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教育

艺术教育权力化的弊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03 08:54:33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作者:何桂彦

美国理论家阿瑟·C·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一书中,曾谈到美国当下的艺术教育现状:“在美术学院里,技能不再被教授。学生一上来就被看作是艺术家,教师在那里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意。这种态度就是学生可以学习任何他或她需要的东西——如音响、影像、摄影、表演、装置。学生如果愿意的话,他们可以成为画家或雕塑家。但是主要的事情是找到哪些手段来表现他们感兴趣传达的意义。美术学院的氛围不再是一群学生站在画架前画模特或画静物,旁边有一个‘大师’从一张画布走到另一张画布前提一些意见。在高级的美术学院,学生有他们自己的工作室,而教授们(也是艺术家)定期来观摩,看一看在做什么,给出一些指导。”

和中国当下的艺术教育作一个简单的类比,我们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情况:1、在中国的艺术教育体系中,行政体系居于绝对主导的地位,教师和学生则相对边缘化。2、技能训练始终是必须的。一名造型类的学生从考前培训到本科阶段,再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他/她都需要接受不间断且严格的造型训练,其中素描与色彩等基础技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艺术观念的拓展则相对较少。3、即使是八大美院的学生,一部分人在毕业前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当代艺术,除了对架上绘画谙熟外,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用装置、影像、表演等艺术形式来从事创作。

当然,美国的艺术教育同样有它存在的问题。比如,他们的艺术学院并没有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他们的学生由于太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太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基础技能普遍较差。相反,中国艺术学院的学生大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不过,我们的优势或许也仅仅只能体现在基础技能上。

单纯从教育层面上看,艺术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独立的艺术精神,激发其创造力,当然也包括最基本层面的美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果从文化和思想观念的角度理解,艺术教育的核心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能以艺术为手段捍卫个体存在的尊严,捍卫其具有的自由、独立的批判精神。

1   2   3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北京2010美术类专业统考考试大纲(试行版)
· 校长推荐制:一道美妙而难念的经
· 应试教育的消亡需要创新的高考制度的确立
· 弊端丛生的中国艺术教育
· 2010年九大美院本科招生抢先解读系列报道一今年中国美院本科招生有哪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