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年轻艺术家 别为市场做学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2-14 09:09:52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2009年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像打了鸡血似的冲动起来。实际上,艺术市场的活跃在2005年就已经略显端倪。时间推移到现在,当张晓刚和周春芽在微博上呼应“剪羊毛”的那段日子时,彼此都为现在的作品卖出这么高的价钱既互相恭贺又感叹世间无常,这活生生的“麻雀变凤凰”的样本,给无数年轻艺术家树立了也不知是好是坏的榜样。总之,在当代艺术市场的推波助澜下,活着吃苦、活着感受艺术、活着享受物质上的成功,已经成为许多年轻艺术家的共识。凡·高式的生存经历和作品表现被传诵了多年以后,不再成为模版,取而代之的是当代太多有血有肉的“神话”故事——请看,当代艺术拍卖TPO50的艺术家,有谁的作品低于百万?

这便是市场冲击下,当代的年轻艺术家的重要背景。

我们当然很难断定当代市场的活跃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来说是好是坏。艺术市场和艺术创作是两个独立的范畴,创作自有它内在的线索脉络,艺术家对于外界的反应,应该体现在艺术语言的消化能力上,艺术之外的一切,对于艺术家来说都应该只是材料而已。就艺术市场来说,被追捧的艺术家、作品,和艺术家是否勤奋、是否有天赋、是否具有艺术史书写价值,也没有必然关系。所谓的学术价值高就一定要卖得好,那是一厢情愿美好的祝福,也是心地善良的人们希望学术价值高的作品得到物质上肯定的一种盼望。理性来看,无论在哪个时代,学术价值和“画得好”,并不一定和市场有正关联。艺术市场自有它保本逐利的内部诉求在引导,虽然在有些时候,学术价值高的作品也得到了高价回报,但在艺术市场里更多的事例是学术价值高的作品不受市场重视、学术性很一般的作品被爆炒,或者是学术价值被过度解读价格虚高透支。艺术市场是独立的,艺术创作(艺术家)也是独立的,两条线有时相交,有时平行,这才是常态。

可是这样的规律很容易被利用,成为艺术家的一个策略性应对工具,即:当学术性强的作品不一定有好的市场表现,以及市场表现好的作品不一定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时,对艺术品创作的钻研就会被对市场的研究所替代,而且在很多时候,即使艺术家在理性上愿意抗拒市场抛来的媚眼,但人之本能的趋利性又会不由自主被市场所影响。由此,一些匪夷所思的状况在艺术界开始蔓延。

听说过一些事:某油画艺术家尺幅一平方米以上的作品年创作量可达50件以上,几乎每年都做个展。还听闻有的艺术家甚至年产量超百件。这很令人感到纳闷,油画有它特定的物理特征,让油彩在画布上阴干,需要有个自然的时间。即便是用丙烯这种干得比较快的颜料,一般情况下,一平方米的作品用一个月完成,算是正常,一个月可以完成两三幅,一年完成20幅,已经是高产了。如果艺术家勤奋一点再勤奋一点,一年有个30幅以上的作品,那这种工作强度,太值得尊敬了——这还没有考虑艺术家对作品的思考、沉淀,更没考虑这些作品本身画得怎么样。而一年如果真完成50幅以上甚至超百幅,结论只有两个:要么是超人,要么是工厂。

这样的情况在艺术界已经相当普遍,许多人也早就见怪不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似乎可以从安迪·沃霍那里找到辩护理由:当代艺术的特性之一便是不拒绝艺术作品在制作方面的工厂化,因此,即使使用工厂化的创作方式使产量密集、使作品趋同,也仍然不能说是“劣质品”,只要艺术家本人的观念、思想在作品中贯穿,那么作品的艺术性仍然可以成立。达利、毕加索也有一部分作品由别人代工而面世。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