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献章:笃志丹心耀百花
——记语文特级教师、人大附中教学副校长、朝阳学校校长沈献章
教师心里要装国家、装教育、装学生、装责任、装追求。教师肩上挑着千钧重担,一头挑的是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的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教师工作的“责任”十分重大。这种“责任”时刻提醒我,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不能马马虎虎,敷衍塞责。
沈献章副校长
温和的笑容,深邃专注的目光,显得朴素亲切,沉稳大方,始终透着卓尔不群的风度、雅而不俗的心态,他就是语文特级教师、人大附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沈献章。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特评教授、北京市海淀区高中教学专家组成员、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导师、海淀区高三语文兼职教研员、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编委、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编委。他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国际网站、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等为全国高三学生做高考语文复习指导。夏日的一个下午,我们走访了沈献章老师。
教师成长三境界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一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中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沈献章参加过无数次的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汇报课,积累起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在成长的道路上且行且看,不断总结,不断提升。
就这样一路走来,笃志丹心示大爱,化为甘霖百花开,在不经意间,沈献章也先后获得“湖北省教学一等奖”、“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等荣誉称号。然而,开启了沈献章30多年从教生涯的,却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一段知青经历。
1972年,高中毕业的沈献章成为了一名下乡知识青年,到了随州一个边远的公社。一个偶然的机会,文文静静、知书达理的他被选派为一所公社小学的老师。一所学校,百十个孩子,一间教室,坐着不同年级的学生,一个老师,要教语文、数学、音乐、体育……,使沈献章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朴实的农民对于教师的那种近乎崇拜的热情,却让他刻骨铭心。农民们不识字,但因着生活的重负,他们长于算这样一种帐:一个娃娃读书考出村子,家里就能少盖三间房,出息的娃在外工作还能往回家挣钱。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说法是那时众多农民心中最坚实的信条,有着最质朴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千百万农村儿童发愤苦读的动力。农民们对老师敬仰至极,甘愿倾其所有,甚至会在那个衣食难足的岁月设法弄来鸡蛋予以款待。沈献章感受着这一切,一种莫名而真切的责任感在他心底滋生开来,逾长逾强烈。
“做一天老师,就要全心全意地对待学生和家长,决不让他们失望,绝不误人子弟”,从此,他将教书育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牢记在心,日教夜学,在这所农村学校里度过了一段艰苦而充实、感动而无悔的时光。
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多少个黎明,用深深的疲惫迎来喷薄而出的那轮朝阳。沈献章认认真真地给乡村的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课,为的就是不辜负老乡们的期望。这是一种模糊的职业责任感。在工作之余,他依然没有放弃学习,依然在知识的海洋不倦地遨游,汲取知识的养分来充实自己。他渴求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74年,沈献章在全公社1000多名知青中脱颖而出,被推荐选拔进入武汉大学分校(现在的襄樊学院)深造,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名校襄樊四中做语文老师。当时的襄樊四中是湖北省首批重点学校,校内精英教师云集。学校的聘任制度非常严格,每一个新教师都能感受到强劲的压力,他们把这种压力叫做“七月之战”。
“七月之战”这是一种从五十年代就在该校形成的聘任制度:新教师在三年的严格考核里,必须同时通过学生、同事、邻校同行及校领导的三层考核才能被决定是否能有实力留校任教,被人们成为“三道关”。因此,每年的七月,都会有一批不合格的老师被淘汰出局。这种制度对于名校师资力量是一种强劲有力的保证,每一名新老师都不敢有丝毫懒惰松懈,必须扎实认真,力求全力讲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学生,练好教学的基本功。
凭着学不知厌、教不知倦的刻苦精神,沈献章在教学上的才干日益彰显,三年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各项考核。随后,沈献章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他饱读中文专业各科书籍,并涉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边缘学科书籍,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教学研究和校园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时期,成为他提升中文知识和自身修养的黄金期。
1984年,他被敲定为市委主要领导秘书的最佳人选。沈献章经过艰难抉择,放弃许多人梦寐以求、光宗耀祖的从政之路,选择了无名无利、淡泊一生教育行业。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抉择,理由很简单:“我当时觉得自己满腹的知识满身的本事,就想在教学上大展才华。既然认定了教书,就要认认真真教书,清清白白做人,在这条道上坚定地走下去。”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沈献章信奉治学必须勤苦之道,他一心扑在教学上,坚持写教学后记,记录和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体会与得失。由于好学,他在教学当中常常旁征博引,知识面宽广,深受学生欢迎。在教学实践中他好学深思,刻苦钻研,对高中语文归纳分类,分为多个专题——基础知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言文、作文,每一类别他都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000年8月,沈献章调入人大附中,从此他的人生揭开新的一页,10年来,沈献章一直教高三毕业班,在人大附中这块沃土上,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工作,全身心投身教书育人的事业之中。同时,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他认真落实刘彭芝校长“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教学理念,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心思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眼睛盯住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上,紧扣素质教育的主线毫不松懈,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成就了沈献章在语文学科领域的造诣,而且使他对教师的成长和成才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验,他以个人成长的三部曲:农村民办教师——省级一流学校教师——全国一流学校教师为基调,结合其他优秀教师成长的历程,把教师成长概括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即“站上讲台”,教师站上讲台,就必须对自己所授课程有真切的了解,能够娴熟无误的传授本学科的知识;第二境界,即“站稳讲台”,在正确讲解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解析思路、技巧以及总结学习的规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第三境界,即“站好讲台”,要能“跳出教材看教材,跳出试题看试题”,能站在编者、作者、出题者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出这些试题?每篇文章、每个习题、每道考题的意义在哪里?除了已定的文本、试题,是否还有别的内容可以代替?代替后又将有什么得失……这个阶段要求教师上课不能依赖教材,对科目知识有全面精透的把握,并进行过细致而深刻的钻研后,将成果有效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的论述是诗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贯注,将禅学、诗学与人生哲学融会贯通,铸为一体的。
沈献章的教师成长三境界尽管没有那么多的诗意,但却体现出了一名优秀教师的真知灼见,是对教师成长道路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其中蕴含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辩证法,它设定了教师生命气息充盈的坐标,引导着教师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