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8日,伴随新兴的艺术汇聚之地 - 意大利特尔尼Siri工业区艺术中心(CAOS)的开幕,意大利的艺术文化舞台将获得非凡的成长。特尔尼,这个意大利中部的城市,正经历着一场至关重要的城市发展过程,而文化和革新正是这个过程的核心。
CAOS由原先的旧化学工厂 – 前Siri厂改造而来,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它以其承办的国内、国际展览,创意工作室,新当代部分 - O.Metelli 画廊,城市考古博物馆,一个容纳300人的剧场和时尚的咖啡书屋,在意大利艺术中心中独树一帜。正如它的意大利语名字所带给人们的感受,CAOS将会以快乐、富于实验精神,以及勇于革新的氛围而闻名于世。
此次展览受CAOS的邀请,与CAOS同时开幕。值此,特尔尼将成为继中国北京和英国伯明翰之后,世界范围内的第三个,欧洲地区第二个展出当代艺术暨建筑展“地图游戏:变化动力”的城市。展览从思考中国城市化的变化动力开始,探索艺术和建筑中的当代主题。
《地图游戏》的城市原型是北京。自从赢得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北京便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城市的面目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北京的城市在新的千年,已变成一个迷幻的存在,令人既感兴奋又觉疲惫。
24位中国与国外艺术家和建筑师共同探究这些变化的来源,并在他们对这个城市多层的诠释中铺展开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此次展览,是少数的在意大利集合了中国和国际其他知名艺术家与建筑师的作品的展出之一,其中许多作品是为这次展览而特别创作的。作品共同探索了“地图”在北京这个飞速扩张的大都市里的角色。
对于《地图游戏》的展览,艾未未 -“鸟巢”设计的顾问 - 这次的作品是一个影像:《北京.二环立交桥》,用正反方向拍摄两条的方式记录北京二环路上33座立交桥的交通状态。
一些作品鼓励观众超越表面去观察事物,如英国艺术家Anna Boggon的作品,或建筑师马清运(MADA s.p.a.m.)的作品:他的《从日食到奥运》是一个影像,灵感来源于中国在去年8月1日的日全食和接踵而至的北京奥运。
一个有趣的方面在于艺术家对城市空间的观察,尤其是当一个城市将自己以一个剧场背景的形式呈现,揭示着生存状态中超现实的方面。有时发生在一些非场所,如公路(知名的观念艺术家汪建伟的摄影作品《他们……》)、自动提款机(Sarah Beddington)、或者通过角色模仿来使人再次关注真与假、人为与真实这些问题(林一林)。
一个地板上覆盖着水泥干粉的荒废的空间,界定了尹秀珍的《地图》。这个由混凝土营造的空旷的“地图”传达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被放逐的孤寂,不仅关于北京,也同样有关于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的城市荒原。环境的问题也是《地图游戏》参与者的一个关注的焦点。MAD建筑师事务所的创立者 – 马岩松提出了“绿色思想”的概念,并建议在城市中间建一条绿色动脉,从而使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远离污染,同时赋予人们逃离城市里令人窒息的日常生活的权利。
还有的建筑师,如:马切拉(Marcella Campa)和思凡诺(Stefano Avesani)对城市的身份进行了反思。他们以一个形式多样的、开放的方案,将繁杂的、转变中的现实碎片重组。这个方案以空间和社会为背景,对北京传统的胡同区域进行探索。他们的研究被设计和定位成一个多步骤的体验,新的想法、材料和装置,丰富了每一次的创作(www.instanthutong.com)。
社会问题同样是香港艺术家白双全(Pak Sheung Chuen)那发人深省的作品《香港人给中央的礼物》以及纪录片、影像导演吴文光的《中国村民影像计划》(村民图片) 所关注的重点。
从装置和雕塑到影像、摄影,再到绘画和素描图,参与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利用不同的媒介和材料探索《地图游戏》的主题。一些绘画涉及标志性建筑与自身,其关于艺术家的私人想象(唐晖)或全球网络社区中的自我(陈劭雄)。
在展览的空间里,那些从地图游戏参与者的脑中浮现的关于这个巨大都市的不同碎片,将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生机的整体。在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连续与断裂,文化的倒影,历史和今日的生活,还可以一瞥那想象中的未来。
此次展览CAOS展现了其作为良好地继承了欧洲优良传统的展览与艺术制作中心的风范。它是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亚大区杰出的当代文化中心的代表。
附注:
《地图游戏》的展览是独立策展人冯博一、莫妮卡(Monica Piccioni)和罗萨利欧(Rosario Scarpato)(意中艺术工作室的联合创立者),以及艺术家沙妩诺(Varvara Shavrova)的一次策划与创意性的合作。意中艺术工作室是位于北京798厂的一个以策划中国和国际当代视觉艺术项目为主要实践的意大利艺术空间。
展览于2008年6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首展,之后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去到英国伯明翰博物馆和艺术画廊展出。《地图游戏》的展览得到了六个驻华使馆的名誉支持(德国大使馆、爱尔兰大使馆、意大利大使馆、俄罗斯大使馆、荷兰大使馆和英国大使馆),以及意大利使馆文化处、歌德学院(中国)、英国文化协会和皇家驿栈的赞助。
参展艺术家:艾未未【中国】,Sarah Beddington【英国】、Anna Boggon【英国】、陈劭雄【中国】、David Cotterrell【英国】、Andrea Gotti【意大利】、关矢【中国】、李巨川【中国】、林一林【中国】、Michael Najjar【德国】、白双全【中国香港】、Perino &Vele【意大利】、沙妩诺(Varvara Shavrova)【俄罗斯/爱尔兰】,唐晖【中国】、Hugo Tillman【英国】、汪建伟【中国】、吴文光【中国】、尹秀珍【中国】、袁顺【中国】。
参展建筑师:马切拉(Marcella Campa)、思凡诺(Stefano Avesani)【意大利】、马清运 / MADA s.p.a.m.【中国】、马岩松 / MAD【中国】、王辉 / URBANUS【中国】、Winy Maas / MVRDV【荷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