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适龄儿童有园可入”
袁占亭就我市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每日甘肃网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我们既要重视公办幼儿园,更要扶持民办幼儿园,做到一视同仁。”12月23日,市长,先后走访了城关区天爱幼儿园、市实验幼儿园,深入了解当下学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幼儿园负责人、老师及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和近郊四区政府负责人共议如何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学前教育难点。
副市长戈银生、市政府秘书长李虎林陪同调研。
实地察看幼儿园发展现状
袁占亭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城关区甘南路中段颜家沟四号的天爱幼儿园。“房子是租的吗?”、“现在有多少个孩子?”一进大门,袁占亭立即与幼儿园负责人交谈起来,关切地询问幼儿园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随后,他走进各班教室、活动室,并询问教师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情况。袁占亭对幼儿园负责人说,要本着对幼儿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踏踏实实办好幼儿园,让家长和社会满意。他表示,我市将对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一视同仁,为民办幼儿园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娃娃们在这里活动、睡觉,一定要注意多通风。”、“楼上都是居民,一定要防止高空乱扔杂物。”临别,袁占亭一再叮嘱。
在市实验幼儿园,袁占亭察看室内活动、休息场所,摸摸孩子们的枕头看高低是否合适;翻翻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兴趣;来到餐厅,询问孩子们饭菜的营养搭配等。袁占亭强调,发展学前教育,关键是教师,难点也是教师。因此,必须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他希望幼儿园进一步完善管理,完善设施,让孩子们安全、快乐地生活和成长。
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教育局汇报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全市现有幼儿园28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78所,民办幼儿园203所。近年来,尽管我市学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入园难”问题较为突出;新建住宅小区未能按要求配套建设幼儿园,在入院儿童剧增的同时,幼儿园却在减少;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教师数量不够,民办幼儿教师不稳定;管理体制不完善,多头管理,监管不力。为此,市教育局提出,到2015年,全市将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100所。其中,2011年开工建设27所幼儿园。同时,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办幼儿园,扩大民办幼儿园办学规模,引导幼儿就近入园。
新建幼儿园选址要深入社区调研
听取汇报后,袁占亭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袁占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获得的学习经验不仅会影响他们当下的发展,还会影响他们在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大学以后的发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他强调,当前要在摸清全市幼儿园底数的基础上,整顿规范一批幼儿园;优化布局、新建一批幼儿园;民办公助提高一批幼儿园。“到底建在哪儿、建多大,一定要深入社区和居民小区调研,然后从实际出发去谋划建设,让孩子们就近入学,切不可盲目乱建”。他要求,明年即将开工建设的27所公办幼儿园,要尽快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保证按时开工,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发展幼儿教育首先从数量上解决问题
袁占亭要求,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民办公助的办学形式,积极鼓励有资质、有信誉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要按照“多还旧账,不欠新账”的原则,逐年加大市县(区)财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他指出,目前我市城乡幼儿“入园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数量不足,幼儿教育资源供给小于教育需求。因此,大力发展幼儿教育首先是要从数量上解决问题,让适龄儿童有园可入。要从幼儿园基本设施和幼儿师资、保教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促进城市和乡村、公办和民办之间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我们要求幼儿园的老师热爱幼儿,我们也要热爱幼儿老师,一定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解决工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袁占亭强调,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要享有同等待遇。民办幼儿教师在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要与公办幼儿园一视同仁。与此同时,要加强监管,规范办园行为,尤其要规范民办幼儿园的收费。他特别指出,要尽最大努力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努力配备好保教设施、玩教具和幼儿读物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逐步为农村的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袁占亭指出,无论是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还是商品房住宅小区开发,都必须配建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缓解孩子“入园难”。他强调,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社会氛围,今天的儿童才能成长为明天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