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国展培育了书法人才
1.许多获奖者及参展者成为业务骨干
全国书展推进了书法创作,具体表现在获奖者及参展者个体的创作变化上。从进步最快的草书来看,近二三十年,不少作者的长进极为明显。辽宁聂成文早年草书私淑于右任,可谓“字正腔圆”,影响本省一些作者崇尚标准草书。但自六届全国书展起,毅然跳出于书窠臼,直奔狂草,面目全非,令人刮目相看。江苏言恭达向以篆隶见长,功力已相当深厚,近年却弃熟路而辟新径,作品以大草面世,点画摇曳如玉树临风。北京王家新、胡抗美一出山即以大草及狂草面世,在草书行列中异军突起。北京张旭光原本以楷书见长,近年也步入草书殿堂,一改楷书之沉稳,直追张旭、怀素,探求狂草之奔放。解放军刘洪彪原以行书为主,十多年前小试草书,效果亦佳。遂倾心草字,至今已挥洒自如。这些作者目前已跻身中国书协领导岗位,或已成为业务骨干,必然对进一步提升书法创作水平有所作为。然而,草书并非雕虫小技,其难度在各体之上,不是仅靠悟性和胆量便可登堂入室。它需要不懈地锤炼功力,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其他书体与草书类似,也从全国展中涌现不少好手。如天津孙伯翔的魏碑、北京王友谊的篆书、北京刘文华的隶书、江苏孙晓云的行书等等,在书法界已有相当成就和影响。类似的人才还很多,以上所举仅是信手拈来,实际成果难以尽数。中国书协初创时期提出“出作品、出人才”的目标,30年已见成效,令人欣慰。
2.全国展助书协成为有权威的专业团体
30年前群策群力,使全国书展得以起步,由缺乏支持举步维艰,到今天各方支持各地争办,前途何其光明。这是靠全国书展办展目标正确,作品水平较高,才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中国书坛的专业权威。中国书协的权威也从此得到认可。不止全国书展受青睐,而且各种专业展览也受欢迎。各地和各界许多人对书法展览感兴趣,尤其看重有中国书协参与主办的展览,书协的权威由此可见一斑,这为书协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巩固发扬全国书展的良好传统
全国书展的实践表明,展览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水平,而且与评委会的工作密不可分。评委会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权威性包括整体与个体两个方面。评委会作为整体,应当最具业务权威;评委作为个体,应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道德修养。评委个体的权威性形成合力,便是评委会的整体权威。所以抓好评委的选拔,是组建有权威的评委会的关键。 “人皆可为尧舜”是指道德层面而言,具体到书法评审,却不能“人皆可为评委”。评委应相对固定,不宜轮流作庄,以增益评委会的权威性。评委会的公正性本不待言,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第二、三届全国书展时,有的评委对个人身份定位不清,以为自己是本省的代表,要为本省争名额。从第四届全国书展起,对新组建的评委会进行了整体观念的教育,使之明确自己代表中国书协而非所在省市,应对展览水平而非对周围朋友负责。自此,评委不公正现象得到限制。但是,重视人情的习俗不会自动消失,因此,公平正义必须长期坚持,坚决杜绝徇私舞弊的不公正现象。重视评委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中国书协30年展览工作的重要经验,已初步形成全国书展的良好风气,必须继续巩固,使之发扬光大,以保持全国书展长盛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