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专稿] 物神——陈文令2008个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9-18 09:20:4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名称 / Title:物神——陈文令2008个展
  God of Materialism— Chen Wenling 2008 Solo Exhibition in Beijing
  时间 / Date:2008.9.13 – 2008.10.5
  开幕式 / Opening:2008.9.13(六) 16:00
  研讨会 / Symposium: 2008.9.13(六) 13:30 - 15:30
  地点 / Venue: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
         Asia Art Center (Beijing)
         No.2, Jiuxianqiao Rd., Dashanzi 798 Art Distric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电话 / Tel:+86-10-5978-9709 5978-9710
  传真 / Fax: +86-10-5978-9708
  网址 / Website:www.asiaartcenter.org
  邮箱 / E-mail: beijing@asiaartcenter.org

 

陈文令简历

陈文令个展 现场图片

  陈文令:形有所据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陈文令堪称一位迅速建立起自己艺术面貌的新锐人物。凭借着持续的努力和旺盛的创造力,他的作品一个系列接着一个系列面见艺坛,参加到多种展览活动之中,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因具有他自己艺术发展逻辑内在的牢靠性而获得鲜明的风格。在当代艺术创造中,观念的个性和风格的个性二者的统一至少是艺术成熟的基本标尺,在这个尺度上,陈文令构筑起了自己的世界。

  已经有不少评论家指出陈文令的艺术源发于“消费社会”的现实土壤,事实上正是如此。对陈文令这一代艺术家来说,中国社会经济增长、物质富裕所带来的社会消费文化的发展,无论在视觉感性上还是在文化语境层面都给他们以深刻的影响,问题在于在传达自己对消费文化的感知上如何鞭辟入里,找到表达的方式,实现观念的陈述与形象的创造。从陈文令十多年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始终扣紧自己专注的感觉,也始终在艺术语言上探索与锤炼,力求用可视的形象表达精准的感知。在“消费社会”这个主题上,他的全部努力都落实在如何塑造“欲望的形象”这个具体的命题上,使一种社会现实的特征得到形象的表述。

  可以说,陈文令的艺术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新现实主义的特征。他敏感于在一个极速膨胀的消费时代里社会滋生的享乐主义,一直在寻找表达、揭露并批判这种世俗现实的语言,其结果是在人与动物的“生物性”上找到了表达的契机。他的作品首先表现了人处于某种狂喜或者快乐的状态,在极度自我的状态中暴露出物欲的本性,这也可以视为是对物质生活场景的艺术放大。他也大量将人与动物塑造在一起,表达了人与动物、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界限消失的情形。在形象的精神状态上,人的表情如动物般的简单和痴迷,而动物则有着拟人式的心境和欲望。而无论是人或者动物,都是那样精神异常,幸福亢奋。这是一种“拟人化”和“拟物化”并置的方法,陈文令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了这样一种方法,也按照这种方法在不断的作品系列中使语言获得增值与繁衍,由此形成一种自足的具有内在驱动力的发展态势。

  在某种程度上,陈文令是一位信守雕塑力量的艺术家,他不像许多同代人对艺术的媒介有不断转换的兴趣,而是坚持在雕塑这种艺术形式上作深度的探寻。他的作品最鲜明的特征是对于“膨胀”这种感觉的造型。在人与动物的形象塑造上,他运用了宽厚浑实的体块和大量有弹性的曲线,使“欲望”这个抽象的概念透过形象的体积、肌肤的质感和通体的线条得以传达,并且有一种从内部涨溢出来的感性。在近年的作品中,他更多地使用庞大体量的作品或单个形象的重复构成一种种令人迷幻的景观,在那里,人与物、植物与动物、物的整体与细节粘连在一起,形成弥漫和延绵的氛境,折射出现实的斑斓光彩,又有强烈的虚幻性。在许多情况下,陈文令已经不是在雕塑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运用雕塑的语言形成一种充满生活与生命气息的场景。

  当一个艺术家拥有某种形式语言的鲜明特征时,对其艺术形式的来源也容易受到诘问。这个问题不仅对陈文令是可能发生的,其实对整个中国当代艺术都是通用的,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既从艺术家的观念来源也要从艺术家的语言来源两个方面去做追寻。从陈文令的生活经历来看,这两个来源首先具有同一性。他的作品看上去有很强的寓言性,作品中的人和物都是被放大的“欲望”的体现,但是这种欲望所萌生的土壤不仅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的都市土壤,也包括来自乡土的生活习俗。陈文令自幼生活在福建南部的乡村,在那里,浓郁的乡土习俗充满对于富裕的祈愿与理想,在物质生活得以不断提高的情形下,物质性欲望的膨胀与扩展成为一种社会心理趋势,也同时形成了新的生活景观。这些环境元素对陈文令的思想意识显然有着直接的感染,尽管他无意总体的描述这种活生生的情境,但是他却有着直接的感受。他所能做的也就是表达欲望感的“感”字,并且通过对“感”的表达使现实的情境变得具体而又鲜活。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艺术语言不是简单地来自艺术史中已有的风格,而是来自他自己经历和体验过的生活气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乡土文化浓郁的场景和视觉的造型也给予他以启发。在某种程度上,陈文令作品中夸张的造型和浑圆的体块等形式语言与闽南民间艺术中的传统有着暗合的关系,他敏感地捕捉到了生活经验中的视觉元素,并且将这些元素予以推向极端的处理。

  陈文令已经举办过多次展览,但是这次展览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展出他新近的雕塑作品,同时还展现他重返故里、参加家乡庙会所拍摄的场景。在极为热烈的民俗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陈文令艺术的本土来源。在那里铺天盖地的祭祀场面所展现出物质的力量,已匪夷所思地形成一种视觉奇观。这两类作品——影像的纪录与他的雕塑,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清晰的关联,也揭示出陈文令这些年艺术创作的真正谜底。在这个意义上,陈文令的艺术可以说是“形有所据”。

 

  范迪安
  2008年9月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Asia Art Center 亚洲艺术中心
·
人的寓言[1].道
亚洲艺术中心提供
162x130cm
· 谁能成为亚洲艺术中心?
· [专稿] 托马里兹THOMA RYSE画展
· [专稿] 时光都献给了少女——忻洛汀青岛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