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中国努力促进全社会教育公平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10 13:28:45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中国,正在积极努力促进全社会教育公平。正在四川省都江堰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成都会议的官员和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在教育领域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公平教育,使社会全体享受到了平等教育机会,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全球尚有9600万适龄儿童因教育公平缺失,未能获得上学权利的背景下,中国已解决了学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董奇认为,中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消除文盲的目标作出了贡献。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越来越重视缩小因地域、城乡、家庭环境差异造成的教育公平差距,更多的公共教育资源流向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弥补历史、经济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教育“欠账”,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如今,1200万随进城务工父母一同来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残疾孩子可以到专门创办的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在性别歧视较严重的农村,女孩们也和男生一样,端坐在书桌前听课认字;出身寒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通过国家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获得读书深造的机会。

然而,庞大的人口规模依旧是中国教育改革前行道路上沉重的包袱。一些专家认为,中国教育在增加学生入学机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教育规模急速外延式扩张的速度,将提升教育质量甩在了后面。

来自中国社科院的《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绝对贫困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相对贫困发生率逐年升高。造成这一人群贫困的根源在于穷人家庭没有更多支出投资教育,缺乏改变命运的手段、能力和机会。这些人群进入职场后,低学历、低技能,形成“低人力资本投资—低就业—低收入—低人力资本投资”的贫困恶性循环。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教育研究所所长辛那帕说,“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水平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他认为,改变家庭贫困学生命运举措是应该提高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

“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正面临教育质量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认为,公平与质量是当代世界教育共同的价值取向,落实公平与优质的价值取向,对各国教育都提出了挑战。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西部城市成都,是中国探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验地区之一。从2003年起,成都市逐步探索教育规模内涵化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均衡办学资源,在提升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帮助教育水平薄弱学校快速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经过多年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支持,成都城乡学校间差异不断缩小。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目前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师比几个指标方面,乡村小学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部分城市小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表示,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未来10年,中国在9年制义务教育期间,将不再有精英学校,每个省份的每所学校都将配置同等的基础设施配置、高素质教师,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教育,国内“高烧不退”的“择校热”将成为历史。

伊琳娜·博科娃说,“中国的《教育规划纲要》承诺要普及学前教育,并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农村、贫困以及少数民地区,这是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智慧政策。”

一些专家呼吁,中国政府应制定出更多面向弱势群体的补偿性政策。不可否认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上大学或职业教育的机会,中国仍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