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美术殿堂 人民共享——访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2-19 18:17:58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美术周刊》:从您2005年底就任馆长到现在,中国美术馆发生了很多变化,无论是观众流量还是展览的品质。在您看来,这三年,中国美术馆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范迪安:我想中国任何一个文化机构本身的变化,都是这个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近三年来,中国美术馆的观众量有快速的提升。2006年是38万人,2007年是80万人,2008年超过了105万人。这对全馆同仁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同时,我认为这个数字也体现了今天的老百姓对美术生活更高的期待和更热情的参与,这是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正在发生变化的一个数字表征。

使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文化享受,可以说是政府重民生、讲民生的一个重要标尺。当然,美术馆的观众量需要靠更多地培养人们在美术上的审美习惯来形成。过去三年,中国美术馆在如何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如何逐步广泛地培养起老百姓的美术审美习惯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这是美术馆三年来最重要的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双向的状况。一方面是老百姓愿意到美术馆感受最新的艺术创造,在审美认知上获得更多的提升;另一方面,美术馆也在紧紧抓住这种形势和机遇,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工作,获得更多的观众量。

《美术周刊》:当下我们的艺术生态结构在不断变化,您会用哪些关键词来描述现在的中国美术馆?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的形象,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被社会和艺术界所共同描述的一些形象叠加而成的,是值得我们今天予以加倍保护和为它继续增添光彩的。

在中国的艺术界,大家都把中国美术馆称作“最高美术殿堂”。我认为这六个字里面, “最高”和 “殿堂”,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在它的实际工作中又加了六个字:“对外交流窗口”。一个“最高美术殿堂”,一个“对外交流窗口”,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美术馆从开馆到今天40多年中历史对它的评定。

如何使得美术馆真正成为一个殿堂,这个殿堂不仅能展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而且能够放下架子让老百姓都能走进来,成为一个人民共享的殿堂。在这几年,我们就把它放到了更广泛的公共教育的层面上进行思考,也就是美术馆整个系统要着眼于提升社会的审美水平,要着眼于把美术馆建造成一个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的审美教育园地,使得这个殿堂更加贴近大家的文化需求。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到更多的是对国立的、老牌的中国美术馆来说,如何使历史的光荣变成今天的光彩。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美术周刊》: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两年中国美术馆在这方面的开展有哪些新变化,您觉得哪些措施是最切实有效的?在全国实施的博物馆“免票”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譬如人满为患、展品被破坏等等,中国美术馆在这方面有什么特别的企划?

范迪安:这些年政府兴建了一批美术馆和博物馆,增加了相关的投入,在2008年还出台了要求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文件。但对我们具体的专业机构来说,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做一些思考,比如说:美术馆如何能够在没有完全免费的情况下,逐步地扩大免费的范围。所以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开始逐步扩大了免票和免费的范围,比如原来70岁以上的观众是免费的,现在提前到60岁以上;以往只有儿童才是免费的,现在17岁以下都免费了,也就意味着美术馆大门已经向中学生完全打开了。此外还设立了一些涉及农民工,以及博物馆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等节庆日的免费。这些举措,给公众一个信号:美术馆在最大限度地为观众提供参观便利。

美术馆、博物馆的发展只是免费和免票,那肯定是不够的。这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全社会培养一种进博物馆、美术馆的文化生活习惯。我们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全年的展览计划。美术馆不是风景名胜之地,要力图做到好戏连台,使观众常进常新,这样大家才知道美术馆是一个终身可以选择的去处。我们首先要在专业上练内功。

第二,要更多地增加学术上的策划和组织。这些年美术馆开始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大的调整,调动了更多的学术力量来策划,包括自己策划展览,以及与许多学术单位、学术机构合作策划。这些年在艺术界,“策划”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可是,以往它好像跟美术馆没有什么“缘分”,如今在美术馆,建立了策划机制、积极培养策划人才,为我们走出一般的接纳展览的历史时段做充分准备,逐步地朝着美术馆更多地建立自己的学术准则、学术方向努力。 第三,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下大力气实施公共教育。现在美术馆常年有专家的学术讲座,有一批志愿者长期在一些重点项目上提供服务,同时也有大量的大学生、儿童美术活动在这里开展。全年超过10%的观众是直接得到教育服务的对象,也就是说,每年有近10万观众获得了美术馆提供的儿童美术教育、大学生美术教育、学术讲座等方面的直接服务。

《美术周刊》:您提到在展览的学术性上练内功,您觉得现在的美术馆展览格局离您的目标还有多远?美术馆每年自主策划的展览和外展比例现在是多少?2009有什么新计划?

范迪安:从总量上来看,到2008年,自主策划接近40%。美术馆每年还是应该有若干个大型的展览,以鲜明的形象、较长时间的实施,让更多的受众了解。2008年敦煌艺术大展和新媒体艺术大展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中国美术馆希望争取更广泛的观众群,着重点仍然是面向社会整体。在敦煌艺术大展和新媒体艺术大展中我就看到了这种变化,所以这启发我们对美术馆的项目要尽可能多考虑到观众的接受面。首先是内容的选择,需要在展览设计、展厅氛围的营造方面做一些文章,使整个展览能有更大的适应性。

《美术周刊》:即将开幕的吴冠中作品展有什么新的亮点?

范迪安:2008年吴冠中先生先后对几个国立美术馆进行了捐赠活动,这是吴先生一贯的态度。他说过,“我的艺术不是给我的孩子的遗产,我要把它奉献给社会”,我对他的话至今印象深刻。也许有人会问,捐赠为什么不集中在北京?我认为同时捐赠给几个美术馆也很好。其实在国外早有先例,如果你要看印象派,那么在法国、美国、俄罗斯都有重要的代表作,三分天下的格局很好。我想吴冠中先生这种捐赠的分配,也受到了海外的影响。

对于中国美术馆来说,10年前吴冠中就捐赠了一些作品,在馆藏作品中有重要的分量,这次吴先生又有36件新的捐赠,而且都是21世纪以来的新作。这次展览在上海展的基础上也增加了新的作品。同时,我们考虑到吴冠中先生画面所表现出的人文家园和江南景色,在展览的设计上将力求营造江南诗意的整体氛围。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