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教育

教学回到儿童生命本身,才能杜绝儿童画创作中的抄袭现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19 21:02:07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李力加

编者按:上周,在北京巧遇尹少淳、李力加等专家,针对11月21日本报刊发的由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朱凡撰写的《浅谈少儿美术作品的抄袭问题》一文,与几位老师约稿,希望他们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针对此问题做出一些回馈。

李力加“快人快笔”,不日旋即将写好的文章发与我。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儿童画创作中产生抄袭问题的前因后果,并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法,可谓字字珠玑。

儿童画创作中的抄袭现象,是存在于我国儿童美术教育领域发展中一个不能回避的严重问题。在各级各类儿童画比赛的评审过程中,业内的明眼人一看作品立刻就能够发现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重点思考儿童美术教学与美术教师这一焦点。

一、儿童画究竟在画些什么

儿童画的概念,直白的解释是儿童依据自己心理、生理发展的水平,在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绘画作品。但是,这些年来与世界各国的儿童画作品,包括与香港、台湾、澳门等华人地区的儿童画作品比较,不难发现,我国大陆的儿童画作品中,孩子们最缺乏的就是独立的特性。而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画,应该是由儿童内心感悟生活后情感自由释放和表现上的自然表达。

由于相当一部分儿童美术教学缺乏对儿童画这一本质要素目标的达成,在儿童画主题创作中,偏离儿童生命本体,为了画儿童画而进行的所谓学习,成为儿童画创作中抄袭现象赖以生存的土壤。一些美术教师、家长为了能够让儿童与自己孩子的画作拿到奖,在指导小孩子们作画的过程里,并不从儿童的知觉经验唤起出发,而是由笼罩在儿童头上的所谓主题概念入手,将一些成人表现的范本和以往的儿童画作品搬过来让儿童在绘画时临摹,甚至创作时直接照搬与抄袭,这些现象存在于儿童画教学、辅导、作品选送等环节里。

二、儿童画主题创作为了什么

在国内,每年都有各种名头的儿童画创作比赛活动。这些活动构成整个儿童画的“市场”效应。说其“市场”,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儿童画比赛活动已经背离了儿童美术学习目标,也背离了比赛活动的初衷。为了完成一个事先拟订的主题,在儿童画的表现之前,给孩子们戴上一个先入为主的帽子。

拟订、组织儿童画主题创作,例如科幻画创作、环保、爱家乡、中华情以及奥运会等,动机都是好的。主题创作需要的是,激发小孩子关注社会生活,用自己的观察和特殊的视角,思考问题,表现创作。例如2009年12月13日,欧洲民间环保机构为了配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组织了800名10-13岁的儿童创作环保题材的绘画作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集中展示,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儿童创作的环保题材画作悬挂在河边的栏杆上供人们观看。这些作品通过儿童的视角,提醒国际社会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对照这些作品,其表现质朴、自然,是一种儿童自发的表达,画面形式、色彩等方面与国内所见到的儿童画主题创作有比较大的不同,说明了这些作品是组织者在指导儿童进行主题创作时,其方向与要求是不一样的(见图1、2)。

三、反思某些“主流”的儿童画教学

长期以来,在国内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普遍充斥着单一的、固定套路的成人简笔画临摹教学。在这一功利性达标教学中,小孩子可能马上能够在25分钟的课堂上完成教师所指令的主题形态,但是,幼儿潜在的自由表达的美术能力,被一些固化的图形所替代。由此,在相当多的幼儿绘画创作过程中,看到的是教师先画出某某主题的范画,让小孩子们照此临摹,再经过教师选拔,挑出自己认为画面效果比较好的画送出参加比赛,这类作品是由教师的抄袭污染儿童,是以成人的思维替代儿童的想法,也包括了用儿童的手,完成美术教师的表现意图这类的作品。这是国内儿童画创作屡屡发生抄袭现象的教学基础。

