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某,如今就读河南大学;魏某,如今就读洛阳商学院。这是去年在厦门马拉松赛作弊案中被重点怀疑甚至取消成绩的对象,但他们最终进了原本就想报考的大学,是凭实力自己考的还是通过高考加分,不得而知。
昨天,上海市举行了体育特长生“报考高校高水平统一测试”,在“假二级、一级运动员证书泛滥”的背景下,上海为了保证公平,只能有此“浪费人力物力”的进一步测试。上海某高校负责招生的张芳老师(记者注:为保护当事人,此为化名)告诉本报记者说:“体坛的成绩造假,在高校招生中也很严重,我们做招生工作的都知道,河南、山东、浙江等省的几个市已经很乱了,像湖北、安徽也有部分地区存在证书造假现象。”
厦门马拉松弊案促进改革
“拿到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证书的体育特长生,如果资格通过审查,在高考中是可以加20分的,所以造成了一些地方二级一级证书泛滥,毕竟,20分对普通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差距。”张芳老师告诉记者说,她也知道厦门马拉松作弊案,那就是典型的混证书的行为。
曾在去年爆出震惊全国“马拉松集体作弊案”的厦门马拉松,促成了中国田径一项“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掉一个”的改革——之后全国的马拉松报名条件中,都特别注明一条“报名参加全程马拉松者不得低于20周岁”。中国田协表示,绝大部分参加高考的学生在20周岁以内,这样能够把很多为高考加分而来的那部分人挡在门外。
由于注重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参与人数巨大的马拉松赛事,也越来越成为各地乐意举办的大型活动之一。除了国际田联认可、可为伦敦奥运会做积分赛的五大马拉松——北京、大连、上海、厦门、杭州,记者从中国田协了解到,仅今年上半年,就还包括了3月19日的重庆马拉松、3月27日的郑州开封马拉松、4月24日的扬州半程马拉松、4月30日的大连马拉松、5月15日的黄河口马拉松等等,平均每个月都有两个“国家承认”级别的马拉松赛事举行。
然而,所有的马拉松赛事现在已经几乎成为高考加分的禁地。除了20周岁的限制,所有的马拉松组委会统一执行的中国田协规定还包括:要参加等级达标(一级、二级运动员)的选手必须本人亲自报名、报名表中填写申报等级、交照片、比赛时单独检录、赛后亲自去组委会开具成绩证明,而组委会也会对报名者通过计时芯片、视频录像等方式进行复查。
然而,中国田协的这项改革,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厦门马拉松作弊案,据当初在跑吧论坛上发帖揭发的网友“厦门光辉”说,之前就有人向组委会投诉过,但组委会以“没有证据”为由并没有受理;再往前推,上海国际马拉松也曾爆发过集体作弊的现象,被跑友举报。事后,全国各大媒体介入调查,此事才引起组委会和中国田协重视,最终让马拉松赛场清除了一大毒瘤。
当然,据知情者揭发,即使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型国际马拉松赛中的作弊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抄近道、搭乘交通工具,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毕竟参赛者有几万人,而裁判最多几百人,一个人看一百个人,怎么可能看得住?”
众多不知名的赛事也能加分
事过一年多后,本报记者也进行了再调查。在成为揭发厦门马拉松作弊案“铁证”的那张冲刺照片上,有几名当初被普遍怀疑、其后被组委会取消了成绩的选手,如今姚姓选手进了河南大学、魏姓选手进了洛阳商学院——是自己考上,还是靠别的,已经无人能知晓,唯一能够确认的是,他们当时的报名单位“山东省济南市体育工作大队”并不存在。
事实上,即使马拉松赛成为高考加分的“禁地”,还有很多赛事在充当着这样的作用。“要拿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是需要在全国性赛事上拿成绩的,有人就设法给自己冠以‘全国’名号,事实上却并没有国家体育总局承认的赛事,”一位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知情者告诉本报记者,“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真空,教育部门搞不清楚哪些成绩是真的。我所知道的情况是,这种情况并不仅仅是田径,在足球篮球等项目中,也同样存在。”确实,媒体也曾曝光过这样的事例,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过浙江很多赛事乱冠“全国”名号、二级运动员证书不按程序在体育审批部门公示就上了教育部门加分公示栏的现象。
张芳老师说,一旦当地体育和教育部门参与其中,他们的辨别工作就要困难很多。“我知道的是,有些考生是找了关系的,所以我们一旦怀疑这种类型的某个证书,跟这些省市的相关部门核实情况时,他们很不配合,我们负责招生的,也都知道哪些是‘重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