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上海外滩美术馆新装现身 首展《蔡国强:农民达·芬奇》(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18 15:45:10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在半个多世纪里,亚洲文会大楼与当时国际重要博物馆,包括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等,都建立了藏品交流和业务合作关系。在促进学术研究、推动文化交流、普及科学知识以及丰富市民生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当时最大的东方学研究中心,也是上海知名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

当年,在这幢五层大厦中,设有演讲厅、图书馆、博物馆陈列室。

1952年,这个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停办,其多年积累的20328件自然标本、6663件历史文物和艺术藏品分别构成了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的典藏基础;其图书馆收藏的14000余册中西文图书,并入徐家汇的天主教藏书楼,成为上海图书馆的特藏。

执掌建筑修缮和设计规划重任的,是曾主持柏林“博物馆岛”设计的英国著名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这幢ART DECO风格的建筑由当时的英商公社和洋行设计,为了使欧洲的西方建筑形式能够与上海这片“异国”土地相协调,在设计中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装饰与风格,正是这种混合风格的特征表现,赋予了这幢建筑以非常重要的价值。戴卫·奇普菲尔德为了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护这幢历史建筑,在主要建筑立面上都以1932年建成时的原貌为依据进行修缮。该建筑设计图纸完成于1925年,现都存于上海档案馆。

积累多年的20328件自然标本构成了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典藏基础

整幢建筑为一深入地段内部的细长长方体,沿街立面高大挺拔,唯一保护得完整的只有虎丘路进口处的墙体,负责历史保护建筑修缮设计的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总经理陈立缤透露,原本构成沿街立面的泰山砖非常坚硬,经过几番清洗之后,才恢复到原本的青灰色,因为年代久远,这幢大楼在1970年代也进驻过不少用户,一幢建筑中留下了诸多的时代痕迹,比如铜制的大门就是青岛银行的痕迹。水磨石地板的用料虽与现今相差无几,但楼内的分割凌乱无序,有些破损已难以修复,只有到宜兴去烧同样的砖。

上海外滩美术馆空间模拟图

在忠于原建筑风格的同时,戴卫·奇普菲尔德也考虑现代美术馆的功能需求,修缉一新的外滩美术馆向东进行了扩建,创造出一个首层面向博物馆广场开放,顶层为室外露台的崭新东立面,从建筑语汇的角度而言,通过建筑材料和比例上的关系,形成了与西面对称结构的博物馆广场。

同时,为了能够满足定期更换的现代艺术展览的要求,即所有的空间楼层均可以根据不同展览要求进行划分,设计师对原始空间的建筑构造例如外露的房梁,做出了些许修改。最大的变动就是通过屋顶天窗的设计,将最上部的三层空间连通起来。至于室内色彩的选用,也遵循建筑原貌,展厅空间均采用浅色调,穿插布置少量黑钢或木质家具,从而为展览提供了一个简洁、宁静的背景效果。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