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提出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把艺术教育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英明且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重视音乐教育和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认为,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音乐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主要通过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来达到陶冶人、教育人的目的,因而它可以与心理素质教育同步合作互补。古希腊的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认为音乐的节奏与曲调有最强烈的力量,能进入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教育方式恰当,音乐就会用美的感受来陶冶人们的心灵。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好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净化、升华的作用。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协同主要是利用音乐的情感与学生心理产生共鸣,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协调发展,使他们学会处世、处事、做人,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智能素质。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起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数学家、变分法的奠基人拉格朗日,在意大利都灵圣保罗教堂聆听圣乐时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的念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受音乐八度音阶的启发,发现了元素原子量的递增规律,创造了元素“八音律表”。事实证明,许多科学家都把音乐作为提高修养、启发灵感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第三,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因此,音乐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我们的音乐教育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要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音乐来平复心绪、缓解压力,消除抑郁、急躁情绪,克服自卑沮丧、精神萎靡等各种心理障碍,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情感功效。
总之,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作为音乐工作者,要努力做到以乐辅德、促智、怡性,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