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da Benglis (b. 1941, 莱克查尔斯, 路易斯安那, 美国)
隐喻式生物型雕塑作品的代表人物,曾尝试绘画、素描、化工陶瓷、版画等多种形式,也有诸多影像作品。在抽象创作与大规模生产之间维持着均衡,作品既成风格又倡导革命性旗帜。兼具表现主义、女性主义、流行艺术、庞克和极简主义气质,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传达信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男性化的极简主义,以及与之相反聚焦女性的后极简主义。本格里斯的作品与其他极简主义者相比欠缺严格性,但她凭借生动感和原创性征服了此类批判,游走于直观表象和象征性之间。
Lynda Benglis相信艺术是一种丰富的有机身势语言,并通过在形态奇异的金属构架表面做出类似皱纹的纹路来表达这种理念。主要关注形象的“身体型”特征及其对观赏者的影响,为塑造图标式印象而使用聚氨酯和铝等多种材料。在铝材的使用中,她在对立特征之间实现均衡的代表性作品,物质性、形态和永久性的相互作用贯穿于作品之中。钢材和铝材被赋予褶皱形态,令人疑心面前的金属作品是某种布艺。对于观赏者来讲,探寻其中并无怪异突兀之感,反而是一种出人意料的愉快经历。本格里斯特有的石质和青铜线型作品。尽管青铜材质坚硬,作品却拥有柔软的线状形态,布满指纹的表面处理更平添人性之美。但与此同时,作品又强烈突出青铜的材质,给人以新鲜的均衡感。
猛禽
1995-96
不锈钢, 金属网丝,硅树脂和铜
116.8 x 195.8 x 33CM
暴风雨 (Juliet)
1990
不锈钢, 网丝和铝
213.4 x 198.1 x 45.7CM
Rachel Feinstein (b. 1971, 亚利桑那, 美国)
1993年哥伦比亚大学美术专业,主攻领域:绘画、素描、雕塑。其雕塑作品有如洛可可与贫穷艺术(arte povera)的结合,鲜艳而明亮。公认深受贫穷艺术家Pino Pascali的影响。后者直到1967年谢世之前,一直从事着涂抹木块或在电缆表面包裹衣料等创作,费恩斯坦从中获得了对多种材质的灵感。看到15-16世纪以德国为中心的北欧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费恩斯坦对他人未予关注,而且最初不属于展示范畴的雕塑背面产生了巨大兴趣。从该时期文艺巨匠Veit Stoss和Tilman Riemenschneider的雕塑中获得影响,她开始在雕塑背面进行装置创作,并将圣经中耶稣受难的场面作为创作主题。有时也以只处理正面的方式增添作品的戏剧性元素,或通过可从多种角度进行多重鉴赏的作品添加影像和戏剧性效果。
无题 (喷泉)
2007
着色木材
205.7 x 127 x 66CM
Los Tres 宽边帽
1999
混合材质
130x125x124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