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鲁迅与青年木刻家。
4月18日,“2009年古籍善本新文化、红色记忆拍卖会”在天津举办。其中,第70号拍品是老照片《鲁迅和青年木刻家》,拍卖说明为:“此照片为民国著名摄影家沙鸥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全国木刻展上,为鲁迅及一些青年木刻家所拍照片。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上海鲁迅纪念馆赠予中国作家协会(背面有题字及盖章)。此为鲁迅生前之最后照片,国内外多种刊物曾经发表”,起拍价800元。
到拍卖开始时,网上此照片点击率只有88次,极为平常。笔者带着侥幸心理赶赴天津,为的就是这幅老照片。是这幅照片存有秘闻?还是因沙鸥的摄影作品有巨大增值空间?都不是!真正原因在于,这幅老照片因为“天大的漏洞”而成为藏界的罕见珍品。
沙鸥,现代诗人、作家,他一生并无与鲁迅先生亲密接触的记载,也不是民国著名摄影家。其实,这幅老照片的作者并非沙鸥,而是跟他名字一字之差的沙飞。沙飞是著名战地记者,原《晋察冀画报》负责人,民国最有成就的军旅摄影艺术家。1936年10月8日,鲁迅抱病参加第二届中国木刻展,并与青年木刻家黄新波、曹白等一起探讨木刻艺术。这张著名的合影,是摄于鲁迅逝世前10天,也是鲁迅生前的最后留影。当时的沙飞,还沉浸在为鲁迅先生拍摄了照片的兴奋之中。1936年10月19日一早,得知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他立即把照片投寄给各大报刊,被竞相采用。
鲁迅先生走了,摄影家沙飞诞生了。
据考证,沙飞原名司徒传,广东人,1937年在河北参军。自此,他拍摄了大量反映日寇暴行、百团大战、国际反法西斯战士白求恩等专题的摄影作品。1948年,沙飞因病住进石家庄的白求恩和平医院。住院期间,他精神失常,最终开枪打死了为他治病的日本籍医生,并于1950年在石家庄被军法处以极刑,当时未满38岁。在沙飞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伴随他的,只有白求恩遗赠的照相机和《鲁迅和青年木刻家》的照片底片。沙飞死后,战友吴群等人查询底片的下落,他们都知道,沙飞对鲁迅底片很珍爱,用防潮纸单独包好每张底片,再放进一个小铁盒里,一直随身携带。1950年,负责关押沙飞并执刑的华北军政大学回函:“关于沙飞所摄制之鲁迅先生的底片,来时他要求自己保存,怕遗失。当时负责检查的同志认为那是和他案情无关的东西,为照顾他情绪,就交给他了。最后处决时,因工作疏忽,忘把底片要回来。底片现在很可能是在他身上放着,并埋葬起来了。”沙飞的家人一直不知道他葬在哪里,经多年查找才了解到,沙飞的棺木经过两次迁移,现埋葬在石家庄殡仪馆后院的墙角,这只是大概的位置。至此,《鲁迅和青年木刻家》的照片底片与沙飞生死相随,已73年。
这次拍卖会上,第70号拍品“老照片 《鲁迅和青年木刻家》”被天津藏友最终以3900元竞买成功,令众藏友心花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