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像》
1201-1204年作
【宋】梁楷
纸本水墨,纵26厘米,横74厘米
此卷中部主景画一人向道君跪拜,极力突出在祥云、霞光衬托下被仙官簇拥着的道君的威仪。两侧各画一组宫室和住宅,分别表现三组道教故事。从画幅上六道折痕分析,它原为经摺装,是道教经卷前的扉画。经卷在宋代已由唐以前的卷子装改为经折装,佛经传世尚多,道经很少,手写本及手绘扉画则此为仅见之品,弥足珍重。此图画笔细谨,线描精准,造型端慤而有古意,构图繁杂而疏密有致,反映出南宋中期工笔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画法既有李公麟的缜秀雅致,又具南宋李(唐)夏(圭)的遒劲。左下有梁楷款字。曾经明代安国及清初笪重光等收藏。张丑《真迹日录》三集及吴其贞《书画记》卷三著录。
《家书九通卷》
1523年后作
【明】文徵明(1470-1559)
纸本,纵23.5厘米,横495.6厘米
此文徵明家书,计九通,作于嘉靖二年春夏之间。时文徵明因荐授翰林院待诏。札中时时流露出他对京居及作官的不适,连被普通人羡慕的“应酬诗文无虚日”,也觉得“心绪不佳”。因此,他“思家甚切”,不久即上疏乞归。三年后,便挂冠回乡了。因为是家书,故信笔而为,书写自然,但意到笔随,神气内敛。是研究其生平、思想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匏翁雪詠图卷》
1544年前作
【明】周臣画吴宽书
纸本,书纵23.1厘米,横217厘米,画纵23.2厘米,横95.9厘米
此卷为吴宽自书咏雪诗,用笔俨重而别具流动洒脱之趣,用墨浓黑而有精气跃出。卷后有同乡周臣《咏雪图》,写山庄冒雪中有人对客摊卷吟咏,庄外乔木环匝,冻溪曲屈。周臣是唐寅、仇英师承所自,画学刘松年,多绢本巨制,而此詠雪图为纸本水墨,笔法疏秀,雅近文人画,是周臣作品中难得的逸品。
《三处士图卷》
1651年作
【明】陈洪绶(1598/9-1652)
手卷,横155.2厘米,纵72.9厘米
陈洪绶作品为翁氏重点收藏,精品甚多。此卷乃陈洪绶为其晚辈友人姜廷幹赴扬州的赠别之作。写梅、菊、水仙,皆凌寒傲霜、孤高清绝之品。藉以自况,亦比友人。水仙以尖笔劲勾轻染,画法出自赵子固;梅菊稍朴茂,折衷陈道復、周服卿,更益以装饰趣味。而高古倔强的气息,则越诸家之上了。
《杜甫诗意巨轴》
1702年作
【清】王原祁(1642-1715)
绢本设色,纵320厘米,横91.4厘米
此图近处写长松积翠,菡萏初绽,板桥通幽,矮屋面水;隔岸岗峦叠起,层岭逶迤,岭上崇楼杰阁与谷底村舍相遥望,山中飞湍急泻,烟云涌动。雨后远峰如洗,千嶂犹湿。幅式巨大,构图繁复,色墨苍润,气象雄深。自题仿高克恭、赵孟頫笔法,历时二月而成,是他六十一岁的作品。王世襄先生曾特撰《麓台五绝》一文以赞之,称就其尺寸、设色、丘壑布置、笔墨及参用高、赵二家法等五方面而言,堪称五绝。
《东园墨戏山水册》
1665年作
【清】恽寿平(1633-1690)
纸本水墨,单开纵22.8厘米,横18.3厘米
双开纵22.8 横31.1厘米
十开,也属简笔小景,末幅自题“或规模古制,亦间出新意…非得象外之赏者未足与观此画也”。画作于甲辰,时年三十二岁,其时与王石谷往来最密,相契最深,画风互受影响。恽传世之作中晚年较多,此二册自题均隐寓自赏之意,是二人中、青年时得意之作,反映他们当时的艺术取向。
《谢安东山携妓图》
1480年作
【明】沈周(1427-1509)
绢本设色,纵170.7厘米,横89.8厘米
此轴写峰高林密,危磴通幽,乔松曲涧之旁,青山碧岩之下,谢安引白鹿,携名伎徜徉悠游,名士风神跃然缣素。然沈周毕竟是一个山水画专家,故更着意于山村气象的描绘,笔墨趣味的表达。虽自称临戴进,但淳厚渊雅的气息是非戴进所及。
《长江万里图》
康熙三十七、八年间作
【清】王翚(1632-1717)
绢本设色,纵40.2厘米,横1615厘米
此卷作于康熙三十七、八年间,正是王翚完成《南巡图》名动朝野荣归故里之时。画从重山密岭流泉百道的大河源头起,至长江下游入海处止。山间栈道连云,巉岩踑踞;江上帆樯如林,网张舟驰;两岸城郭相望,村舍比连。峰峦树色,各极其态;舟车商旅,屈指难数。全图长五丈有余,构图繁密,皴染周至,气象宏深。自云“凡七月而成,”可见其用心之专与用力之勤。
《一笔虎》
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正月作
【清】翁同龢(1830-1904)
纸本,纵131.1厘米,横61厘米
翁同龢生于清宣宗道光十年庚寅,因属虎,中年以后常大书“虎”字以自励。此帧书于光绪十六年庚寅正月,他六十周岁。正是扶助光绪帝改革图强之时,故笔底虎虎有生气,仿佛可见他脱巾挥毫时的激昂神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