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演前,中山公园音乐堂工作人员带领小观众参与互动游戏。
“小时候,妈妈常带我来中山公园音乐堂听‘打开艺术之门’;后来,我加入了音乐堂童声合唱团;如今,我成为了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站在音乐堂走廊里,22岁的北京女孩陈辞动情地说。
暑期到来之后,几乎每天都有许多像当年的陈辞一样的孩子,兴奋地涌进音乐堂,参加每年如约而至的“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
这扇门已经开启17年了,17年来,襁褓中的婴儿已经成长为风华少年——如今的“打开艺术之门”,是很多家庭带着孩子消夏的“规定动作”,也成为北京市民生活中标志性的文化品牌。
17年来,不管其他演出票价涨到数百元,还是上千元,“打开艺术之门”的每场演出始终保持着几十元的低票价。当然,不变的,还有孩子们从这里起步的艺术之梦。
艺术家演出费多年未涨
7月17日下午,天气有些闷热,中山公园音乐堂却是一派清新的感觉。77岁高龄的指挥家杨鸿年,带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世界名歌童声合唱音乐会。杨鸿年的现场讲解生动有趣,小观众们听得全神贯注。还有一些孩子,激动得从头到尾站在座位前,挥着双臂模仿杨老师。坐在旁边的家长,看着快乐的孩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这个暑假,像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音乐堂上演。指挥家杨鸿年更是“打开艺术之门”的老朋友了。“从第一届到如今,我们共同走过了17年。”他回忆说。往年,他基本上演出两场,今年则加演一场。因为票卖得太火了,没买上票的观众都很遗憾,最终音乐堂决定再加一场。不过,这位指挥家从音乐堂拿到的演出费却几乎“按兵不动”。他淡淡地说:“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吧!其实也有其他演出商和演出机构邀请我去,演出费比音乐堂高一倍,但我还是乐意在这儿给孩子们演。我始终觉得,孩子们的今天就是艺术的明天,我很乐意在这里看到孩子们渴望艺术的眼神。”
17年来,不变的还有“打开艺术之门”的低票价策略,最低10元,最高100元,而且,在音乐堂1400多个座位中,50元以下的低价票占一半以上。今年“打开艺术之门”的票价则分成20元、40元、60元、80元、100元5个档。表面看,最低票价似乎涨了,其实这只是音乐堂订票策略上的一个小调整。
“在这之前,我们一直是10元、30元、60元、90元、100元5个档,后来发现90元的不好卖,因为观众觉得和100元就差10元,还不如买100元的。现在的档位,80元和100元相比,差20元,很多观众可能就会选择80元的了。另外,最低票价涨到20元,也只是为了使每档之间的差价都是20元,更加平衡一些。”音乐堂副总经理祝晶解释说。
其实,不管哪种订票策略,算下来,“打开艺术之门”的平均票价基本上没“动窝”。“1家3口3张门票,到菜市场恐怕也就是一顿过不了嘴瘾的排骨钱。”观众李先生说。像他一样,很多观众都感慨,市民工资水平今非昔比,物价水平也在上涨,“打开艺术之门”能做到处变不惊,实在难得。
一本账:算上场租准赔本
17年来,音乐堂不是没动过涨价的念头。音乐堂总经理徐坚说:“水电费以及节目单制作费、海报印刷费等,都在逐年增长,我们也几次考虑涨票价,最终都不了了之,主要还是不忍心。我们总是想,如果我们涨价了,也许就会把很多孩子拒之门外了。”
对于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在音乐堂演出的杨鸿年这样的艺术家,音乐堂更是心怀愧疚。“我也知道,他们如果到别的地方去演出,可能会挣到更多的演出费,所以我特别感激他们对‘打开艺术之门’所做的贡献。”徐坚说,“近些年来,北京演出市场红火,艺术家们的出场费普遍有所增长,有些艺术家也曾含蓄地向我们暗示过这一点,何况他们自带的化妆、伴奏等,也都在涨价。所以,我们也会适当地给他们涨一些,不过真的只是象征性的,多了我们负担不起。”
与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北展剧场等规模较大的演出场所不同,音乐堂的经营路线基本上是“小项目,小投入、小产出”,“打开艺术之门”更是如此。
徐坚算了一笔账,去年的“打开艺术之门”,52天内推出61场演出,共计收入约300万元,再加上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和八喜品牌的赞助费100万元,总共收入约为400万元。刨去约300万元的成本——艺术家、院团的演出费,制作节目单、海报的宣传费,以及水电等费用,他们最终剩下100万元左右。“这其中还没算场租成本,毕竟音乐堂是我们自己的。如果按照通常的成本核算方式,那么,‘打开艺术之门’完全是个赔钱项目。”
近年来,北京很多演出场所的场租都在攀升,如果音乐堂租场子,也会过得很不错。“音乐堂现在场租是一场6万元,以30场计算,我们就能有180万元的净收入。何况‘打开艺术之门’一般都是横跨暑期,总得有五六十场演出,要是按租场子算,那得好几百万元!我们劳心劳力做‘打开艺术之门’,再卖多少票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啊!”徐坚笑着说。
当然,如果能拉到赞助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既能分担成本,又不用太担心卖票的事,因为赞助商通常会消化一部分票。不过并不容易。目前,八喜品牌是“打开艺术之门”唯一的固定赞助商,每年赞助50万元,并在每场演出时凭票派发冰淇淋。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其他赞助找上门来,但都不太合适。”徐坚说。一方面,“打开艺术之门”对赞助商的要求相对较多,比如应是青少年用品,品质有绝对保障等;另一方面,有些商家对音乐堂提出的回馈要求也很高,音乐堂难以实现。“例如,有的商家要求我们在演出间歇播放他们的宣传广告,商业味太浓,我们做不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