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献章副校长迎接参加高考的学生
语文教师应该是杂家
沈献章出生在湖北省随州市一个工人家庭。谈起过往,谈起家乡,他依然难抑深情。沈献章的父亲是一位高级技工,对孩子们家教极严。文革期间,学校停课,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沈献章上午看书,下午练字,晚上练习打算盘。他研习过多种字体,认真看过许多革命书籍,包括当时的所谓“禁书”也多有涉猎,且反复研读。
大学时代,沈献章热爱哲学和历史,博览群书。工作之后,沈献章在熟读群书之余,他还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地把这些学科的理论运用到了语文教学中。
广博的知识修养,丰厚的知识底蕴,加之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得他对语文、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有许多独到的心得和看法。他认为,语文在知识上与其他学科都有交叉,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杂家。只有知识广博,拥有各种知识,才可以学好语文,才可以当好一个语文教师,否则,有时会陷入窘迫之中。教师的教学研究不应该是脱离教学实践的纯理论的探究,也不应该是就事论事停留于现象上的教学回顾,而应该针对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到理论高度上认识,这样的教学研究才具有现实性、指导性。
基于上述认识,他的教学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探索语文教学中某些侧面的规律,因为中学语文教学有其总规律,个人力量有限,宜缩小范围,逐步探索一个个反映某一侧面的规律;一是针对教材中的较突出的有争议的疑难问题,以有关的理论为指导,深入探究。
他很早就意识到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即对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一直处于一种无所谓的状态,由此导致不少学生走上了轻认识、重技巧的歧路,偏颇地认为自己写不好作文是因为没有“才气”,没有“词儿”。
为此,他研读有关书籍,积极探索作文训练的合理途径,进行了《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学生写作》的教改实验,把唯物辩证法引入到写作教学中,把哲学的认知方法和规律联系实际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引领学生们用哲学方法来审题、构思。他引导学生将内因与外因、主要与次要、客观与主观、全面与片面等十几种关系,由浅入深的进行分析,加深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作文跑题偏题的现象大大减少。他的教改试验,得到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被认为是在思想教育和作文教学的结合上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也使得他遇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不同的意见,从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或者不假思索予以否定,而是视为进行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好机会。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沈献章一面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和权威资料,一面深入钻研教材,然后运用辩证观点力求准确地解决疑难,避免片面性、绝对化地看问题。
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诋毁鲁迅的思潮,有人撰文驳斥鲁迅,认为曾经被鲁迅先生在其名作《记念,刘和珍君》中痛骂为北洋军阀爪牙的杨荫榆其实是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女性。他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对方文章,运用自己丰富的文科方面的知识积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出对方观点偏颇之处——-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混为一谈,用杨荫榆后来的民族气节来掩盖其先前的政治错误,明确指出必须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借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针对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对素质教育和高考关系的偏颇认识,沈献章认为不能把二者简单对立起来。他指出,高考作为中学教育的指挥棒,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公众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很多,但我们也应当承认,通过近年来的改革,高考已经越来越体现对能力和素质的检测。素质教育不以高考为唯一目标,它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他把高考锤炼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良好的学习素养,二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是坚韧不拔的意志毅力,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
三十年来,笔耕不辍,沈献章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100多篇论文,无论是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或是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都紧紧围绕教学实践,起到促进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