持走他自己的路。

  关注笔墨、纸张及其对表现艺术所具的潜力,致力于水墨画和素描,今天他好像正在一种“中央帝国”(中国)画派领域之中开辟他自己的道路……简单地说,这可能就是他所称的“中国情结”。

弗朗索瓦兹—克莱尔.普罗东
1992年3月于巴黎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北京今日美术馆·首届今日文献展
· [专稿] 今日美术馆——吴少英个展
· [专稿] 今日美术馆——苹果社区之夜
· [专稿] 今日美术馆——克里斯多夫•库克个展
· [专题] 今日美术馆—张东红、吕顺、景禹潮作品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