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大文学家,也是一位大收藏家。鲁迅先后收藏古籍、碑帖、汉画像、古陶瓷、古钱币、版画等。鲁迅曾不遗余力地对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取得了重大学术成就。由于鲁迅在文坛上的崇高声誉,掩盖了他作为收藏家的独特地位。
藏书14000多册
鲁迅的收藏涉猎广泛,造诣很深。而列居各种收藏品之首的,便是藏书。
早在日本读书时,鲁迅就喜欢逛神田町旧书摊,买回大量古旧书籍。1912年,鲁迅到北平担任教育部工作,住在宣武区外琉璃厂附近的绍兴会馆,因此成了琉璃厂旧书店的常客,搜集了大量古旧书籍。《鲁迅日记》上就记述了他的一些收藏活动,如:1912年5月12日,下午至琉璃厂,历观古书肆,购傅氏《篡喜店丛书》。21日,晚散步宣武门外,以铜元十枚得二花卉册。25日,下午至琉璃厂购《李太白集》、《观元量寿佛经》、《中国名画》。
鲁迅每年都有专门统计购书的“书账”,从“书账”记载的书目来看,他从1912年5月至1936年10月17日(逝世前两天)的20多年时间里,先后购买了14000多册图书,每年购书费用约占全年收入的五分之一。据统计,现在保存的鲁迅藏书竟有3800多种、13000多册,他所买的书籍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令人惊叹。其中,他所收藏清代道光14年临海宋氏重刻本《台州丛书》20册中,有鲁迅抄补手迹达4册另8页,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正是由于大量收藏书籍并藏以致用,他才能进行校订和写作。可以认为鲁迅早年的古籍收藏活动,奠定了他一生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
30铜元“捡漏”古钱币
鲁迅还喜欢收藏铜镜和古钱币,在他的日记中就曾多次记录他购买铜像,如:“1912年2月28日午后往厂甸买十二辰镜一枚,有铭,鼻损,价银二元,又购唐端午镜一枚一元。”
鲁迅收藏古钱币起点较高,不走那种猎奇、玩钱的路子,而是将寻觅古钱、学习钱币知识和钻研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鲁迅在北京的几年中,日记里有关古钱币收藏的记载有40余条,共购入古钱170多枚,仅先秦货币就包括空首布、尖足布、圆足布、齐刀、赵刀、燕明刀等各种币型。鲁迅的集币可见其渊博的学识、见识,超凡的审美见地和多彩的生活情趣。
1914年,鲁迅先生的月薪增至300块大洋。11月20日,他在小市地摊买古钱,发现一枚南宋的“端平通宝”折三钱,这是一种稀少的钱币,混在南宋钱中,不为买者注意。具有丰富知识的鲁迅先生,以30铜元的价格买下,连连称“佳”。 1915年2月21日,鲁迅与友人季自求去厂甸买古钱,见一枚王莽时的“壮泉四十”。此币是东汉王莽铸造的“六泉十布”中的极品。他当即用20铜元买下了。在当日的日记中他明确写道:此币“系伪造品”,可见鲁迅鉴赏辨伪的功力。
临古碑帖直攀魏晋
鲁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得益于古碑帖收藏和临摹。刻石碑帖对他的影响,透过他的手书墨迹显现出来。郭沫若1964年序《鲁迅诗稿》中写道:“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遂宋唐,直攀魏晋。”
鲁迅从1915年开始对碑刻拓本大规模地精心收集,并进行大量的抄录编目工作,对碑帖和墓志的研究精深而严谨。周作人描述鲁迅的校碑工作:“他抄了碑文,拿来和王兰泉的《金石萃编》对比,发现书上错误很多,于是他决心要写一部精密可信的定本。他的方法是用尺量定了碑文的高广,共几行,每行几字,随后按字抄录下去,到了行末便画上一条横线,至于残缺之字,昔存今残,昔残今微存影的,也都一一分别注明。”
鲁迅抄书的数量,保守的统计,字数可能在100万字以上。仅1915年至1918年,抄录古碑一项就达790种,近2000张。甲骨文、金文、真、隶、篆、草各种字体,他都摹写得惟妙惟肖。人们无法断定,鲁迅抄写碑帖对他所追求的朴素、古拙、富有法度的书法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可以肯定,鲁迅书写风格的形成,与他收藏古碑帖有关。鲁迅研究碑帖极其缜密而深邃,我们仅以鲁迅对大字之祖《瘗鹤铭》的探索可见其功力之深。《瘗鹤铭》原刻在镇江焦山石壁上,后遭雷击崩落于长江之中。
鲁迅对《瘗鹤铭》向往久矣。1914年12月27日的日记写道:“午后至有正书局买《黄石斋夫人手书孝经》一册,三角,《明拓汉隶四种》《匋斋藏瘗鹤铭》《水前拓本瘗鹤铭》各一册……”相隔4年,鲁迅终于在琉璃厂购得《瘗鹤铭》拓本。1918年2月3日的日记写道:“午后同二弟往留黎厂买《瘗鹤铭》一枚,泉五元……”
鲁迅对《瘗鹤铭》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首先是搞清碑的尺寸、字的布局和形态,碑的现状和所在的地方,认真加以校勘和补缺,再将碑的现状像摄影一样加以描摹。鲁迅根据字的大小排列,认为应为“高约一丈三尺,广八尺。十三行,行二十三至二十五字”。他又参考了手头已有的版本,缺字基本补齐后,笔意相连,令人信服。鲁迅纠正当时比较权威的著作《金石萃编》对《瘗鹤铭》误判。
郭沫若曾研究过鲁迅的收藏,认为鲁迅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其广泛的收藏爱好是分不开的。鲁迅对文物的收藏不是束之高阁,秘不示人,也不为炫耀财富待价而沽,而是将文物收藏加以分类整理研究,达到告诉世人本相的目的,这与鲁迅具有的崇高精神境界是一致的。这是作为收藏家的鲁迅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