对于儿童的美术学习来说,天性的保护与造型能力的发展,是教学中需要平衡的一对矛盾。但是,现实的小学美术教学里,有不少的教师对此问题的认识有偏差。儿童画教学中因循的方法是抑制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某种学科规范,自己还认为“教”的很辛苦。因此,能够看到的现象是,一些小学美术教师在接到儿童画比赛通知后,一方面组织自己学生画作品,一方面为了能够获得奖项,小学美术教师直接替代学生画画。儿童画比赛是在比小学美术教师们自己的表现水平,而且,这已经成为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在很多地方,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工作水平的评价条件之一,是每年有多少学生的作品能够在各级各类的儿童画比赛中获奖。这是促使儿童画抄袭现象能够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成人是抑制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祸首

人的秩序是理性的、知识的、雕琢的,美术学科知识的秩序也属于这种理性的、人工化的。但天生的秩序是反人工的,在中国艺术家看来,天是以无秩序为秩序,是自然的、无约束的。中国艺术在创作中一直在追求与建立一种自然的秩序,表达了中国艺术对人为世界立法思想的拒斥。美术是最具启迪儿童创造力的学科,在儿童美术学习中,天生的秩序应该是孩子们的,是回到了孩子天性本身的秩序。

但是,全国数以万计的儿童美术学习群体中,也包括相当数量的小学、初中美术课外小组儿童画创作活动,能够坚持正确教育方向,以美术学习推进儿童整体能力发展,促进思维拓展的课程还是比较少的。在儿童学画的时间进程里,少不了被美术表现性规则的“污染”,也包括儿童其心灵被涂抹上很脏的颜色。这是因为,人在知识的塑造中(虽然人本来就需要被知识塑造),很容易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儿童画,是儿童美术活动与学习中的主要科目。在儿童画的教学领域中,一些美术教师、包括家长,在功利心态的作用下,学习内容、课程安排并没有从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出发,教学方法成为抑制儿童潜在能力释放的杀手。套路的、固化的儿童画学习模式,为儿童画创作中抄袭现象的不断滋生奠定了认识基础。在这类教学实施之后,小孩子并没有获得基本的造型能力,原来有的创造潜能也被压抑了。所以,在参加主题性儿童画比赛时,要想获得奖项,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抄袭,还包括美术教师为小孩子作品普遍“代笔”,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儿童画比赛里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美术教师(成人)的功利需求成为抑制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祸首。

五、杜绝儿童画创作中抄袭现象的出路

在美术学习中,在艺术的感悟中,如何保持小孩子性灵的独立性最为重要,这是儿童美术教学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庄子认为,人需要归于“独”的自由境界,就必须“解其天韬”,要解除套在人心灵上厚厚的盔甲。在现实的儿童美术学习中,成人为其套在头上的枷锁是对作品的评价标准,抑制儿童心灵发展的是学科表现规则。为什么中国的小孩子们没有创造力,因为,在美术课堂上孩子们的知觉经验没有被创造的意识性触发,他们纯真的心灵长期被美术教师的某种课堂所禁锢。所以,要唤起儿童们美术学习的知觉体验,其核心是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发现了什么?而不是单一地临摹什么。

美术学习并不只是在画画,并不是摹仿真实,更不是把物体画得很像。

美术,让人类保持着梦想的权利。人类有了梦想,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儿童,是编织美梦的高手,在他们的梦乡中,充满着奇幻、迷离、甚至妄想。一个孩子学习美术,是为了使他能够永远保持着敏感的、与众不同的眼光,眼光不同,思考力自然强化,思考力超强,他就可以不断地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可以使他在任何的领域中永远保持创造的活力。所以说,美术学习,是人类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的挖掘。杜绝儿童画创作中抄袭现象的出路是,美术教师要打造出能够唤起孩子们的梦想,能够让纯净、天真、质朴、自然等本质在孩子们身上重新回归的美术课堂。

1   2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教育部 2010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
· 中国美院招生方案重大调整 影响6万艺术考生
· 非艺术类本科专业清理:11种专业退出艺考
· 2010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 11专业被清出艺考招生 山东17高校32专业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