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现代教育的意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12 09:06:52 |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民元教育宗旨”:现代教育宗旨在中国的确立  民国建立后,清末教育宗旨随着清朝的覆灭已经失去效力,其“忠君”的首旨更与民国政体相冲突,社会亟需也极为关切一个新的教育宗旨。当时可能的走向是,确立一个以革命党人“革命教育论”为基础的教育宗旨,或者由在教育方面更有传统和经验的立宪派提出一个改良主义的教育宗旨,或者暂时无暇提出一个新的教育宗旨,仅停留于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之地步,即仅从表象层面对前清教育进行初步改革,取消尊崇前清朝廷和君主的内容及形式,小学废止读经,并一定程度采纳当时流行的实利主义、军国民教育思想。  然而,大教育家蔡元培作为民国首任教育总长,相对于具体的教育行政、学制改革,他对于教育宗旨更感兴趣、更为倾心。1912年2月,蔡元培在上海《民立报》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阐释了对于民国教育宗旨的认识;后经修改,又刊载于《临时政府公报》和《教育杂志》、《东方杂志》等,题目改成《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同时,引发了一场大讨论,陆费逵、庄俞、黄炎培等纷纷撰文,各抒己见。1912年7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幕,教育总长蔡元培致开幕词,其所关注、讲得最多的仍是教育宗旨问题,几占篇幅的一半。他从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外铄与内发、权利与义务、国家责任与世界责任等关系,进一步阐释了自己“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虽讲五育并举,但其关注重点在于形而上的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创新之处更在于后二者。对于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则较少论述,此二育,亦清末民初一时之思潮耳,蔡元培随时代有所采挹、损益而已。因此,其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甫经提出,即有人敏锐地指出,“蔡君意见并非兼采五端,而实以世界观及美感二者为教育方针也”。或可将蔡元培主张的教育方针更准确地概括为:五育并举,三育为基,世界观教育为本,道德教育为首,美感教育为重。  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幕后仅4天、离会议结束尚有20多天,蔡元培便辞去了教育总长职务。教育部为会议准备的教育宗旨原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及武勇两主义济之;又以世界观及美育养成高尚之风,以完成国民之道德。”会议讨论认为,“美育一层,加入中小学校、师范学校教则内,俾知注意”即可,不必专门列入教育宗旨,“世界观为宗教的、哲学的,不应加入普通教则内”,并吸收了相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部分内容,议决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国家为中心,而以实利教育与军国民教育辅之。”这就是说,蔡元培关于教育宗旨最有原创性、最有价值的部分——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并没有被会议认同和接受。9月2日,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令》:“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仍以道德教育为首要和中心,去国家主义教育,加美感教育,未采纳世界观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