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美术》执行主编尚辉谈当代中国画笔墨语言与市场前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20 09:24:0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市场资本与中国画发展

  石鲁《转战陕北》 纸本水墨设色 1959年

 

    李:说到艺术和资本,资本对艺术的注入越来越多,资本的力量强劲地左右着艺术的发展,而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推动,请您谈谈艺术和资本的关系?

    尚:说到艺术和资本,我先谈谈艺术品的价格问题。艺术品的价格,毫无疑问是和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联系在一起的,从一个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艺术品的价格是趋近于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但在每一个时期,它往往会发生一些背离,或偏高、或偏低。偏低时,可能是艺术家在市场刚刚起步,因为没有很多人认同他的艺术价值,或者说艺术市场还没有对其艺术进行价格的确认,所以价格会比较低。而当某位艺术家较长时间在艺术市场磨砺之后,他作品的价格可能会相对稳定,而且随着声誉鹊起可能价格会不断攀升。相反,当今流行的某些高价位艺术家的作品若干年后或许会被历史证明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而慢慢沉下他的市场价格。艺术市场的价格规律,最重要的就是取决于艺术作品的价值。其次则是市场的共同规律,比如信誉、供求、营销等等,而所谓作品的艺术价值,实际上是作品能否进入历史,没有美术史价值的作品最终都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艺术市场的规律和写美术史也并不完全一样,艺术市场除了艺术价值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艺术作品受大众欢迎的程度。艺术作品能否进入市场,能否获得一些特殊的进入市场的机缘,对于艺术家的市场推销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艺术市场又有市场的自身运行规律。就艺术市场规律而言,比如营销的概念,一位画家可能画得很好,但是其作品的市场价格并不到位,甚至卖不出去的也绝不在少数。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没有进入市场的营销和操作。应该说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开始逐步完善,而艺术市场的起步稍晚,新世纪之后,艺术经济才真正加入了市场经济的大循环,我们都发现,这时期艺术市场的强劲起步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诸如齐白石,2002—2003年画价并不高,平均也就是七万多一平尺,现在可能平均达到30多万一平尺。这短短的六、七年间,艺术市场处于一种强劲的势头,这和我们国家经济GDP的增长速度是紧密相连的,也和我们每个人的工资收入紧密相关的。因为我们原来的工资基数很低,现在工资收入高了,那么市场价格也就提升了,艺术市场的价格上升也是必然的。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的艺术市场很不健全,整个市场价格和国外一些名家大师相比还很低,这种现象不太正常。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画家作品价格不高,就认为中国画家比国外现代的一些艺术大师的成就低。因为艺术有它的民族性、地域性,这种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和其本土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它的市场价格偏低,或者艺术市场不太健全之外,缺乏健全的画廊体制和专业的经纪人制度,也是我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我们的画家大部分还习惯于或更喜欢于自己卖画、做展览,并进行艺术市场营销。实际上,现在画价比较好的画家都懂得些艺术市场的规律。相反,有一些画家的价格并不太高,原因是他不善于在市场经济中营销自己的形象。所以,我们这个艺术市场还不健全,要使之规范和健全,就是要建立专业规范化的艺术经纪人制度。试想,作为一个艺术家,主要精力就是要投入到自己的艺术感受与创造中,而不是分散自己的精力,以专业策展人或经纪人的角色去营销自己的作品。如果要求画家同时具备艺术市场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这似乎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还应呼唤、也亟待去建立中国的经纪人体制。有了经纪人,画家只管画画,经纪人带你进行市场的营销和艺术形象的营销,其他配套体制也运行有序:美术馆有美术馆的体制,批评家有批评家的体制。这样每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势必会营造出一个健全的艺术市场。

    目前从事艺术行业的人士是处于一种多重身份混杂的状态。有的批评家就是策展人,策展人还兼有其他身份。有的画家懂得运用艺术市场规律,其作品的市场营销就比较好;相反的,有些画家不善于操作就被排斥在艺术市场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画家作品艺术价值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的经济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近几年来,像中国的房地产热一样,艺术投资也过热,而且这种过热,主要集中在当代艺术领域。当代艺术领域的经济过热和境外投资商过量的艺术投资有关。

    正如今天房地产市场开始理性回归一样,我相信艺术市场也逐渐理性回归了,一些画作近来难卖了,这就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的调整,艺术市场也会适度调整。因为艺术市场投资“过热”,就表明有泡沫,不是真实的存在,当艺术价格过分偏离了艺术价值时,就必然有理性的反弹与回归,我们希望艺术市场是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

    李:谈到艺术资本,它的构成可以有近似慈善捐助的资本、民间资本、投资资金资本、拍卖公司运营的资本,还有就是社会文化学意义上的权力资本,您是怎样看待权利资本的?

    尚:1949年以后,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国美术的发展应该说都是一种体制内的发展。这种体制内的美术途径,过去是通过在美术馆展览,或者在美术大展中获奖。除此之外,就是在《美术》等权威杂志上发表作品。由于没有市场的概念,一个画家成名,主要依靠作品的展览,或在《美术》杂志这样重要的刊物上发表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美术》杂志作为权威媒体成为艺术创作的风向标

 

    至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中国美术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就是进行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好也能够迅速成名,所以就形成了今天所说的资本的力量、资本的权利,就是不必依靠官方体制。现在我们所说的当代艺术,很多都不是官方的,甚至于是以反官方、反体制为特征的。他们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就是靠资本的权利,有外国的资本投资进行市场的营销。比如说画作的价格通过一次拍卖会达到了上百万或者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这个时候会给老百姓、给艺术界一个很大的震动:就是这样的一个画家、这样的一件作品能达到这样一个数额的价格,它一下子就颠覆了很多我们原来所说的权利操作的画家实现方式。所以在今天看来,资本权利是市场经济中不能忽略的一个现象,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包括在西方,大部分还是通过艺术市场来推动画家的发展,变成一个艺术发展的生态系统,而中国是属于权利和资本互相平衡、互相制约,两者共同发展的模式。当今有的画家体制内和市场都发展得很好,所以这样的画家在当代很活跃。

    李:艺术商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可能会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考虑市场,而有意无意地影响了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艺术的商品化对艺术就会有反作用,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把握?

    尚:有些画家创作的时候他会考虑要参加什么样的全国大展,会首先揣测评委的口味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般很少想到自己是如何创作的。同样的道理,既然是市场化操作,就要迎合市场,这是一般创作者的心理。你要去生产一件产品,要卖出好的价格或者要能进入市场,你首先要生产对路。所以,不要盲目地去批评画家迎合艺术市场,这是他生产的必然过程,一种必然的心理。艺术市场确实也是把双刃剑,当画家迎合市场时,市场就会把画家推出来,但是当他们功成名就,形成自己艺术符号的时候,可能就失去了创新或者探索的勇气和动力,相对就会守成和迎合市场。

 

   上一页   1   2   3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尚辉评论
· “每一棵老葵上,都系着被拯救的渴望”
· 冯远谈塑造当代中国美术界自身形象
· 央美受灾学生每人补助200元
· 黑龙江美术作品在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